在高原,为什么记忆力越来越差?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4-26
手机版

  原创 朱鑫璞·云丹贡布 朱鑫璞中风预防科普

  高原地区因为海拔高、气压低、氧含量低、空气干燥等因素,引起了人体一系列不适应激反应,除了被大家高度关注的可以致命的急性脑水肿、急性肺水肿以外,还有记忆损伤、睡眠障碍、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等。

  作为一名神经内科专科医师,敬畏人脑,更关注高原环境对人脑的影响,尤其是在高原工作生活、感到自己记忆力也在变差的时候,更希望能够为祖国高原的“建设者”“战友们”送上一份保护记忆力的健康礼包。

  客观上,由于人脑对于氧的高依赖性和高敏感性,长时间暴露在高原环境,人脑的高级功能,如学习、记忆和其他认知活动容易受到损伤。一般而言,正常人的记忆力减退出现在40岁,55岁以后更加明显;高原地区生活的健康人,记忆减退比平原提前10年。

  一、高原环境引起记忆损伤的科学研究证据

  记忆力,尤其是短期记忆,就会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已有的研究显示:

  1.中等海拔(1500~2500米)环境下,长时暴露对人的各项神经心理学评价指标无明显改变,对记忆产生很小的作用。

  2.非常高海拔(3500~5500米)环境下,出现智力操作能力和工作效率降低、反应错误率增高、短时记忆紊乱等症状。并且,记忆能力的损伤程度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

  备注:在果洛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拔为4200米;我目前工作所在的果洛州玛沁县,最低海拔在3700米以上。

  先前国内吴世政教授团队的研究表明:

  1.在高原慢性缺氧性脑病患者中,以短时记忆障碍为主,记忆成绩明显低于同龄组正常人,回忆成绩比再认成绩差,反应时限明显延长。

  2.不同记忆活动减退的特点为:联想学习成绩最差,回忆成绩比再认成绩差,即语文和非语文记忆均有障碍,但以语文记忆障碍明显。

  3.高原缺氧条件下,记忆障碍与年龄无明显关系。

  4.低氧血症是产生记忆障碍的主要原因。当动脉血氧分压<7.3kPa、动脉血氧饱和度<80%时,即可出现记忆障碍,并随氧分压、氧饱和度下降而逐渐加重。

  5.改善低氧血症可以减轻高原慢性缺氧性脑病患者的记忆障碍。

  二、高原环境导致记忆损伤的发病机制

  1.缺血、缺氧环境能引起神经元细胞坏死和凋亡导致细胞死亡。高原记忆损伤,则主要是由海马、皮层和纹状体神经元细胞凋亡引起。

  脑内的海马、纹状体及大脑皮质是人和动物记忆形成和储存的重要载体。(1)海马不只在记忆形成的早期阶段有重要作用,而且在记忆的存储和检索中起重要作用。(2)纹状体主要参与近事记忆,与空间辨别作业的学习记忆密切相关。(3)大脑皮质参与长期记忆存储,编码记忆的具体形态。

  2. 高原低压低氧环境是诱发记忆损伤的重要因素,其可改变脑组织生化过程,并调控机体稳态的神经内分泌网络。

  参与高原缺氧导致记忆损伤的相关因子主要有神经递质、糖皮质激素、氧化应激标记物(如NO自由基)等。例如,低氧能诱发谷氨酸能神经元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从而激活神经型一氧化氮(NO)合成酶、增加NO自由基的合成,继而引起线粒体膜、细胞膜脂质超氧化,从而破坏神经元细胞完整性。

  原标题:《在高原,为什么记忆力越来越差?》

  阅读原文

上一篇:描写轻风吹拂过湖面的优美句子,语文作文基础
下一篇:上半年买的最多的15款SUV“国产途锐”居然上榜了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