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题型多样,细心的同学更容易考高分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2-11-27
手机版

  老子曾说过:“天下大事,比作于细”,细,指细节、细心,“细节决定成败”,这是恒古不变的定律,张瑞敏有言,“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大到国家大事、时事政事,小到家庭关系、学习行为,细心,都能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汪中求指出——要想比别人更优秀,只有在每一件小事上比功夫。拿考试来说,我们发现细心的同学总能在考试中多拿几分,正所谓“战场上勇者胜,考场上细者赢!”

  下面,胡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份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题目新颖,题型多样,这些题目看似简单,但更多的是侧重学生细心作答的习惯,试题如下:

  试题01

  一、认真思考,仔细填空。(每空1分,共29分)

  这道题设计了11小题,涵盖的知识点主要有分数的初步认识、单位的换算、分数的相加减、周长的计算、集合的应用,等等。这些题目考察的多为基础知识,但易错题比较多,在答题过程中一定要细心审题,认认真真地理清题目的数量关系,仔细看清题目条件再计算。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阴影部分。

  三个图形分别是圆形、三角形、椭圆形,每个图形的阴影部分都各占了整个图形的几分之一。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3份,阴影部分占了1份,占了整个圆形的1/3,同理,每一个涂有阴影的三角形占了整个三角形的4/10,每一个阴影的圆形占了所有圆形的3/7,或者说是9/21,它表示的意思是:一共有21个圆形,阴影圆形有9个,占了所有圆形的9/21。但从学生答题情况发现学生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①答题马虎,存在漏答、乱写的情况和现象,比如第一个圆形的分数写成3/1,从另一侧面看出学生对分数中分子、分母的理解不够透彻。

  ②不理解题目的要求,个别学生用分数表示了空白部分,看出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也说明了学生的粗心和大意。

  2、单位的换算是考试中常考的一种题型,这道题考察了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的换算,涉及的有:

  1时=60分,1千米=1000米,1厘米=10毫米,1吨=1000千克。但在考试时注意两个答题技巧:

  ①把单位化成相同再进行计算,如在6厘米5毫米=( )毫米中,由于有厘米和毫米两个单位,首先把厘米化成毫米,再写出答案,因为6厘米=60毫米,因此6厘米5毫米=60+5=65毫米。

  ②认真思考,但极少数学生马虎大意,把“+”的符号看成“-”的符号,导致计算有误。个别学生在计算后没能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如250千克+750千克=1000千克=1吨,但从答卷中个别学生的答案写成“1000千克”,虽然他们知道了1吨=1000千克,但在答题时却没有细心审题,从而导致扣分连连。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这道题考察的单位有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如果老师问孩子们,“1分钟大概有多长?”,“1千克到底有多重?”相信同学们会毫不犹豫地通过实物进行回答,然而,在考试中却又个别学生胡乱答题,更是看出了学生缺乏思考,这些题目难度并不大,但善于思考、细心审题,才是快速答题的关键。

  4、1/8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1分,每一份都是它的1/8,而3个这样的1/8就是3/8。1可以看成4/4,它有4个1/4。这道题直接考察学生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如果学生在答题时被扣分,一方面说明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并不到位,另一方面看出学生没能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我们建议同学们夯实基础知识,踏踏实实地把每一个知识点掌握牢固,再通过练习加以巩固,在答题时更要细心思考,结合所学的内容认真答题。

  5、这道题考察了倍的认识,这道题的解题关键在于先数每一列图形的个数,再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答题。根据题意可知,圆柱有3个,正方体有9个,9是3的3倍。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圈一圈的形式加以理解,圆柱有3个,以3个为一组把正方体平均分成3组,那么,正方体的个数是圆柱的3倍。

  6、在○里填上“>”、“<”或“=”。

  比较大小是低年级数学考试常考和常见的一种题型,本题从时间单位、长度单位,以及分数的计算进行大小比较,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

  在比较单位不同的两个量时,先把单位化成相同再进行比较。由于1小时=60分钟,1分米=10厘米,因此,150分>2小时,50厘米>45分米。而当比较两个分数时,如果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反之,当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7、这是一道以时间计算为核心的生活实际问题,答题前需要细心审题,理清关系和条件,根据题意可知三个条件,包括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①今晚妈妈6:40去跳舞;

  ②比昨天提前15分钟;

  ③妈妈昨天几点去广场。结合条件列出关系式,妈妈昨天去广场的时间=今晚去广场的时间6:40-15分钟=6:25。

  8、善于思考、细心审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是提高答题正确率的前提。这道题考察了周长的计算,第一个图形是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因此,图①的周长是13×4=52毫米。图②是凹形,侧重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周长是围绕图形一周的长度,图②的周长为:4+5+4+5+5+13+13+13=62毫米。这道题难度并不大,但被扣分的学生也不少,主要是因为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存在漏加、多加的情况,建议在计算时数清楚有几个几,再通过乘法进行解决,如图②的周长计算中,有2个4,3个5,3个13,它的周长是8+15+39=62毫米。

  9、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共设计了两小题,考察学生对周长的综合应用,它把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相互融合,先通过正方形的周长引出长方形的周长,切合题意,让学生明白题目中都以“一根铁丝”为主线,它的长度不变,无论围成长方形还是正方形,其周长都不变。再结合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就可以求出答案。

  10、这道题依然考察学生对周长的实际应用,根据右图我们知道了靠墙篱笆的长12米,宽10米,其中,长的一边靠墙,要围成长方形菜地,只要把一条长与两条宽之和就可以了。列式为:25+10+10=45米。

  11、这本题考察了集合的思想,三年级参加运动会的同学为:18+26-12=30(人)。

  试题02

  二、仔细推敲,正确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x)(每小题1分,共5分)

  本题共有5小题,涉及了分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一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间

  举报/反馈

上一篇:嘉禾教育荣获无锡经开区民办教育行业协会会长单位
下一篇:“取消中考分流”支持者姚洋:建议推行十年一贯制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应放在高中后进行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