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人口逆差→人才顺差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5-04
手机版

  人口逆差→人才顺差

  南通“第一资源”

  引领新一轮“沧桑巨变”

  

  (资料图)

  近年来,南通发力建设

  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

  以求贤若渴之心引才聚才

  以夯基垒台之举育才强才

  以尊贤重士之诚爱才留才

  城市、产业、政策、生态

  对人才的集聚力、承载力

  吸引力和亲和力持续增强

  为城市和产业能级提升

  建设“一枢纽五城市”

  提供了人才支撑和动力之源

  

  王龙冠是一名挪威籍华裔,长期从事船舶海工制造研发,2021 年,他入职南通中远船务,参与设计了全球首艘第四代自升式风电安装船N966,以及英国石油公司(BP公司)在中国建造的 世界最大天然气处理浮式储卸油平台N999等系列重大海工项目。目前由他主导与挪威合作的世界最大的FPSO项目也正在顺利推进中。由于在突破海工制造“卡脖子”技术方面的贡献,王龙冠入选江海英才计划。如今他已在南通定居。

  

  

  南通中远海运船务/启东中远海运海工

  副总设计师 王龙冠

  南通中远这几年发展非常迅速,技术产品含量越来越高,我相信在这个地方,我也能更好地发挥自己,找到自己的一个更好的平台。回来之后我发现相关的(人才)政策是非常友好的,比如说江海英才、启东东疆英才,包括之前参加的省双创,对企业、个人的资金支持、生活补助,包括一些住房、医疗优先这些方面,我个人是觉得超过我预期的。

  

  把人才引到产业链上。我市瞄准重点发展的高端纺织、船舶海工等6条产业链,按图索骥觅人才,一大批海内外优秀人才在江海大地快速成长。我市还深入实施各类人才引进计划,连续12年举办江海英才创业大赛等,为人才脱颖而出搭建舞台。入选崇川区紫琅英才计划的清华大学博士刘晓辉,带着团队和技术在崇川区创办企业,其智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线控底盘产品填补国产空白。2024年计划完成销售10亿元。

  

  

  比博斯特(江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晓辉给我们这么好的一些政策,比如说我们税收减免、租金减免,对于设备、产线投入补贴,优惠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在高端人才吸引也有一些政策,比如说我还有我们厂长,以及公司高管,在这边是能够拿到一些人才激励政策。

  

  截至目前,我市累计

  落户人才项目超900个

  市区“江海英才”引进计划资助的

  314个创业类人才项目

  累计新增投入105亿元

  实现利税超18亿元

  

  除了顶天立地的高科技领军人才,大项目、好项目的持续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南通人才承载力也持续增加。中天钢铁、恒科新材料等行业头部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通过更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提升了南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最近两年,南通累计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参保已经接近10万人。

  目前,我市人力资源总量达到157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3万人,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留住用好在手人才,吸引集聚外来人才,南通聚焦人才创业、创新、就业、生活各环节,升级三轮人才新政,打造创业生活无忧的人才生态。今年更设立“南通人才日”,释放招才引智的满满诚意。

  

  

  中天科技新能源产业集团

  总裁助理 刘丽君

  相比较苏南地区我们已经是跟上他们的步伐,甚至某些方面比他们做得好,同时我们南通市经济的发展又极具吸引力,每年招引大学生,逐年在增加,到今年我们应该能招引500多人。这几年我们扎实推进“才来江海”行动计划,“出去一火车 回来一卡车”的局面得到扭转,高校毕业生来通就业,通籍人才回通就业均创历史新高,实现了人才总量当期净流入。

  从“出去一火车”到“回来两火车”

  这两年,南通人才格局实现

  从净流出到净流入的历史性转变

  人才规模、结构与产业更加匹配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做好

  “引育留用”文章,聚力构建

  “近者悦、远者来、观者赞”的良好生态

  力争到2025年

  全市人才总量规划达到175万人

  以人才“活水”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你有一万个理由来南通

  南通也有一万种方式来爱你

  南通

  值得你来,值得你爱!

  举报/反馈

上一篇:恭喜!记账凭证不用再打印了!一个时代正在悄悄结束!
下一篇:天资卓越,双商超高的星座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