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丨长大之星(团队)——国交团队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5-06
手机版

  原标题:榜样的力量丨长大之星(团队)——国交团队

  关注我们

  01

  团队简介

  

  国交团队,成立于2021年,由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2019级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王彦博、熊瑛畅,汽车学院2019级车辆工程专业刘彦鹏三名同学组成。

  团队三人均已取得推免资格,推免成绩排名均位列专业前5%,三人分别推免至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团队三人在校期间共获得国家奖学金3次、学业优秀奖7次、校园贡献奖10次、招商公路二等奖学金2次、课程优秀奖33项等奖学金共52项94000余元。在科创竞赛方面获得202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国家二等奖、2022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级一等奖、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银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11项。

  02

  博物洽闻,笃而好学

  国交团队成员虽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但对学习都有着共同的热情。三人经常在期末前一起自习,互相交流经验,分享学习方法。他们始终能够做到在学习方面每周一总结,每月一总结,使学习到的知识形成系统。经过努力,团队三人取得了如下成绩:

  01

  2020-2021学年,王彦博综合成绩专业1/115,2019-2020学年,综合成绩位于专业1/118。

  02

  2020-2021学年,熊瑛畅加权成绩专业1/115。2019-2020学年,综合成绩专业4/118。

  03

  2020-2021学年,刘彦鹏综合成绩专业2/190,2019-2020学年,综合成绩专业2/150。

  03

  数模竞赛,屡创佳绩

  

  

  出于对科创的热爱,大一时来自同一所高中的两人:刘彦鹏和王彦博和与王彦博同在一个班级的熊瑛畅很自然的走在了一起,进行科创比赛。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国交团队进行了近两年的探索和成长,用汗水换来了成绩,用勤奋赢得了荣誉。

  在建队一开始,团队三人便参与了课题“基于健康效益最大化的新型出行模式”的研究。此课题也荣获长安大学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在202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团队成员成为全校唯二的进入国一答辩的参赛队伍,并最终成为了全校仅五只队伍之一的202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

  在2021年底,2022年初的寒假,团队在寒假继续进行数学建模的学习。最终团队克服寒假期间疫情的阻隔,团队获得2022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级一等奖。

  

  

  04

  学科竞赛,超越自我

  

  团队获得物理力学竞赛国家级以上奖项3项分别为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国际级二等奖(个人)、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国际级二等奖(团体)、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国家级优秀奖。

  团队在2021年中国大学生Chem-E-Car?竞赛取得第八名(长安大学最好成绩)。

  团队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银奖。

  05

  论文发表,应用实际

  

  

  国交团队在后续的多项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类竞赛中都收获佳绩,但此时团队成员都已不是曾经的少年,他们不再满足于竞赛的奖励或荣誉,他们把目标投向了更加深入的地方——学术与科研。

  团队同学开始着手“基于自主研发桥梁抗风分析软件的乡村人行桥梁抗风设计研究”的项目研究,并于2022年3月将此项目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此项目为响应乡村振兴主题,基于自研发软件为乡村人行桥设计提供意见。团队以第一作者、第三作者基于此项目发表EI会议论文一篇。

  国交团队基于课题“FAST 主动反射面的优化调节方案”以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发表 SCI 论文一篇。

  同时,国交团队发起课题“自行车运动员最优功率分配策略”的研究,并以此以第一作者、第二作者身份在投SCI论文一篇。

  06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在团队成立持续发展的今天,团队转型成为一名引导者,团队成员积极参与交流分享会分享学习经验,参与学校数学建模经验交流分享会等校、院级经验分享会十余场,用自身经验与知识带动更多同学走上科创道路。

  国交团队将秉承“弘毅明德,笃学创新”的校训,继续团结互助,勇于拼搏,以突破和创新为目标,为取得更多成绩而不断奋进,以青春之我绘青春中国!

  编辑丨张德娜

  责编丨孟鑫媛

  初审丨庞文博

  终审丨郭海丽

  责任编辑:

上一篇:安徽成人高考成绩查询网站是报考网站吗?
下一篇:助力和田把握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绿色发展机遇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