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八路军344旅各红军连的分流与沿革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5-24
手机版

  1937年8月25日,红15军团在陕西省三原县桥底镇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徐海东任旅长,陈漫远任参谋长,下辖第687、第688团与旅直警卫营,全旅共5000余人。8月下旬,第344旅开赴晋东北抗日战场,于9月25日在115师师长林彪指挥下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大战。同年12月,344旅在原2个团1个警卫营的基础上组建689团。1938年春,115师师部率第343旅由晋东北南下后,第344旅改归第18集团军总部直接指挥。1940年2月,344旅扩编为八路军第二纵队,下辖344旅、新一旅与新二旅。1940年6月,八路军第二纵队留下新一旅与新二旅4团,主力南下华中支援新四军,先后改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与第五纵队,1941年皖南事变后奉命编入新四军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抗战胜利后,新四军第三师又奉命北上挺进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1948年11月12日改编为四野39军。本期将专门介绍1937年8月25日红15军团改编的八路军344旅中各红军连的传承与分流,现具体介绍如下:

  

  

  第一部分,344旅与旅部机关的前身与沿革:

  1937年8月25日红15军团改编为八路军344旅,红15军团军团部改编为344旅旅部,红15军团军团部组建于1935年9月,主要以长征到达陕北的鄂豫皖红25军军部为主加上红26军与红27军组建而成。1937年8月25日,红15军团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红15军团军团部改编为344旅旅部,下辖687团、688团与警卫营。1940年2月,344旅旅部扩编为八路军第二纵队纵队部,1941年1月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师部,1946年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纵队部,1948年11月改编为四野39军军部,39军为全军唯一一个红军军,其司政后机关的前身均为红军时期的红15军团所属司政后机关,因此39军军部与司政后三大机关均为红军时期原装的红军单位沿革至今,红军血脉源远流长。除344旅旅部与司政后机关沿革于现今39军军部与司政后机关外,344旅所辖二团一警卫营的红军连的前身与历史沿革为:

  第二部分,687团与各部前身与历史沿革:

  八路军687团为344旅两大主力团之一,前身为1930成立的商光边独立团,1934年4月改编为红25军75师223团,为红25军长征时的两个主力团之一,历经十数次变更,1948年11月12日,改编为四野39军115师343团。1938年8月25日,687团成立后所辖各红军连的前身与历史沿革为:

  一,344旅687团1营与各连前身与历史沿革:

  687团1营的前身为1936年4月14日红15军团75师223团1营扩编成立的红15军团73师217团,抗战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1营,下辖4个步兵连,历经11年变更与沿革,1948年11月12日改编为四野39军115师343团1营(红军营),所辖1连与3连为红军连。1937年8月成立的的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1营4个步兵连的前身与历史沿革为:

  (1),八路军687团1营1连(前身为1930年4月的光山战斗营1连):687团1营1连:1937年8月25日,红15军团红73师217团1连改编的八路军687团1营1连。该连创建于1928年,前身为黄麻起义后成立的鄂东军红1军红1师一个连,1930年4月改编为光山战斗营1连,1930年9月改编为商光边独立团1连,1932年11月改编为红25军74师220团1连。1934年4月改编为红25军75师223团1营1连,1936年4月改编为红15军团73师217团1连,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1营1连,1948年11月改编为39军115师343团1营1连。(2),八路军687团2连(前身为1930年9月的光山战斗营2连):687团2连:1937年8月,红15军团73师217团2连改编为八路军687团1营2连。该连创建于1930年4月组建的光山战斗营2连,1930年9月改编为商光边独立团2连,1932年11月底改编为红25军74师220团2连。1934年4月改编为红25军75师223团2连。1936年4月14日改编为红15军团红73师红217团2连。抗战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687团1营2连,1940年2月改编为687团2营5连。1948年11月改编为39军115师343团2营5连。(3),687团1营3连(前身为1930年9月的商光边独立团3连):687团3连:1937年8月,红15军团73师217团3连改编为八路军687团1营3连。该连前身1930年9月成立的商光边独立团3连,1932年4月改编为独4师10团3连,1934年4月改编为红25军75师223团3连,1937年8月25日改编为八路军687团1营3连,1948年11月改编为39军115师343团1营3连。(4),687团1营4连(前身为商光边独立团6连与老224团1个连):687团4连:1937年8月25曰,红15军团73师218团1连改编为八路军687团1营4连。该连前身有两部分组成:最早前身为1930年9月成立的商光边独立团6连,另一前身为1932年3月成立的红25军75师224团8连。1933年10月初,两个连合编为红74师2营6连,1934年4月17日改编为223团6连,1936年4月改编为红15军团红73师218团3连。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687团1营4连,1940年2月改编为687团2营6连。1948年11月改编为39军115师343团2营6连。二,344旅687团2营与各连前身与历史沿革:

  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2营的前身为1933年11月8日成立的红42师第3团,1935年9月18日改编为红15军团78师232团,抗战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2营,1937年12月改编为344旅689团2营,历经十一载征战与沿革,1948年11月12日改编为四野39军115师347团3营(红军营),所辖三个连均为红军连。1937年8月成立的的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2营各连的前身与历史沿革为:

  (1),687团5连(红78师232团1连与232团4连→233团1连):687团2营5连:1937年8月25日,红15军团78师232团1连与233团1连合编为八路军687团2营5连。该连前身有两部分组成:最早一部前身为1931年秋成立的南梁红军游击队,1933年10月改编为红42师红3团少年先锋连;另一部前身为1933年7月成立的西北抗日义勇军一部,1933年11月8日改编为红42师红3团1连。1936年4月两个连分别改编为红15军团78师233团1连(原232团2营4连)与232团1连。1937年8月25日,两个连合编为八路军344旅687团2营5连。1937年12月该连一分为二,分别改编为689团1营1连与2营5连,1948年11月12日分别改编为39军117师349团5连与39军116师347团7连。

  

  (2),687团6连(红78师232团2连):687团6连:1937年8月25曰,红15军团78师232团2连改编为八路军687团2营6连。该连最早诞生于1933年7月,为耀县红军游击队一部,1933年11月改编为红42师红3团2连。1935年9月18日,改编为红15军团78师232团2连。1937年8月改编为687团2营6连。1937年12月改编为689团2营6连,1941年11月改编为合编后的29团2营6连,1948年11月12日改编为39军116师39军116师347团8连。(3),687团7连(红78师232团3连):687团7连:1937年8月25日,红15军团78师232团3连改编为八路军687团2营厂连。最早成立于1934年11月,由红42师红3团1,2连各抽一部组建。1935年9月18日,改编为红15军团78师232团3连,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2营7连,1937年12月改编为八路军689团2营7连。1948年11月12日改编为39军116师39军116师347团9连。(4),344旅687团2营8连(新四3师10旅29团4连)的沿革:687团8连:1937年8月25,红15军团73师218团3连与红1军团红2师5团1连一部合编为八路军687团2营8连。最早前身一部为井冈山红4军红28团3营一部,1933年6月改编为红5团1连。另一部前身为1933年10月初由红25军勤杂人员组建的红84师2营5连,1934年4月改编为红25军75师223团2营5连。1936年4月改编为红73师218团2连。抗战爆发后,两部合编为八路军687团2营8连,1938年10月该连一分为二,一部番号仍为687团8连,另一部调出改编为344旅独立团2营5连,1940年2月改编为冀鲁豫支队1大队2营8连。1949年1月两个连分别改编为44军132师394团5连与6军16师46团1营1连。

  

  三,344旅687团3营与各连前身与历史沿革:

  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3营成立于1933年10月,时为红28军84师第3营,1934年4月改编为红25军223团3营,抗战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687团3营。1948年11月12日改编为四野39军115师343团3营(红军营),所辖三个连均为红军连。1937年8月成立的的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3营4个步兵连的前身与历史沿革为:

  (1),687团3营9连(创建于1933年10月11日):687团9连:1937年8月,红15军团73师219团1连改编为八路军687团3营9连。前身为1933年10月11日由红25军归队伤病号组建的红84师3营9连,1934年4月17日改编为223团9连,1935年9月改编为红15军团75师223团9连。抗战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3营9连。1948年11月改编为39军115师343团3营9连。(2),687团3营10连(前身为红25军老224团1个连):687团10连:1937年8月,红15军团73师218团1连改编为八路军687团3营10连。该连前身为鄂豫皖苏区大别山地区成立的"区中队",1933年10月11日改编为红28军84师2营4连。1934年4月17日,改编为223团4连。抗战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3营10连,1948年11月改编为44军132师394团1营1连。(3),687团3营11连(前身来自独四师12团,33年9月改编为74师3营8连)687团11连:1937年8月,红15军团73师219团2连改编为八路军687团3营11连:该连为1933年10月11日组建的红28军84师3营8连。1934年4月改编为红223团8连。1935年9月改编为红15军团75师223团8连,抗战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3营11连,1948年11月改编为39军115师343团3营7连。(4),687团3营12连(创建于1929年11月10日):687团12连:1937年8月,红15军团73师219团4连改编为八路军687团3营12连。诞生于1929年11月10日,前身为金家寨农民游击队,1932年3月改编为25军75师223团12连,1933年10月,改编为红25军224团4连,1934年4月奉命调出2营,改编为224团3营7连,1934年12月11日,224团3营以7连为主缩编为223团3营7连,1936年4月改编为红15军团73师219团4连,抗战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687团3营12连,1944年该连调离687团,改编为8旅24团7连,1948年11月改编为39军115师345团7连。四,687团特务连(前身为1928年11月成立黄安警卫队):687团特务连:1937年8月,红15军团73师特务连改编为八路军687团特务连。该连前身最早诞生于1928年11月成立的黄安警卫队,1929年10月改编为黄安警卫营1连,1932年3月改编为红25军75师223团警卫连。1933年9月26日,223团警卫连改编为红25军75师224团7连,10月初改编为74师2营4连,同年10月11日改编为红28军84师2营4连。1934年4月17日改编为红25军75师223团警卫连。抗战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特务连,1949年1月改编为18军52师154团3营8连。建国后改编为149师445团3营8连。

  

  第二部分,688团与所属各连的前身与沿革:

  八路军688团为344旅第二个主力团,前身为1933年1月成立的红28军244团(该团由1932年11月底成立的红25军74师221团第1营改编而成),1934年4月改编为红25军74师,1934年11月改编为红25军225团,为红25军长征时的两个主力团之一,几经沿革,1948年11月12日,改编为12军34师100团(红军团)。1938年8月25日,688团成立后所辖各部的前身与历史沿革为:

  一,688团1营与各连前身与沿革:

  1937年8月25,红15军团75师223改编为八路军688团1营,688团1营的前身有2个,一个为1931年5月成立的罗山独立团第1营,另一个为1931年8月创建的陂孝北独立营。1949年1月,两部分别沿革为12军34师100团1营与38军113师338团1营,两个营均为红军营,各辖两个红军连。1937年8月成立的的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1营各步兵连的前身与历史沿革为:

  (1),688团1连(前身为1931年5月成立的罗山独立团1营1连与2连):688团1营1连:1937年8月25日,红15军团75师223团1连改编为八路军688团1营1连。前身为1931年5月成立的罗山独立团1营1连。1933年10月,罗山独立团和光山西部的游击队合编为罗山独6师,辖16、17团,1933年4月8日,罗山独6师16团改编为75师225团,同年7月中旬,225团撤销,缩编为75师特务营,1933年9月编入新成立的73师,改编为217团。1933年10月该团在突围中大部损失,同年11月,余部缩编为224团3连,1934年4月17日改编为74师1连。1934年11月11日改编为225团1连。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115师688团1连,1938年该连分编为688团1连与3连,1949年1月改编为12军34师100团1连与3连。

  

  

  

  (2),688团1营2连(前身为1931年8月创建的陂孝北独立营1连)688团1营2连:1937年8月25日,红15军团75师223团2连改编为八路军688团1营2连。该连创建于1931年8月,时为陂孝北独立营1连,1932年3月改编为陂孝北独立团1连,1932年4月至11月,先后改编为红四方面军独立第4师11团4连、红25军74师221团4连。1933年1月改编为红28军82师244团4连,1933年4月改编为红25军73师217团1连,同年7月中旬,73师撤销后改编为红75师225团1连,1933年10月底改编为224团1营1连。1934年4月17日,改编为红25军75师224团1连。1934年12月11日,224团撤销后改编为225团2连。1936年4月14日改编为75师223团2连,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1营2连,40年2月改编为344旅特务团2连,48年11月改编为38军113师338团2连1934年4月新建,1934年6月初凌云司战斗后,红28军学兵连编入,1934年11月11日改编为225团2连,同年12月11日与224团2连合并为225团2连。

  

  (3),688团1营3连(前身为1931年8月创建的陂孝北独立营2连):688团1营3连:1937年8月25日,红15军团75师223团3连改编为八路军688团1营3连。该连最早前身为1931年8月成立的陂孝北独立营2连,1932年3月改编为陂孝北独立团2连,1932年4月改编为红四方面军独立第4师11团5连、同年11月29日改编为红25军74师221团5连。1933年1月改编为红28军82师244团5连,1933年4月改编为红25军73师217团2连,同年7月中旬改编为红75师225团2连,1933年10月底改编为224团1营2连。1934年4月17日,改编为红25军75师224团2连。1934年12月11日改编为225团3连。1936年4月14日改编为75师223团3连,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1营3连,40年2月改编为344旅特务团1连,48年11月改编为38军113师338团1连。(4),688团4连(前身为红224团4连与红225团4连):688团1营4连:1937年8月25日,红15军团75师224团1连改编为八路军688团1营4连。该连创建于1934年4月17日,番号为红25军74师2营5连。1934年11月11日,以5连为主改编为红25军225团4连,1934年12月11日,225团2营4连与224团4连合编为225团2营4连。抗战爆发后,该连改编为688团1营4连,1937年12月改编为688团2营7连,1938年7月改编为688团2营4连,1949年1月改编为12军34师100团2营4连。

  

  

  688团2营与各连前身与历史沿革:

  688团2营最早前身为1934年10月成立的西北抗日义勇军。1935年9月改编为红15军团78师234团团部,1937年8月25日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2营营部。1937年12月改编为689团3营营部,1942年冬该营营部与29团1营营部合编为新四军3师10旅2支队6团营部。1948年11月改编为四野39军117师349团3营营部。

  (1),688团2营5连(前身为红78师234团1连与2连):688团5连:1937年12月由红15军团78师234团1连与2连改编,前身为1934年10月成立的西北抗日义勇军,1935年9月改编为红15军团78师234团1连与234团2连(36.4改编为233团2连),1937年8月25日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2营5连(红233团2连并入),1937年12月改编为689团3营9连与1营3连。1941年11月分别改编为新四军3师10旅29团3营9连与1营1连(原29团1营缩编)。1948年11月分别改编为四野44军132师394团7连与39军117师349团5连。(2),688团2营6连(黄麻起义出身的红224团6连):688团6连:1937年8月25日,红15军团75师224团3连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2营6连。该连前身为1928年参加黄麻起义的黄安麻城支队一部,1932年3月改编为红25军75师224团3连,1934年改编为红25军75师224团6连,1934年12月11日改编为225团2营6连,1936年4月14日改编为红15军团75师224团3连,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2营6连,1940年2月改编为新一旅2团6连,1949年1月改编为15军43师130团1营3连。

  

  

  (3),688团2营7连(前身为红78师234团3连):688团7连:1937年8月,红15军团78师234团3连改编为687团7连。该连前身为1934年10月成立的西北抗日义勇第三大队,1935年9月改编为红15军团78师234团3连,1937年8月25日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2营7连,1937年12月改编为689团3营10连,1948年11月改编为四野39军117师349团3营8连。(4),688团2营8连(前身为红78师234团4连):688团2营8连:1937年8月25日,红15军团78师234团4连改编为八路军687团2营8连,该连诞生于1934年10月,前身为西北抗日义勇第三大队,1935年9月改编为红15军团78师234团4连,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688团2营8连,1937年12月改编为689团3营11连,1948年11月改编为四野39军117师349团3营9连。三,688团3营与各连沿革:688团3营营部:1937年8月由红15军团75师225团团部改编,前身为1933年5月重建的罗山独6师16团,1934年11月编为红25军225团3营,1936年4月扩编为红15军团75师225团团部。抗战爆发后,75师225团改编为八路军688团3营营部,1949年1月改编为6军16师46团1营营部。(1),688团3营9连前身与沿革:688团9连:1937年8月,红15军团75师225团1连改编为八路军688团3营9连,该连前身为1933年5月重建的罗山独6师16团1连。1934年11月编为红25军225团3营7连,1936年4月改编为红15军团75师225团1连。1抗战爆发后改编为688团3营9连,1949年1月改编为12军34师100团9连。

  

  (2),688团3营10连前身与沿革:688团10连:1937年8月由红15军团75师225团2连改编,前身为1933年5月重建的罗山独6师16团。1934年11月编为红25军225团3营9连,1934年12月12日,前身来自固施独立团沿革的225团3连编入9连,1936年4月改编为红15军团75师225团2连。抗战爆发后改编为688团3营10连。1938年11月改编为344旅独立团2连,1949年1月改编为6军16师46团2连。

  

  (3),688团3营11连(黄麻起义红224团5连)前身与沿革:688团11连:1937年8月红15军团75师224团2连改编为八路军688团3营11连。该连创建于1928年湖北黄安麻城,前身为参加黄麻起义的鄂豫皖苏区赤卫军黄安麻城游击支队一部,1932年3月上旬,改编为75师224团2连,1934年4月改编为红25军75师224团5连,1934年12月11日改编为225团2营5连,1936年4月改编为224团2连。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688团3营11连,1937年12月改编为688团2营5连,1940年5月改编为新一旅2团5连,1949年1月改编为二野15军43师130团8连。

  

  (4),688团3营12连前身与沿革:688团12连:1937年8月由红15军团75师225团3连改编,前身诞生于1933年5月重建的罗山独6师16团。1934年11月编入红25军225团3营,1936年4月改编为红15军团75师225团3连。1937年抗战爆发后,改编为688团3营12连,连。抗战爆发后改编为688团3营10连。1938年11月改编为344旅独立团4连,1941年7月改编为教3旅19团1营4连,1944年该连撤销番号,连队并入教1旅1团1营2连,1949年1月改编为6军16师46团2连。四,688团三个直属连队的前身与沿革:(1),688团特务连沿革:688团特务连:1937年8月由红15军团75师特务连改编为八路军688团特务连,该连前身为红25军军部特务连,1934年11月改编为红25军225团特务连,抗战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688团特务连,1940年2月改编为八路军2纵特务连,1949年1月改编为18军53师直属炮兵连,建国后改编为53师直属高炮营5连,1985年军改中撤销建制未能保存下来。(2),688团机炮连沿革:688团机炮连:1937年8月25日,红15军团75师炮兵连改编为八路军688团机炮连,前身为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成立的红15军团225团炮兵连,1949年1月改编为12军34师100团炮兵连。(3),688团卫生队沿革:688团卫生队:1937年8月25日,红15军团75师卫生队改编为八路军688团卫生队,前身为红军长征时期成立的红25军225团卫生队,1949年1月改编为12军34师100团卫生队,建国后脱离100团建制,新时期改编为71集团军陆航旅后勤保障营卫生连。第三部分,344旅警卫营前身与沿革:

  344旅警卫营前身为1937年2月成立的红15军团警卫团,前身为1936年8月何振亚、沈启贤领导成立的陕南抗日第1军。1937年2月改编为红15军团警卫团,下辖6个连,1937年8月25日,红15军团警卫团与红25军特务连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警卫营,下辖4个连,1937年12月改编为687团新2营,1940年2月,改编为新688团3营,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3师10旅28团3营营部,1941年11月该营营部与29团1营营部合编为29团1营营部,1942年冬该营营部与29团3营营部改编为新四军3师10旅2支队6团营部。1948年11月改编为39军117师349团3营。

  (1),344旅警卫营1连沿革:344旅警卫营1连:1937年8月,红15军团警卫团1连与2连改编为八路军344旅警卫营1连,该连前身为1935年12月何振亚起义成立的陕南游击队,1936年8月改编为陕南抗日第1军,1937年2月改编为红15军团警卫团第1连与第2连,抗战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344旅警卫营1连,1939年改编为八路军687团2营5连,1940年2月改编为新688团3营9连,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3师28团3营7连,1942年11月改编为新四军三师10旅29团1营2连,后为10旅2支队6团2连。1948年11月改编为39军117师349团1连,新时期分编为武警117师349团1连与2连。

  

  (2),344旅警卫营2连:344旅警卫营2连:前身为1932年11月成立的红25军军部特务连,1937年8月改编为344旅警卫营2连,1937年12月改编为687团新2营5连,1940年2月改编为八路军2纵新2旅4团2营5连,1944年4月改编为冀鲁豫军区警卫营3连,1945年3月改编为冀鲁豫军区水东30团2连。1949年2月改编为18军53师157团2连,建国后改编为13集团军149师447团1营2连。

  

  (3),344旅警卫营3连沿革:344旅警卫营3连:1937年8月,红15军团警卫团3连改编为八路军344旅警卫营3连,该连前身为1935年12月成立的陕南游击队,1936年8月改编为陕南抗日第1军,1937年2月改编为红15军团警卫团第3连,抗战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344旅警卫营3连,1937年12月改编为344旅687团新2营6连,1940年2月改编为新688团3营10连,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3师28团3营8连,1942年11月改编为新四军三师10旅29团1营3连,后为10旅2支队警卫连。1946年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2纵6师16团警卫连,1948年11月改编为39军117师警卫营1连。(4),344旅警卫营4连沿革:旅警卫营4连:1937年8月,红15军团警卫团5连与6连改编为八路军344旅警卫营4连,该连前身为1935年12月成立的陕南游击队,1936年8月改编为陕南抗日第1军,1937年2月改编为红15军团警卫团第5连与6连,抗战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344旅警卫营4连,1937年12月改编为344旅687团新2营7连,1940年2月改编为新688团3营11连,1940年南下华中改编为八路军2纵4旅8团2营5连,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3师10旅28团5连,42年改编为新四军10旅特务团2营5连,42年11月该连一分为二分别改编为10旅1支队2团1连与2支队5团3连,1949年1月分别改编为39军116师348团1连与39军117师349团6连。

  

上一篇:积极呼应产业急需 山西省职业院校今年新增50个新兴重点专业
下一篇:日常妆没特色?这些小技巧赶紧收藏学起来,简单又高级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