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唯一!多家央媒高频聚焦昆明托管磨憨
昆明托管磨憨共建国际口岸城市
一年来
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光明日报、中国日报
等央媒持续聚焦
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
(以下简称“磨憨—磨丁合作区”)
发展建设
共同描绘这场“双向奔赴”的壮丽蓝图
省会城市昆明和边境口岸磨憨,相隔千里却由中老铁路一线相连。在共建国际口岸城市的目标下,昆明打破体制、机制、政策壁垒,全面托管磨憨,着力实现要素保障、政策支撑和制度创新效益最大化。
这种独具特色的托管模式,以“两头”带“中间”,有力汇聚起沿线州市的合力。
2022年9月2日,人民网在《听!来自磨憨的响声》报道中写道:昆明托管磨憨以后,成了全国首个拥有边境线的省会城市,优势凸显。几个月来,不断有上海、深圳、四川、重庆等地的大型企业找到中劲公司洽谈合作事宜。
资源向磨憨集中
政策向磨憨倾斜
昆明市托管磨憨镇
适逢其势、正当其时
↓↓↓
“两地”联动发展,“四区”优势叠加。新华社在2022年5月31日的《“两地”联动发展 “四区”优势叠加——昆明托管磨憨镇共建国际口岸城市工作启动》一文中提到,托管磨憨镇将使昆明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通道优势、开放优势和门户地位更加凸显,可以有效解决昆明有产业、缺陆路口岸的问题,更好发挥昆明在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龙头作用,推动昆明产业实现大发展、大提升。
中老铁路磨憨站
新华社在2023年2月14日的报道里描述这样的场景:每天,从昆明驶往磨憨的动车上,“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乘客。有的去磨憨—磨丁合作区经商,有的去建筑工地务工,有的去搞蔬菜、橡胶、芭蕉等种植业,有的去从事鸡、鸭、鹅等养殖业,也有的去老挝琅勃拉邦旅游。
中老铁路打通了一条中国通向中南半岛国家的便捷新通道,磨憨—磨丁合作区正是这条新通道上的“命运纽带”。
据人民网2023年4月13日报道,自2021年12月3日开通以来,截至今年4月12日,中老铁路中国段累计发送旅客1188万人次,老挝段累计发送旅客220万人次,共发送跨境货物363万吨。
中老铁路
2022年12月30日,《经济日报》在聚焦中老铁路通车运营一周年报道中提到,中老铁路打通了一条中国通向中南半岛国家的便捷新通道。
一组数据令人振奋。一年多来,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850万人次,累计运输货物超千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超190万吨,国际货运总值突破百亿元,客货运输量质齐升。货物品类从通车初期的化肥、百货等100多种扩展到电子、光伏、冷链水果等1200多种,跨境运输货值超130亿元。
受益的不仅是云南。在国内,广东、江苏、湖北、四川、重庆等25个省(区、市)依托中老铁路开展国际货物运输业务,这些地区生产的家电、化肥、机电、塑料、光伏等各类产品源源不断地运输至东南亚。
造福的也不只有中国。作为一条现代化国际铁路,中老铁路让老挝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给老挝交通运输、旅游等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中老铁路跨境货物运输通过老挝逐步覆盖泰国、越南、缅甸、柬埔寨等10余个国家。来自这些国家的榴莲、山竹、龙眼等水果和优质产品也更快更多地进入到中国市场。
2023年3月23日,央视网以《中老铁路跑出互利共赢“加速度”》为题,报道了中老铁路开通运营15个月,位于云南省最南端的边陲小镇磨憨,迎来日新月异的发展。来往中国与老挝之间的跨境货物列车,成为这里的一道独特风景。
3月5日出版的2023年第10期《瞭望》新闻周刊写道:在磨憨镇东盟大道上,挂着各地牌照甚至外国牌照的货车、轿车来往不断。一些游客正在口岸联检大楼办手续,货车通道上大卡车有序排队通过。
改建后的磨憨—磨丁合作区政务服务大厅,设有公安、综合审批等多个功能区,共43个业务受理窗口。截至2023年1月底,已受理近7000件服务事项。铁路和海关边检进入政务服务大厅,根据托管的实际工作需要向省级相关部门申请并承接了28项省级赋权。
磨憨建设热火朝天
教育、医疗、就业上的改变,让磨憨镇的村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通过引进昆明优质教育资源到磨憨合作共建,初中毕业生可选择到西双版纳州或昆明市普通高中继续升学,磨憨—磨丁合作区内的居民和职工可选择在昆明或西双版纳州参保,享受参保地政策。
2023年4月17日,《光明日报》在描述磨憨老百姓生活时提到,磨憨的老百姓也感受到发展的实惠,更多边民参加到边民互市贸易中。3月23日上午,磨憨口岸边民互市场大厅里人来人往,边民们穿梭于各个业务窗口间办理各项手续。磨憨镇磨龙村村民岩龙坎正忙着办理车辆进场手续,“我做边民互市代办一年多了,这次进口的货品是香蕉,做一单生意我收入100多元,我们村多数人都来做边民互市贸易”。
磨憨边民互市场
怎样更好地吸引集聚各类人才到磨憨安居创新创业?2022年11月8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在《昆明、西双版纳十条“硬核”人才举措 助推磨憨高质量发展》一文中提到,叠加昆明市、西双版纳州两地人才政策优势,对之前的人才政策进行再创新、再提升、再完善,重点在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引进、创新创业支持、工作生活待遇和服务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完善提升。
“春风‘吹出’热火朝天。”2023年2月14日,新华社在《春风“吹出”热火朝天 云南产业园区走访见闻》一文中,关注“磨憨速度”,聚焦云南产业园区发展情况,地处中老铁路、昆曼国际大通道关键节点的磨憨—磨丁合作区热闹非凡。老挝境内的磨丁片区高楼林立,建筑工地施工如火如荼。中国境内的磨憨片区,商铺众多,街道干净,崭新的联检大楼拔地而起,施工车辆往来穿梭。
中老铁路打通了一条中国通向中南半岛国家的便捷新通道,磨憨—磨丁合作区正是这条新通道上的“命运纽带”。
磨憨口岸
中国新闻网在2023年1月20日的报道中提出,昆明正加速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同时一体推进磨憨口岸功能提升、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
2022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了《磨憨口岸新建边民互市场正式投运》。2022年11月15日,磨憨口岸新建成的边民互市场正式投入运营,这是2022年5月昆明市托管磨憨镇后首个建成验收的重点项目。新建磨憨边民互市场占地总面积125.6亩,是原互市场面积的2.5倍,将大幅提升磨憨口岸的边民互市贸易承载力,高峰期口岸拥堵问题将得到明显改善。
人民网在2022年12月21日的报道《磨憨铁路口岸这样实现你“舌尖上的自由”》中提到,2022年11月30日,磨憨铁路口岸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通过海关总署验收并投入运营,让国内群众实现了“舌尖上的自由”……
在磨憨—磨丁合作区召开的2023年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暨经济工作会议上,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磨憨将大力推进84个重大项目,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效率,在项目建设上快速取得突破。
磨憨东盟大道
建设磨憨国际口岸城市,是昆明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抓手。
《昆明托管磨憨共建国际口岸城市》一文在结尾写道:未来昆明将一体推进口岸功能提升、口岸经济发展、口岸城市建设,加强与南亚东南亚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昆明作为、作出昆明贡献。
掌上春城综合整理
素材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网、中国新闻网、经济日报等
图片来源:新华社、工人日报、昆明日报资料图等
责编:李佳怡
校对:王仪
设计:常悦、姜维钢、易娜
编审:吴晨萍
终审:周健军
相关报道>>>
托管一年 磨憨教育之变
老挝各界赞誉磨憨之变 密切交往夯实“命运共同体”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
- 聚焦中心任务 强化精准指导 确保第二批主题教育取得高质量好效果
- 郑州:到2025年,职业院校毕业生留郑率将超六成
- 普陀一小区拆除重建工作加速推进
- 官宣!江苏新增5所四星级高中
- 波士顿大学金融硕士排名靠前吗
- 成人自考考试地点是根据什么安排的?
- 彩色“毛衣”扮靓路边梧桐 南外师生发起“我们的梧桐”城市艺术公益活动
- 武向平院士助力首届四川省“科创筑梦”青少年科学节
- 长城热点|河南安阳滑县安罗高速高速公路建设非法取土
- 王易副校长赴广西参加定向选调生及引进高水平大学博士座谈会并看望校友
- 四川成考中遇到不会作答的题该怎么做呢?
- “外国语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联盟”在江苏科技大学组建
- 长沙市人社局前往长沙市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考察
- 百姓看联播丨提速啦!坐着高铁去滑雪丨燃起来!足球小将
- 闵行专家!落户新疆这里→丨一家亲
- 严查遛狗不拴绳!郑州多个小区发布“文明养犬”提醒
- 对话高途大学生业务负责人刘文勇:AI数字人是集团三大战略之一,未来或是千亿级市场
- 北京市2023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提示
- 没有大专毕业证可以自考本科吗?
- 奥运冠军自曝:需终身佩戴呼吸机!协和专家提醒,这病危险,得治!
- 这场培训,给崇明这群人送上一份“安全大餐”
- 5∶0零封法国波尔多大学女足 北师大女足挺进决赛
- 托福总成绩是多少分
- 原“暨南大学全球青年领导力研究院院长”被举报“猥亵”?本人回应称系双方自愿行为
- 前三季度五粮液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