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宝马的冰淇淋歧视,还是得靠国产车把“别摸我”们全打趴下!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5-27
手机版

  “上海车展宝马mini展台工作人员发放冰激凌疑似区别对待中国和外国访客”事件持续发酵,截至欧洲中部时间4月20日,宝马汽车公司股价收盘报100.02欧元,日内跌3.62%,市值蒸发已超150亿元人民币。

  

  当前宝马已回应事件中的接待人员不是内部员工,并称正在检讨。要知道,2023年第一季度,宝马期内在中国销量达194773辆,占总销量37.6%。如今MINI和冰激淋绑定起来在购买者脑中形成印象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那这背后又反应出什么样的现象本质呢?

  一、现象:不得不说,宝马mini展台小插曲,也是宝马的“三宗罪”

  4月18号,上海国际车展正式开展,各大汽车品牌齐聚上海发布他们的最新车型。这么大的阵仗,宝马mini自然也参加,他们的小礼物是一份Luneurs的冰淇淋,我查了一下,每球大概35元。

  

  遗憾的是,在宝马mini分发冰淇淋过程中,出现了些小插曲,还被人拍下来,总而言之就是,好几波中国人去展台要冰淇淋,结果负责分配的两个妹子都没给,但有一个穿西装的外国人一去,她们就立马给了,而且热情的教老外怎么吃。

  宝马Mini作为一个颇有人气的展位,周边一直都是人来人往,因为冰淇淋碰壁的多了,你又区别对待,肯定会引起大家注意,于是就有了一男一女接着老外后面上前要冰淇淋。

  结果这俩妹子就跟被拆穿了一样,不敢像之前似的斩钉截铁地说没有,回答得结结巴巴并且又看了一眼保温箱,然后换了个理由,反正就是不想给你,而啥理由就是那个app。

  刚才来的中国人根本就没到被要求出示app那步就给打发走了,而那个老外也完全没有出示任何app就得到了冰淇淋。这是啥呀?这是现行的说谎忘打草稿,你但凡演算一下都知道这题你有多糊弄,这就是MINI的第一宗罪 : 撒谎。

  光歧视不算,区别对待不算,而且还撒谎,而且是用这么蹩脚的理由。后来,眼看着周围逛展的人意见越来越大,mini工作人员直接把冰淇淋箱子抱走,视频也在网上迅速发酵。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mini可一点都不便宜吧,拿点利润挽回自己的面子,不让自己落下个歧视的名声,让自家车主出去不被指指点点,相当划算了吧?

  结果没有,啥表示没有,只有一个道歉,表示是自己的“内部管理不细致”,整个声明只有100个字,chatGPT要是这么糊弄都得被回炉重练,这就是mini的第二宗罪抠门。

  该花钱的地方你不花,别人可都在蓄势待发,刀刃上的钱你想省,就别怪别人抢着花。于是乎,说好的车展,眼瞅着就变成了冰淇淋展。

  

  比如,来来来,别管宝马负心汉,小鹏汽车看一看;宝马不给冰淇淋?我奥迪只给中国人; 比亚迪这边直接就带着冰淇淋直播卖车。

  然后你知道mini干了件什么蠢事吗。它自己不乘胜追击坚决不花钱也就算了,他居然把别人的冰淇淋给抢了。

  某个博主自费买了一袋子冰淇淋去展厅免费给大家发,地点也不在宝马的展位,而是边上一小过道,大家边吃边竖大拇指。然后很快昂,隔壁店里出来几个西装大哥就按住了他的摄像头不让播了,博主反问公众场合为啥不让播,那几个人也不废话,直接把他冰淇淋袋子抢走了,那真叫一个横,此为mini的第三宗罪动粗。

  于是,截止欧洲中部时间4月20日下午6点半,宝马欧股股价下跌超3%,市值蒸发了超过150亿人民币,全买成冰淇淋能绕赤道八圈,请全中国人民一人一个死贵的钟薛高了。

  二、分析:宝马股票跌主要还是汽车板块的萎靡,但咱得说下中国车界的"圣杯"现象

  说实话,宝马的股票跌主要还是汽车板块的萎靡,但是包括冰淇淋事件在内,国内汽车市场出现的"圣杯"问题,确实期待国内能有车企能将其打碎。谈到这个问题,咱们得先来说下不可轻易触碰的中国车界"圣杯"现象。

  我在观察美国新能源车企特斯拉发展的时候,我发现特斯拉有一个非常成功的战略,就是特斯拉用量产车型Model 3对标奔驰C系、宝马3系、奥迪A4,在这个过程中特斯拉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欧美等特斯拉前期主要市场确实真的对标成功,甚至在豪华车销量排行榜上多次力压BBA的三款竞品。

  

  当特斯拉进入中国后,有很多国内新能源车企号称自己的新能源产品能对标特斯拉Model 3,但是如果你问他们的新能源产品能否对标BBA的C系、3系、A4的时候,这些厂商和粉丝又显得非常"怂"。很多人感到费解,你觉得你能对标Model 3,为什么自己都觉得自己不能对标BBA呢?

  曾经我和一个知名新能源车企的某款对标Model 3产品的车主聊天,他表示他的车绝对胜过特斯拉Model 3,然后我立刻追问他,那你觉得你的这款车与BBA的C系、3系、A4比如何?他缓和了下说"感觉还是有一定差距"。

  

  这就出现了一种非常诡异的现象,特斯拉Model 3全球的成功背后多少有一些来源于对标BBA的C系、3系、A4的成功,但是国内敢对标Model 3的产品,却不敢对标BBA同类产品,这种"怂"凸显出这种"圣杯"现象的讽刺。

  根据我的观察,这些对标特斯拉的车企和粉丝认为自己"秒杀"特斯拉,不是鄙视特斯拉本身,而是有一种"你也敢跟BBA比"的鄙夷心态,仿佛"BBA"是圣杯,我们不可触碰,你特斯拉也不行,尽管你在欧美日韩市场敢碰,但是在国内你不配"碰瓷BBA"。

  说实话,奔驰在国内很早就有一个梗,"奔驰不坑穷人",大家聊到这个话题的时候都很轻描淡写,同样宝马冰淇淋事件真的能影响其在国内的销量吗?我不这么认为,因为我知道"圣杯"问题不打破,这些企业的某些行为可能还是不会轻易停止。

  三、本质:表面看是卖冰激凌客服歧视中国人,实际上是中国崛起的民族自尊心意识恢复

  在我看来,这件事的持续发酵,表面上看是卖冰激凌的客服歧视中国人,实际上是中国崛起过程中的民族自尊心意识恢复。我讲个大家都知道,但是明面上从来没有承认的事,就是外国人在中实际上享受特权。

  

  90年代到2020年,一直持续了将近几十年的外国人特权,是社会上默认的潜规则,别说普通老百姓,就是执法部门,碰到外国人都得先和中国涉外部门先沟通处置意见,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外国逃犯在中国能轻易任外教,中国女性成为白人老外眼中的easy girl,外国人在中国犯的治安案件难以处理等。

  从2020年1月开始,这一切开始产生了变化,因为新冠防疫问题,中国人民的集体意识和外国人的自由民主(说白了就是个体特权)直接产生了冲突,这下好了,执法部门的最高决策圈必须给出正面回复,最终就是所有不服从中国抗疫政策的外国人,一律按照某某法律执行。

  而且互联网的时代有个好处,就是新闻传播速度特别快,我记得北京当时有疫情,某小区离长安街就几个路口,有个华人死活要出门跑步,跑步就算了还坚持不带口罩,保安劝阻没有产生身体接触的情况下直接喊非礼,最后这人被限期遣送回国,这名华人的信息后来被网上曝光,是澳大利亚还是德国的某公司中层管理员,然后这个公司反应很迅速,直接把这个人给辞退了。

  这个事件当时引起了比较大的舆论反响,就是中国的地盘中国人说了算,外国人来了中国就必须尊重中国的法律,欢迎外国人来中国,但是外国人在中国不应该享受特权。

  

  新冠防疫3年,除了抗疫的成果,上面这个思想深入人心也是精神层面的提升。再加上2021年3月安克雷奇对美国发出的美国没有资格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声音,从国家层面给予了中国人莫大的自信心,中国人应该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心,充分的展现自己的实力水平。

  这就是中国宣传了多年的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们的制度就是目前人类最好的,所以我们的理论目前是正确的,我们的制度就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所以才取得了一系列的抗疫胜利、经济发展,与之对应的就是产生了文化自信。

  其实,包括战狼2、长津湖、流浪地球2等等电影的火热,就是都充分说明了老百姓对自己是中国人这个身份的自信,有一种自尊尊严。

  然后宝马冰激凌事件,可以说是错误的时间、错误的观点来碰撞中国人此时的心态,你不死那该谁死?辱华就是现在中国人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你宝马又如何?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比你宝马强多了,年轻一点的中产阶级又不是非你宝马不可。

  所以,宝马市值蒸发150亿,一点都不奇怪,表面上是冰激凌,但是BBA这三个牌子多年来对中国人的歧视心理,有改变过吗?只不过这次撞枪口的是宝马而已。冰激凌不是原罪,傲慢才是原罪。

  最后的话:根治冰淇淋歧视,还是得靠国产车把“别摸我”们全部打趴下!

  

  总之,这件事情或许存在阴差阳错,但最终结果跟大家的理解,其实并没太大问题,mini只是求捶得捶。所以宝马后续发的声明也无法挽回,因为大家都看到了宝马mini的中籍员工并未领到冰激淋,你就算声称是给员工预留的冰激淋,也无法摆脱媚外的指控了。

  也就是说,总体上,宝马培训摸鱼,公关犯傻,决策失灵,品牌螺旋升天,这次MINI团队算是失了智。但是,如果你又想赚人钱,又瞧不起人,生意不是这么做的。但归根结底,要根治冰淇淋歧视,还是得靠国产车把“别摸我”们全部打趴下,让他们没有歧视的资本了。

  举报/反馈

上一篇:部队大院的小时光(46)|期中考试砸锅
下一篇:门窗安装验收有秘诀,学起来!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