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学生自杀,家长需学会正确“鸡娃”,防止悲剧再次发生!
近日,文昌市某学校14岁女初中生喝农药事件让我想起了去年上海的一个女孩,同样也是14岁,可她却没有阿花的幸运,永远地离开了,她的遗书,看哭了无数家长。
这些并不是单个的案例,事实上中国青少年的自杀率曾居世界第一,有近50%的学生表示“有想过自杀”。那么,为什么我们国家会如此频繁发生的青少年自杀情况?
“别人家的孩子”,打压了多少中国孩子的自信心,让多少孩子受挫,甚至是抑郁!
14岁少女的遗书中写道:“我是给你们带来荣誉的人,是严格出孝子的代言人,是你们在朋友面前攀比的工具。”
康德说过:“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当父母把孩子当成工具时,那么孩子就被迫丧失了自己的意志和个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孩子每天能按照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不少于5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来。离开这一点去讨论全面发展,谈论素质教育、爱好和天赋才能,只不过是一些空话而已。”
然而,“每天5小时的空余时间“,对于任何一个学龄孩子来说,都是奢望。
现在大部分的孩子,无论生长在城市还是乡村,都被淹没在各种“兴趣班和辅导班”。虽然国家一直在提倡“双减政策”,为孩子松绑,可是大多数的父母却为孩子增加了更多的“兴趣爱好”。美名其曰“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
超额学习和提前学习,可能会透支孩子健康、泯灭孩子的学习兴趣,不要再打着“都是为了孩子”的旗帜,把自己曾经所怀有的欲望和梦想投射到了下一代身上。
生活即教育,我们要学会正确“鸡娃”。
离开真实生活的教育,不是好的教育。而最真实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
美国作家鲍德温说: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2017年的《中国诗词大会》让我记住了武亦姝,她的淡定、从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入了解之后更是佩服她的父母,同样是“鸡娃”,不一样的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天差地别!
一个孩子的成长必然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和教育,在孩子身上就能略略窥见父母家庭背景以及生活环境的影子。
当下,许多父母一下班回家之后就各忙各的事,要不就是孩子在学习,父母坐在旁边玩手机,可是武亦姝的爸爸武雷却坚持要给女儿高质量的陪伴。所谓高质量的陪伴就是尽可能地利用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对她进行引导和教育。
有多少父母能做到下班后无论多忙,都放下手机,专心陪孩子,哪怕每天只有一两个小时。武雷却坚持了好多年,从四点半下班回家之后开始,不管工作上的事情有多忙,都要关掉手机专心陪女儿。武妈妈也经常陪女儿一起读书作画,并由此也提高了自身技艺。在这样耳濡目染的熏陶感染下,父母实现了和孩子的共同成长。
所以说,优秀出色的孩子背后肯定离不开父母的培养和教育,别光看着别人家的孩子优秀,是你不知道别人家的父母在背后下了多少功夫,做过多少功课。
与其整日念叨着让孩子不要玩手机,多读书多学习。还不如以身作则,亲自为孩子做示范。家长是孩子的土壤。想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先努力让自己变成所期待的样子。这才是“鸡娃”的正确方式。
举报/反馈
上一篇:评《逆向国际化企业创新搜索对双元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
下一篇:我院代表队在山东省大学生国旗护卫队展示活动中荣获佳绩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
- 聚焦中心任务 强化精准指导 确保第二批主题教育取得高质量好效果
- 郑州:到2025年,职业院校毕业生留郑率将超六成
- 普陀一小区拆除重建工作加速推进
- 官宣!江苏新增5所四星级高中
- 波士顿大学金融硕士排名靠前吗
- 成人自考考试地点是根据什么安排的?
- 彩色“毛衣”扮靓路边梧桐 南外师生发起“我们的梧桐”城市艺术公益活动
- 武向平院士助力首届四川省“科创筑梦”青少年科学节
- 长城热点|河南安阳滑县安罗高速高速公路建设非法取土
- 王易副校长赴广西参加定向选调生及引进高水平大学博士座谈会并看望校友
- 四川成考中遇到不会作答的题该怎么做呢?
- “外国语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联盟”在江苏科技大学组建
- 长沙市人社局前往长沙市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考察
- 百姓看联播丨提速啦!坐着高铁去滑雪丨燃起来!足球小将
- 闵行专家!落户新疆这里→丨一家亲
- 严查遛狗不拴绳!郑州多个小区发布“文明养犬”提醒
- 对话高途大学生业务负责人刘文勇:AI数字人是集团三大战略之一,未来或是千亿级市场
- 北京市2023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提示
- 没有大专毕业证可以自考本科吗?
- 奥运冠军自曝:需终身佩戴呼吸机!协和专家提醒,这病危险,得治!
- 这场培训,给崇明这群人送上一份“安全大餐”
- 5∶0零封法国波尔多大学女足 北师大女足挺进决赛
- 托福总成绩是多少分
- 原“暨南大学全球青年领导力研究院院长”被举报“猥亵”?本人回应称系双方自愿行为
- 前三季度五粮液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