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昭通别人家的学校:枇杷熟了,一起摘一起吃,真甜!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5-31
手机版

  “这样的青春农场办得好,多多益善!”

  “真正体现了劳动教育,从栽种、施肥、修枝、看护、收果、品尝,完美成果。”

  “非常不错,流下了羡慕的口水!”

  ……

  爬树、采摘、抬枇杷、分枇杷、吃枇杷……近日,昭通大关一学校种植的枇杷成熟,学校组织师生一起采摘、500多人吃枇杷的场面,引来网友纷纷点赞。

  “枇杷树是3年前种下去的,今年首次挂果。”大关县吉利镇中学教师车安明介绍,5月5日中午,学校利用课余时间,举行了首届枇杷采摘活动。

  “青春农场”是吉利镇中学的劳动实践基地,占地9.8亩,其中,校内花果区7.92亩、校外蔬菜区1.88亩。结合劳动教育课的要求,该校两块基地划为32个板块,班级、学生会、团支部、党支部都分到了“责任田”,学生利用劳动课或闲暇时间对自己所负责的区域进行管理,主要种植蔬菜瓜果、花草、苗圃等。

  “桃子也即将成熟,请大家把自己的责任田看好,少了一个都不行,到时候大家又一起分享!”吉利镇中学负责人陈思荣的叮嘱,让同学们更加期待下一次的丰收。

  吉利镇中学的“青春农场”,是昭通推动劳动实践教育课的一个缩影。

  记者了解到,2022年9月,昭通市实验中学老师组织学生收割学校种下的玉米,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和丰收的喜悦;2022年12月,昭通仁德中学将学校100多棵树木的苹果全部摘下,发给师生品尝;昭阳区北闸街道红路馨居小学将8.5亩耕读教育实践基地作为活动载体,围绕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种植活动,择菜、洗菜、拌馅、煮抄手,让学生体验从田间到餐桌,学会劳动技能、懂得勤俭节约,感受劳动快乐。

  据了解,2020年11月,云南省教育厅公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2021年9月,云南启动“双减”工作后,要求学校和家长要积极引导中小学生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管是掰包谷、摘苹果、包饺子,还是摘枇杷,不仅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后劳动体验收获乐趣,也给其他学校的劳动教育课提供了一个参考范例,拓展了课程资源、升华了劳动教育。

  往期回顾

  原标题:《又是昭通别人家的学校:枇杷熟了,一起摘一起吃,真甜!》

  阅读原文

上一篇:四川成考现场确认时间是什么时候?
下一篇:谷雨|雨势增强、降雨范围扩大!高温+高湿 闷热感来势汹汹 22日晚冷空气将抵桂.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