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四月了,上海双一流大学就业率15%不到,江西也惨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5-31
手机版

  很多人说,今年找工作难。这应该有一定的可信度,因为有一些硕士研究生说自己三年前能找到的工作,现在找不到了,或者,现在找的工作薪资还没有三年前高。

  

  南昌大学是一所“211”大学,是江西最好的高校,可是到了今年四月份,其就业率还是不高。数学与计算机专业应该还是相对好找工作的,可是325名本科生只有87人已经找好了工作,这其中还包括保研的44人。162人在等待考研结果,按照以往的录取比例,这些人中可能只有不到60人能被录取。而硕士的就业率虽然高了许多,但226人中还是有70多人去向暂时不明。

  这个专业如此,其他专业也好不到哪里去。

  

  上海海洋大学也是“双一流”大学,可是到了4月中旬,整个学校的就业率连15%都不到,硕士也只有17%多点,也就说每10个人中只有一两个人有了着落,真是让人匪夷所思。不过,这个“就业率”中应该只包括签了三方协议的,可能有不少学生有了工作意向但还没有签三方。

  

  这个43人的班级里,只有两人已经签约,除了考研、考公上岸的以外,大多数人可能还在找工作之中。

  提前批、秋招早已过去,虽然春招还在进行中,但毕业也不远了,而很多人还在反复投简历和面试中等着一个offer。

  

  沈辰目前还在找工作,他是一所985高校的硕士生,专业是信息软件方面的。和很多这个读专业的学生一样,他也想进入大厂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身边人都说他没问题,因为他有三篇核心论文在手。

  他原本认为找工作没那么难。刚开始,他只给腾讯、百度、字节等大公司投了简历,想着到时候在多个意向中挑一个最满意的就行了,可是,他没想到竟然这么难。

  首先,有的简历投出去就石沉大海了,连笔试面试的机会都不给他;其次,面试没那么容易通过,提到论文也没用,其中一家先后面了他12轮,后来还没了下文。

  

  晓青是2022届的毕业生,在重庆上的大学,她去年考公、考编都没有成功,找工作时总是被问到有没有工作经验和有什么优势。每次一被问到,她就语塞,不知道怎么回答,她觉得自己已经够倒霉了,哪还有什么优势,结果基本上每次都走不到面试环节。

  

  网友告诉她不要太实诚,要自信点,说“优势就是有毅力,忍耐性很强,做事能有始有终”,另外可以随意编点工作经验,反正工作后可以慢慢学习。

  一个女生说自己是21届毕业生,从去年七月开始找工作到今年1月,因为没有工作经验而一直被拒绝,后来她就随便编了两三个月工作经验,然后很快就上班一周了。她认为即使被发现了也没什么,那也积累了工作经验,以后找工作就会多一些底气。

  但是晓青还是编不出口,现在,她在学习做自媒体,目前她的账号里没什么浏览量,但她一直坚持在发一些东西。

  

  还有很多这样的人吧,大家都在认真前行。

  一个广东女生从财务转向行政岗位,还在坚持;一个上海学生还在为找到薪水更高的工作而努力着……

  

  广东共青团发了一篇《接offer,1500个岗位等你来》,一个小时阅读量迅速涨到了六万多。

  经历了几年的疫情之后,也许今年岗位确实相对少了点,但现在还是四月呢,还有五月、六月,要是暂时实在找不到满意的也不要太着急,可以一边充实自己一边调整心态继续找寻。要相信只要自己变得越来越好,工作就一定会有的。

  

  《基督山伯爵》中说:人类最大的智慧是等待和希望。等待有多用心,希望就有多大。

  有人说,可以先放低标准赶紧上班养活自己再说,你认可吗?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谢谢。)

  举报/反馈

上一篇:这个暑假,北京见!
下一篇:趣活集团宣布接入百度文心一言,赋能本地化生活服务数字化转型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