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第三中学:科技赋能学生多元发展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6-05
手机版

  " 大数据不仅走进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更走进贵阳校园的各个角落 ……" 时值 2023 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火热开展之际,贵阳教育推出 " 智慧校园 " 特辑,带您感受贵阳校园里的那些 " 黑科技 "!

  今天,数博会特辑带您走进贵阳市第三中学。

  同学们的梦想种子在一间间科技教室、一场场人工智能普及课、一次次切身实践中生根发芽,这离不开学校的悉心浇灌、社会各界的推动支持。

  因材施教 助力学生多元发展

  " 我们从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出发,设计‘智能扫把’,人性化设计着力解决老年人弯腰打扫困难这一问题。"" ‘智能浴室’也有着类似的创作考虑,设置的三个智能化紧急开关可以进一步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安全 "…… 学校科技楼传来同学们热烈的讨论声。

  垃圾分类不够高效,就设计多屏监控扫描系统,尝试用物体识别方式识别垃圾种类二维码实现正确投放;盲人出行不便,就研究楼梯的材质、坡度、不同材料的摩擦力,设计智能导盲棍 …… 这些都是贵阳三中学子们结合生活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生活需求付诸实践的科创尝试。

  完善设施 全面普及人工智能

  4 个科技教室、30 套智能主机、1300 多个学习平板 ……2019 年以来,学校在多方支持和帮助下逐步完善相关设施设备,目前设有 VR 虚拟实验室、AI 创新实验室、人工智能教室、精品录播教室 4 个科技教室。

  在完备的基础设施上,学校依托智慧教育平台,创新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并聘请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优秀科研研究员,与学校信息科技老师每周常态化为学生带来人工智能普适课,普及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打造人人都能上、人人都能懂的基础课程,全面推动课堂改革、教育教学提质增效,实现了人工智能教育从 " 无 " 到 " 有 " 的蝶变。

  积极探索 创新教育课程体系

  学生有了一定基础后,学校便思索如何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更好助力学生发展。学校整合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精心研创了一套适合本校学生的校本创新课,开设了 Python 编程、机器人编程、无人机、开源电子设计、创意智造等七门选修课。选课实行走班教学,满足同学们不同的兴趣爱好及探究人工智能的实践需求。

  " 七年级上学期我们增开一堂编程启蒙科技课,初步了解人工智能,同时寻找适合自己深入学习的方向。" 该校七年级的窦梦菲坦言,校本创新课学习过程是渐进式的,本学期自己根据上一阶段的学习总结,找到了专属自己的发展赛道,创作的人工智能作品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非常有成就感。

  学校持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目前还新增开设人工智能与信息学入门、信息学奥赛 C++ 两门课程。该课程以中山大学教授进行线上授课,贵阳三中教师线下辅助学习的方式开展,科学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

  贵阳市机器人大赛暨第二届创客大赛、贵阳市第十届中小学机器人大赛、 " 贵青杯 " 贵州省第四届青少年人工智能竞赛 …… 贵阳三中学子的作品在多赛事中频频亮相,一项项荣誉奖章展现着学校人工智能扎实的成长历程。

  编辑 陈亚 / 审核 鲜晓荻 / 签发 崔林林

上一篇:适合初学者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启蒙图书
下一篇:甘肃本科大学排名公正客观:兰州大学排名领先,甘肃大学中的骄子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