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800年!武汉师生精细复原武昌古城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6-06
手机版

  

  #Open湖北洞见中国# 今年是武昌古城建城1800年。为让师生近距离感受武昌古色文脉、红色荣光,体验未来科技与绿色发展,5月27日上午,2023年武昌区青少年科技环保嘉年华展示活动,在武汉市粮道街中学举行。

  本次活动以“科技教育赋能武昌发展,低碳行动助力古城复兴”为主题,由中共武汉市武昌区委宣传部指导,武昌区教育局、武昌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武昌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活动现场,一场人文与科学融合、武昌古城与现代科技共生的舞台剧精彩上演:一群武昌科技少年引领观众,穿越1800年武昌古城,隔空与历史隔空对话,讲述发生在大成武昌的科技故事,演绎古城复兴耀荆楚、科技创新迈征程的壮丽诗篇,传达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极具前瞻性的创新意识,续写着新世纪的五彩华章。

  

  “文艺风情昙华林、烟火繁盛粮道街”。在老武汉人眼中,有着1800年历史的武昌古城,浓缩着历史与文化的精髓。一座占地面积24平方米的“武昌古城”建筑模型最大化地还原古城的历史风貌,吸引众人目光。模型由武昌区教育局科技站组织晒湖中学、中北路中学、南湖中学等学校的师生共同设计制作完成,按照1:3200的比例复原。师生们利用废旧纸箱还原了武昌古城九座城门、黄鹤楼、贡院、鄂军都督府、中共五大会址、毛泽东旧居、农讲所等古城代表性历史建筑;结合3D打印和激光切割技术,利用PVC板和卡纸还原巡司河、昙华林、紫阳湖、凤凰山、蛇山等著名地标性自然景观。青砖灰瓦的檐墙、苔藓青石的路面,仿佛在诉说那段风雷激荡的峥嵘岁月。863栋建筑,2365棵树木,精细程度让人惊叹!

  

  展示活动《古城新生》篇章中,同学们制作出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模型,以反映1957年长江大桥通车盛况的老照片为蓝本,制作出第一批开过长江大桥的解放牌卡车和公交车模型。同学们遥控着解放牌卡车、公交车模型行驶过长江大桥模型桥面,生动还原出当年长江大桥通车时的场景。《黄鹤盛景》篇章中,同学们操控着亲手制作的黄鹤造型飞行器在舞台上空翱翔,将唐朝诗人崔颢笔下的旷世名作《黄鹤楼》中的美景搬上舞台。

  (长江云新闻记者 吴宝洪 通讯员 李季)

  举报/反馈

上一篇:安徽材料工程学校组织开展“网友进校园”活动
下一篇:诗在家乡,何必远方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