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平台支撑!临沂市推行市场主体住所标准化登记新模式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6-06
手机版

  市场主体在申报住所和经营场所时提交的地址信息,常有表述不准确、不规范、不完整的情况,导致部分住所或经营场所难以查找,无法提供准确定位和精准共享。同时,随着市场主体住所申报承诺制推行,虚假承诺问题比较突出,通过登记地址找不到监管对象,给相关部门开展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带来一定压力。2022年5月,临沂市积极承接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标准化登记省级试点。2022年12月,临沂市搭建“一图、一库、一网、一端、一平台”体系,创新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模式经验做法被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入选全省开办企业领域2022年创新行动推广案例。

  “一图”“一库”,实时共享数据。对于不动产系统已经登记的房屋地址,通过系统对接,实时共享调用。应用国家天地图服务。天地图集成了来自国家、省、市(县)各级测绘地理信息,以矢量、影像、三维3种模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可漫游、能缩放。通过对接国家天地图服务,办事群众可以精准定位选择登记地址楼宇,享受全面、完整、详细、准确的地理信息服务,实现所见即所得的地理信息可视化。对接不动产登记数据库。以“一数一源”为原则,对接临沂市不动产登记数据库,从源头确保登记地址标准化,实现地址有据可查、数据有源可依。改造省企业开办“一窗通”系统,为申请人提供坐落查询录入、产权查询录入和地图坐标查询录入三种方式,实现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由手动录入向自助选填转变。完善住所(经营场所)产权人姓名智能校验机制,根据校验结果对市场主体进行分类标记,方便市场监管部门分类监管。

  “一网”“一端”,打通神经末梢。对于不动产系统没有登记的房屋地址,由属地网格员通过标准化地址管理移动端在线核验、确认补录。建立标准化地址网格化管理网格。充分利用政法委现有网格化资源,建立健全标准化地址网格化管理机制,按照“谁负责、谁核验”原则,将标准化地址请求进行沉淀,打通了地址核验的最后一公里。鼓励有条件的县区探索建立网格员核验考评制度及激励机制,协调财政部门做好经费保障,切实发挥网格员的作用,确保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标准化登记工作高效、顺畅进行。开发标准化地址管理移动端应用。在企业开办“一窗通”系统和“爱山东”微信小程序上线“标准化地址入库”功能,提供标准化地址数据查询、标准化地址入库申请和入库申请反馈信息查询服务。辖区网格员接收入库申请信息后,对申请添加的房屋地址限时进行核验确认。核验通过后,系统自动向办事群众发送短信,提醒办事群众使用该地址进行登记。通过该模式,申请人无需提交房屋权属凭证和租赁协议,助力打造“无证明城市”,给企业群众更好的登记体验。

  平台支撑,实现智能管理。依托标准化地址管理服务平台,登记机关可对临沂市经营场所禁设、限设模型进行维护,实现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负面清单管理,相关地址数据关联判定、智能提示和自动拦截。如对法律法规明令禁止作为经营场所,经房屋安全评估机构鉴定为危险性房屋,或者不得从事餐饮、易燃易爆物品销售、储存等特定业态房屋地址进行自动拦截;对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申请设立娱乐场所和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进行自动提示;在地图上设置被征收房屋区域,区域内限制新开办市场主体提交设立登记申请。对于禁设区域路段,系统提示重新选填登记地址;对于限设区域路段,系统根据已设数量和行业界定进行相关提示;对于“一址多照”重复登记的,系统提示已设市场主体数量和名单。市场监管部门对使用非不动产登记地址注册的市场主体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防止住所(经营场所)与实际情况不符。通过打造标准化地址管理服务平台,提升了市场监管精细化和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推动建立协同监管新格局。

  通讯员 王娜

  举报/反馈

上一篇:智慧农机助力“三夏”生产绿色增收
下一篇:学英语 迎亚运|淳安巾帼high起学习热情,show出美丽风采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