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助力“平安高考”,放飞美好梦想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进入倒计时。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各地教育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联合网信、公安等多个部门和多家互联网平台,深入开展“2023高考护航行动”。坚持以考生为本,聚合各方力量,在考试组织、考试安全、政策宣传、考生服务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举措,着力解决考生和家长“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全力实现“平安高考”目标任务。
再没有什么考试比高考更引人关注,也再没有什么考试能像高考一样得到整个社会的全方位支持。高考期间,为了全力保障“平安高考”,职能部门齐心协力、执法部门重拳出击,城市噪音也会大大降低,仿佛按下了“静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考不仅是对考生成绩的检验,同时也是对城市管理的一次“大考”。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减轻生活中的噪音污染,也有必要消除网络上的“噪音”。
高考开始前,各类虚假广告就会开始兴风作浪。包过保过、双倍提升、内部资源、“命题专家”授课……类似的虚假广告,经常出现在各种考试培训机构招生宣传中,令一些家长信以为真。更有甚者,以所谓“高考真题”“绝密答案”骗取钱财,或者趁机传播网络病毒、窃取个人信息。种种虚假信息不仅贩卖焦虑,而且严重侵害了网络安全和公众利益。
高考结束后,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开始不断升温。各种打着AI、大数据、一对一等旗号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机构闻风而动,少则几百元、多则上万元甚至几万元的收费项目,让某些机构和个人赚得盆满钵溢,甚至还催生了所谓“高考志愿规划师”。实际上,所谓“高考志愿规划师”,并不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之列,而很多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机构,也只不过是通过信息搜集坐地圈钱而已。
维护“平安高考”,不仅要发力线下整顿,同时不能忽略线上治理。按照教育部通知要求,2023年高考期间,各地教育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将会同当地网信、公安等部门集中开展“高考护航”主题宣传、“清理互联网涉考公众账号”“点亮权威考试招生机构官网标识”等多个专项行动,积极营造良好考试环境,坚决维护教育考试公平。在严厉打击不良网络信息的同时,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的政策解读,有助于稳定他们的情绪,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
除了线上和线下的平安之外,心理安全也是“平安高考”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每逢高考季,总会有考生热衷于求签拜佛寻找心理安慰,并因此引发舆论关注。表面上看起来,考生此举只是出于模仿或好奇,实际上,其中隐藏着一种心理危机:面对未来不可预知的挑战和压力,一些考生因为缺乏信心而选择逃避,甚至寄希望于奇迹的发生。
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教育的终极指向在于塑造人格,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我们能否教会孩子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迎接挑战,而不是一味地逃避现实?
多年寒窗苦读,正待及锋而试。在社会各界全力实现“平安高考”目标任务的同时,衷心祝福高考考生都能考出好成绩,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完成这场“成人礼”,勇敢放飞梦想,追逐未来无限可能。
举报/反馈
上一篇:湖南铁科职院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开展国铁集团职教管理干部数字素养培训
下一篇:汤显祖的故乡邀请杭州游客暑期“寻戏古临川”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
- 聚焦中心任务 强化精准指导 确保第二批主题教育取得高质量好效果
- 郑州:到2025年,职业院校毕业生留郑率将超六成
- 普陀一小区拆除重建工作加速推进
- 官宣!江苏新增5所四星级高中
- 波士顿大学金融硕士排名靠前吗
- 成人自考考试地点是根据什么安排的?
- 彩色“毛衣”扮靓路边梧桐 南外师生发起“我们的梧桐”城市艺术公益活动
- 武向平院士助力首届四川省“科创筑梦”青少年科学节
- 长城热点|河南安阳滑县安罗高速高速公路建设非法取土
- 王易副校长赴广西参加定向选调生及引进高水平大学博士座谈会并看望校友
- 四川成考中遇到不会作答的题该怎么做呢?
- “外国语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联盟”在江苏科技大学组建
- 长沙市人社局前往长沙市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考察
- 百姓看联播丨提速啦!坐着高铁去滑雪丨燃起来!足球小将
- 闵行专家!落户新疆这里→丨一家亲
- 严查遛狗不拴绳!郑州多个小区发布“文明养犬”提醒
- 对话高途大学生业务负责人刘文勇:AI数字人是集团三大战略之一,未来或是千亿级市场
- 北京市2023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提示
- 没有大专毕业证可以自考本科吗?
- 奥运冠军自曝:需终身佩戴呼吸机!协和专家提醒,这病危险,得治!
- 这场培训,给崇明这群人送上一份“安全大餐”
- 5∶0零封法国波尔多大学女足 北师大女足挺进决赛
- 托福总成绩是多少分
- 原“暨南大学全球青年领导力研究院院长”被举报“猥亵”?本人回应称系双方自愿行为
- 前三季度五粮液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