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博士:吕梦圆的“土木工程梦”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6-11
手机版

  吕梦圆(中)讲解污水处理集群工作原理。

  “有史以来,香港同胞始终同祖国风雨同舟、血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指出。深圳与香港毗邻,经济、文化往来频繁,两地相互依托,共同筑起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楼大厦。虽有着不同的制度,但早已互融互通,共同迎接机遇与挑战。近日,纪录电影《不孤岛》全国上映,影片记录了中央援港应急医院及落马洲方舱设施建设过程中普通人的感人故事,见证了内地与香港的守望相助,体现了新时代的中国温度和建设奇迹。

  2022年2月,在香港抗疫形势异常严峻的关键时刻,应特区政府请求,经党中央批准,在香港落马洲河套地区援建应急医院。中建二局近千名建设者闻令而动,积极调集物资,紧急组织相关材料生产备货,调动各种资源为项目建设提供支撑保障。建设者们用51天时间,在荒草丛生的荒滩,没有任何基础设施的环境下,用“中国力量”和“中国速度”构筑起一座“生命之舟”。

  刻不容缓,抢下既定工期“每一秒”

  在万千建设者中,一位初入职场的90后女博士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疫情太危险了、工地太辛苦了,现场没有水、没有电、连最基本的淋浴间、洗手间都解决不了。你确定你要去吗?”在大家的质疑和劝说中,吕梦圆坚定地回复:“我做好准备了,我一定要去!”

  来到项目后,眼前是一片荒地,不通水电网络,只有先遣队留下的两块硬化地面。吕梦圆面对的是忙碌一天后再排两个小时队才可以洗到的冷水澡;是连着下了几天雨走路没过小腿的污泥塘;是经过连日的太阳暴晒后蜕皮的耳后、黝黑的皮肤;是现场黄土满天、机器嗡嗡、桩基轰鸣。

  吕梦圆深入污水处理集群底部核量双层钢板桩间距。

  生活还可以将就,但工程建设容不得半点马虎。吕梦圆负责的片区是当时工地上的超危大工程,基坑长72米、宽42米、深度超过7米,长宽比标准泳池还大、还深,并埋入37个罐体,这么大的污水处理集群在国际上都是少有。“本以为隔离仓医院就像拼装积木一样简单,但没想到这么难!”

  在项目建设初期,吕梦圆便遇到了“拦路虎”,由于项目提供的地质勘查报告是英文版,将专业名词汉译成为吕梦圆攻坚的首要任务。为了攻克项目技术难点,她加班加点,伏案工作30个小时,从263页的地质勘查报告中快速、准确翻译项目建设所需的地质勘查报告资料,与时间赛跑,抢下既定工期“每一秒”。最终,吕梦圆与团队共同攻坚,仅13天在如“豆腐”般的地质上高质、高效完成国际鲜有的超大型污水处理集群重要节点。

  兵不卸甲,续写攻坚克难“急先锋”

  污水处理集群的安全、优质、高效推进,赢得了深圳市工务署和中建集团等领导的高度认可,第二期污水处理集群(方舱医院区域)及相关附属工程的重任再次交给公司。此次,吕梦圆转任执行经理,由技术口转到施工口,相当于“跨行业”的改变,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一种考验。

  “虽然我们汲取了一期的经验,但同时又面临着施工场地、疫情防控等方面的新挑战。”比一期容量大近1.5倍的二期污水处理集群,开挖的难度也更大,位于项目最偏远的东南角,距离唯一物资进出口的钢板桥超3公里,且施工区域三侧为香港围挡,最近围挡距离作业面仅1米,只有一侧可以作为施工场地,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及工期压力下,这无疑对施工组织造成巨大困难。

  吕梦圆查看南山智造(红花岭基地)城市更新项目进度。

  在新设场地围挡增添消毒喷淋设备,阻隔病毒传播;成立交通指挥组,24小时不停歇指导车辆运输;创新使用单个450吨超大型汽车吊,在极其狭小的施工区域,有效保障多个超大型物体吊装工作安全、高效完成;采取“网格化管控”+“流水施工”模式,以小时为单位保证各工序紧密衔接,确保工作面不停歇;优化预制构件代替传统砌筑施工工艺,单项工序节约7天工期,累计减少200余个人工等等。吕梦圆挂图作战,在攻坚施工任务中出实招求实效,实现整体工期较原计划整整提前了5天。

  工业上楼,开辟工程建设“新赛道”

  援建项目的丰富实践更加巩固了吕梦圆的专业知识,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美转变。援港结束后,吕梦圆奋战在工程设计建设的幕后,担任公司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负责公司在施项目的设计创效和绿色建造等相关工作。这其中就有全国首个“工业上楼”示范项目——南山智造(红花岭基地)城市更新项目。

  2022年,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超4.5万亿元,增加值超1.1万亿元,实现全国城市的“双第一”,连续两年位列先进制造业百强市首位。喜人的成绩背后,深圳的土地承载能力早已捉襟见肘。受制于全市土地面积,对“寸土寸金”的深圳来说,产业空间成为了制造业最紧缺的家当。而香港与深圳有着类似的用地紧张问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轻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催生了大面积的高层厂房。向天空要空间,工业大厦为深圳的扩容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工业上楼”这一模式为用地难问题提供了“破局”的可能。由中建二局承建的全国首个“工业上楼”示范项目,红花岭项目有着5栋共16层厂房,单栋高度近90米,高达6.6的容积率意味着27万平方米的老旧厂房经改造后,将摇身一变成为可以提供70.6万平方米高端制造类工业厂房。“立体工厂 多维折叠”的设计理念使得大力发展和节约利用这对突出矛盾正在得到缓解。

  吕梦圆站在吊车上查看污水处理集群施工进度。

  为满足不同企业偏好,吕梦圆与团队做好前期业态规划和定向调研,加强产业提前对接,根据拟引进企业生产工艺需求精准定制交付高标准厂房空间,为入驻企业精心打造“私人定制”,通过分析不同企业对空间及货运的需求,从“货运流线组织”“层数”“层高”“荷载”“柱网”“垂直交通”“吊装口”“设备平台”“减振隔振”等九个方面进行定制化设计,更加贴合业主需求。与此同时,项目团队通过调研设计将厂房中心二层慢行步道通向红花岭山体,将生产园区、生活居住、公共配套及生态公园有机地融为一体,打造了“三生共融”的优质生产空间范本。

  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吕梦圆在急难险重任务中义无反顾,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匠心,“逆行出征”圆梦落马洲、“工业上楼”筑梦新赛道,她用实际行动谱写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上一篇:亚太药业:公司经研究决定终止“化学 1 类新药 CX3002 原料药和片剂”项目
下一篇:中班值日生教案(集锦5篇)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