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男孩在历史教材上看到一个名字,跟爷爷的一样,回家一问竟是真的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6-25
手机版

  原标题:男孩在历史教材上看到一个名字,跟爷爷的一样,回家一问竟是真的

  上世纪80年代,小姜已经进入了小学,这个孩子虽然活泼到有些调皮,但同时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天他正在跟孩子们玩耍的时候,就被撺掇着进了老师办公室里头,当做一次冒险。

  小姜在老师办公桌上首先看到了一本高年级历史课本,那各种彩色的图片以及吸引了小姜的注意力,他把外面等待的小伙伴忘了,开始津津有味地读起历史书来,在看到我国国宝“四羊方尊”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名字却突然映入了小姜的眼帘——姜景舒。

  小姜一看,这不是自己爷爷的名字么?虽然这个世界上同名同姓的人也有不少,但无论如何,在历史教材上看到跟自己爷爷一样的名字时,小姜还是十欣喜的。而当他回到家一问自己的爷爷,却得到了一个更大的惊喜——爷爷就是教材上的姜景舒!

  故事要说回1938年4月的时候,在湖南宁乡黄材镇里,住了一户姜家。一家人生活相当贫苦,只能靠着在山上中红薯为生。这一天上午,大哥姜景舒就带着自己的两个弟弟,早早地来到了山上,打算在荒山上再垦出一块红薯地,养活这一家好几口。

  结果挖着挖着,姜景舒一锄头下去,却突然碰到了什么硬质的东西,一时之间响起了一阵金属碰撞刮擦的刺耳之声。他们立即上前查看,三人合力将这东西刨出来之后,发现是一个半米多高、黑不溜秋有点像鼎的东西。

  这“黑鼎”四四方方,边长半米,高近到了60厘米左右,重达70多斤。姜景舒当时虽然是大哥,但是还仅仅只有17岁,就更不用提两个弟弟了,三兄弟都没有离开过农村,根本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玩意儿,一边打量一边敲打,没想到这一敲,居然敲出来一块手掌心大小的残片。

  姜景舒看着这乌黑发亮的残片断口,想了想说:“这不会是那啥‘乌金’吧?”三兄弟面面相觑,都弄不明白。虽然明白,但这玩意儿指定是个宝物,于是三个人就合力把这大东西抬回了家。

  这么大的一个鼎,自然动静也不小,很快姜景舒挖到了宝贝的事就传开了。于是,周边的文物贩子之一——万利山货号的老板就立即找到了姜景舒,经过对“大黑鼎”的观察鉴定之后,他立即开出了400大洋,想要购买姜景舒挖到的这个宝贝。

  那时正是乱世,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姜景舒也明白,就他家这小庙是容不下“黑鼎”这样的大佛的。而且一家人的生活本身就很艰苦,400大洋在那时候可是一笔巨款,因此姜景舒就这样把黑鼎卖了。

  这老板得到黑鼎之后,立即就想要将它倒手,连起拍价都定好了,20万大洋往上!好在当时的相关部门也早早收到了消息,把这老板拦了下来,黑鼎就此充公收归国有了。

  后来日寇逼进长沙之后,大黑鼎又被转送近了湖南省银行中保管,随着战火越发吃紧,银行也开始迁移,但在迁移途中,保存着黑鼎的车却被日军炸毁,黑鼎也被炸成了20多块,好在他们没有直接扔掉这黑鼎,把碎块收集了起来,并且扔在了银行仓库的木箱之中。

  直到1952年周恩来总理亲查文物一事之时,这才打听到大黑鼎的下落,将尘封了10余年的大黑鼎从银行仓库之中“解救”了出来,经过修复之后,就成了我们所知的“四羊方尊”了。

  但当时的四羊方尊却还缺了一块,正是当年姜景舒敲下来的那一块。姜景舒把它交给货号老板的时候,留下了那一块做纪念。直到1976年时,姜景舒才知道,原来自己曾经挖出来的大黑鼎,居然是四羊方尊这样的国宝,因此就将自己手中的残片捐赠了出去,自此四羊方尊才得以完整。

  而姜景舒的名字也被写进了历史教材之中,最后被自己的孙子看到。当小姜一追问老姜的时候,老姜姜景舒就说出了这段故事,眼里满是怀念,心里满是自豪。四羊方尊的出现,大大改善了他的生活,而他又有何道理,不为保护国宝做出一点贡献呢?

  责任编辑:

上一篇:原创张子萱视角下陈赫与女儿相似度惊人,嘬面都一模一样,安安堪称迷你版曾小贤
下一篇:科学家构筑新型人工光合体系,促进人工光合材料的长期稳定性,拓宽对于自然光合作用体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