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家长会上,班主任老师说了几件事,比孩子的学习成绩更重要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6-25
手机版

  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抓住“学习”二字,做人要以学习为乐,这是人生之首要。古人云:无学为贫。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学习,就会成为贫穷的人。学习能够收获物质财富,也能得到精神享受,学习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做人一定要养成爱学习的良好习惯,有了这个习惯,也就抓住了人生之关键。

  

  去年9月,女儿上了一年级,开学两天,学校召开了家长会,听完深感一年级的家长会真的太重要了。

  很多家长以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的责任就交给了老师,其实,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但是孩子生活的环境是家庭,并且受社会的影响,所以只有将家庭、学校、社会融为一体,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全面发展,成为有用的人。

  一、入学的准备

  让孩子了解小学和幼儿园的校园环境不一样,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不一样,对孩子的学业要求比幼儿园更高。

  学习用品上,准备拼音本、田字格本、生字本、算术本。

  准备简单实用的文具盒,文具盒里至少5支削好的木质铅笔(不允许用自动铅笔) ,一把塑料尺子、一块橡皮(2B白色橡皮)。

  铅笔上可以粘好孩子的姓名,以免丢失找不到。铅笔每天在家削好,不允许孩子把小刀或转笔机带到学校,同时要教育孩子不要用铅笔打闹,以免发生意外。

  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1、礼仪教育

  见到老师、同学主动打招呼,常说礼貌用语

  2、合群教育

  家长要正向引导孩子交朋友,平常心看待孩子之间小摩擦,如果别的孩子碰了自己孩子一下,家长就觉得孩子受了欺负,要为孩子讨回公道,那么老师天天就要断官司,没法上课了,一个班级孩子多,小摩擦、小碰撞不可避免。

  3、自理能力培养

  ①每天要带纸巾、湿巾、垃圾袋,天热可以带一个水杯,水是最好的饮料,不要用其他饮料代替水,一是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二是让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

  ②孩子上小学后,家长要有意识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比如扫地、拖地、擦桌子、收拾书包等。

  ③个人卫生,勤洗澡,指甲不能留长,着装要干净整洁。女孩长发要扎起来,不要穿吊带,凉拖,男孩不要留怪异发型。 有体育课时一定要穿运动鞋,女生不穿裙子。

  

  4、安全教育

  ①孩子在学校内外自由活动的机会大大增加,各种危险也会容易出现,比如告诉孩子靠右行走,不要在楼道里追跑打闹,不要玩危险的游戏或者玩具。

  ②家长务必按时在指定地点接送,严禁聚集在学校门口。

  ③禁止孩子把玩具、小刀、转笔刀、水果和零食等带到学校,尽量不让孩子带零花钱,尽量不要在周围小店买东西吃。

  

  5、时间管理

  ①上下学时间

  按时送孩子上学,不迟到、不早到。送孩子时送到学校大门外指定位置,让孩子自己走进校园走到教室。

  ②在家时间

  控制好孩子写作业的时间,最好规定一个时间段。

  家长一定要尽到监督孩子家庭作业的责任,让孩子把家庭作业做到工整、规范、整洁,写作业时一定不能边写边玩。

  估计需要家长监督一个学期,孩子慢慢养成自觉写作业的好习惯后,家长就可以慢慢放手了。如果父母不监督,一旦孩子养成了坏习惯,再纠正就难了。

  控制好孩子休息的时间。

  家长要让孩子早睡早起,最好能在晚上8点30分之前入睡,只有保证了足够的休息时间孩子才能在第二天的学习活动中保持旺盛的精力。

  

  三、学习习惯的养成

  1、坚持阅读的习惯。

  阅读不仅仅是教孩子识字、丰富词汇量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让孩子终身受益。

  一年级主要阅读绘本故事和童话故事。

  只要孩子喜欢就行,不要给孩子设定阅读任务,问孩子读后学到了什么之类的话,先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否则,孩子阅读时还要想着如何回答问题,就不愿阅读了。

  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家长以身作则,鼓励孩子看书的最好方法就是自己也爱看书,并和孩子分享读书的乐趣。

  讲故事给孩子听,声情并茂地讲故事给孩子听,调动孩子胃口,从听故事到把书介绍给孩子, 让孩子自发阅读。

  家里有固定的读书时间,每天坚持阅读,把阅读变成一种习惯,并体验到其中的乐趣。

  帮助孩子选有益的书。

  

  2、坚持练字的习惯。

  一年级开始拿笔写字,姿势很重要,错了再纠正就难了。

  握笔姿势:食指拇指捏着,三指四指托着,小指在后藏着,笔尖向前斜着,笔杆向后躺着。

  坐姿要牢记:眼一尺,胸一拳,手一寸,头正背直脚放平。

  3、 坚持预习、复习的习惯。

  有预习,听课效率高,有复习,知识掌握更牢固。

  

  尽管一年级的知识程度还不深,但是新课标的知识量却很大,比如说语文每一篇课文要求会认的生字就有十几个,光靠课堂上讲课的时间让孩子认会真的是很困难,所以让孩子提前预习,最好把生字认会,课文读熟,这样在课堂上孩子会很容易把新课的生字记会。

  一年级语文预习“5步法”

  ①读

  把课文读3—5遍,做到读通句子,读懂文章大意。

  ②标

  标出文章自然段的序号。

  ③圈

  把课后田字格中的字在文中圈出来。

  联系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

  ④数

  数一数田字格的生字中一共有几画,每一画都是什么。

  ⑤说

  说一说田字格里的字,能组成哪些词

  语,并用这个词语进行造句。

  数学关注孩子的口算,提升计算能力,为以后学好数学打基础。

  20以内的加法、减法的口算,它是以后孩子进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4、教育孩子上课认真学习的习惯

  倾听是学生重要的学习素养,是学生摄取知识的有效保证,学生学会了倾听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一年级孩子比较好动,有的上课难免要开小差需要老师经常提醒,往往有时课堂上知识没学会,所以,孩子回家后,问他今天学会了什么?让孩子说一遍当天的学习内容,同时也达到了巩固新知的作用。

  有时家长还可以请孩子当小老师,出学到的题目来考考自己,也是复习巩固的过程。

  5、培养孩子认真完成作业、检查作业的习惯。

  教育孩子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专心做作业,不能边写边玩,更要杜绝孩子边看电视或边吃东西边写作业。另外,写完作业之后,要让孩子养成自己整理书包、学习用品的习惯。

  家长通过作业可以看出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

  

  小学一二年级不要过分看重成绩,而是要注重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

  父母一年级陪孩子,帮孩子养成好习惯后,高年级就可以放手了,习惯会促使孩子自觉学习、做事。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弥补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所以教育好孩子才是父母一生最重要的事业。

  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青年人的强大;而青年人要强大,就必须学好数学,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杨振宁不仅是个伟大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个厉害的数学家。他的杨-巴斯克方程,对现在科研拥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有人问杨振宁:“中国如何才能再出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才?”杨老回答:“快了,就快了!”

  

  为何这么说,因为自西方科学传到中国以来,中国就已经建立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育方法。

  当年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等大科学家,可都是咱们中国自己培养的。

  也就是说,我们无需过分崇拜外国的教育,我们中国就很行。

  对此,杨振宁曾经提过一个有名的教育家——刘薰宇。

  1983年,杨振宁向中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过程时曾说:

  “有一位刘薰宇先生,他是位数学家,写过许多通俗易懂和极其有趣的数学方面的文章。

  我记得,我读了他写的关于一个智力测验的文章,才知道排列和奇偶排列这些极为重要的数学概念。”

  

  能得到世界最顶级科学家的首肯,刘薰宇到底厉害在哪儿?实际就在他所撰写的三本数学启蒙书籍——《刘薰宇数学三书》

  世界知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我也认为数学很枯燥,但一看到刘薰宇的数学书,我就很惊讶。你还能这样学数学?"

  杨振宁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能认可的数学老师刘薰宇是不会错的。

  

  与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相比,刘薰宇并不出名,因为他的努力主要是在教授数学和编写中小学教科书。数学家谷超豪曾经也深受这本书的影响,从而成为著名的数学家。

  刘薰宇一生写过很多数学方面的书,最有名的便是这三本:

  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是《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级的娃,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事把这书拿给孩子看,平时孩子也补习数学,有时候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枯燥。可孩子看这个书,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能把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运用过来。

  

  一看就看了个把小时还不觉得累!

  

  家长:难得的好书

  对于刘薰宇先生编著的这套经典数学科普图书,家长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家长表示“这套丛书总体上有一种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感觉,语言特别有说服力……”

  

  可以说,熟读这套书,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就不用担心了。

  这套经典数学丛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们蕴藏起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让学生们爱上学数学,许多家长表示《数学三书》是难得的好书,不可错过!

  现在特惠三本仅售99元,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购买正版书籍:

  道RR 全3册原来数学可以这样学给孩子的数学三书马先生谈数学精选¥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举报/反馈

上一篇:学习日语步骤和技巧是什么?
下一篇: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实施医保服务十六项便民措施的通知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