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初中生因成绩差,被父亲用武士刀刺死,带给我们的反思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7-06
手机版

  中国的父母都很传统,也都有着同样的想法,那便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哪怕自己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也要让孩子更有出息。

  虽然这是为了孩子好,但忘记了孩子的年龄可能不足以承受如此之大的压力。因此,不少学生都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问题,有的孩子更是会在一念之差之下选择极端。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意思就是老虎虽然凶猛,但也知道对自己的孩子好,不吃掉自己的孩子。然而,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有许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了虐待,甚至残害自己的孩子。

  还记得2022年,四川绵阳发生的真实事件。一名13岁的初中生,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然而,因为体育成绩只考了18分,就被自己的父亲在暴怒之下用武士刀意外杀死了。

  

  孩子的父亲叫杨俊明,来自乐山,因为婚内不忠行为,他的妻子不能原谅他,所以离婚了,

  但杨俊明很喜欢孩子,对自己的孩子很好,哪怕他婚内不忠也没有伤害过孩子,尽到了一个父亲应尽的义务。

  离婚之后,杨俊明一个人带着孩子到锦阳租房,像很多家长一样开始了陪读之路。他一个人带着孩子,监督孩子学习,同时也要工作,虽然很累,但一直都希望自己孩子能有一个好的未来,能够进入一所好的大学,圆他心中因为不好好学习而留下的遗憾。

  

  根据邻居们的描述,杨俊明无论多晚,都会监督孩子跳绳锻炼身体。从视频中也可以看出,下午的时候,杨俊明还在路边看着自己的儿子跳绳。

  然而,直到九点钟的时候,杨俊明急匆匆的打了120,电话中讲明了详细住址之后,杨俊明只是说自己不小心把自己的导致孩子腹部受伤,腹部有流血情况,并没有将具体的情况告知医生,但是在电话中焦急的语气已经被医生清晰的捕捉。

  

  挂断电话之后,杨俊明赶紧抱着自己的儿子下了楼。在焦急的等待中,时间仿佛过了很久。但实际上,仅10分钟左右的时间,救护车就赶到了。

  虽然杨父和医院都很努力,可当他们赶到的时候,孩子已经奄奄一息了,一直到了十一点钟,最后,孩子因为失血过多而死。当救护车被送到医院的时候,他还有一丝清醒,还能勉强说出几个字,但还是能勉强说出几个字:“爸爸,我会努力学习的。”

  

  然而,这件事情的发生,是因为杨父在开了一个家长会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儿子在学校里的成绩并不是很好。尤其是,当他知道儿子的体育成绩只有18分的时候,更是气得七窍生烟,觉得自己的儿子,在学校没有好好学习体育才考了18分,内心便十分愤怒。

  而孩子的顶嘴,更让杨父情绪失控到无法控制自己。刚好身边有一把100厘米长的武士刀,他随手拿起武士刀,原本只想恐吓孩子,但暴怒之下,他意外地刺进了孩子的腹部,导致孩子失血而亡。

  

  然而,事情发生之后,作为家长的杨父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他始终认为,自己没有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只不过,好心办了坏事。

  

  其实,不止杨父,中国有很多和杨父一样的父母。他们打着为了孩子好,为了孩子能成龙、成凤的好意,而伤害着孩子却不自知。

  现在的中小学生,学习压力是真的大。为此,教育部也做了很多努力。"双减"政策的实施,就是为了减少孩子的学习压力。但是,中考5:5的分流制度,并没有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反而让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孩子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这似乎与"双减"政策减负的目的相违背。

  即使孩子没有学习的天分,家长也会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当孩子没有考出好成绩,或者成绩稍微退步的时候,最先崩溃的是家长,而不是孩子。

  

  家长的情绪一旦崩溃,受牵连的肯定是孩子。要么被打,要么被骂。

  而家长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么简单,才考这点分","你肯定没有好好学习,不然怎么考这么差"。

  家长的暴怒、咆哮式教育,看起来是关心孩子,为孩子好。但实际上,这样的关心只会适得其反。因为孩子考不好本就很难过,很自责了,家长再打骂孩子,只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四川绵阳的这位13岁初中生,体育成绩只有18分,成绩确实是比较差的。但是,作为孩子的父亲,没有和孩子一起分析成绩差的原因,也没有听孩子的解释,而是凭着先入为主的想法,认为孩子在学校肯定没有好好学习,而失手酿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

  要知道,造成成绩不好的原因有很多,而不简单的是孩子没好好学的问题。作为家长,不要只盯着分数看,要和孩子一起找原因,找方法,争取下次考得更好。

  

  写在最后:

  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更好的未来。所以,孩子只要稍有做得不满意的地方,就会迁怒孩子。

  但是,作为家长的我们,是否真的反思过自己的教育方式、教育方法呢?作为家长的我们,是否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呢?

  

  谁都是第一次当父母,做错了很正常,但我们要及时反思。在教育孩子上,我们一定要有耐心,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我们一定要多沟通、多交流,才能更好的了解孩子。否则,隔阂一旦产生,家长与孩子的距离只会越来越远。

  举报/反馈

上一篇:药企上新申报医保目录 仿制药儿童药等条件放宽
下一篇:重磅!2023年福建本科批院校“最强报考攻略”发布!附全套数据表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