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数以上华科大硕博毕业生选择留鄂留汉 武汉:以人才“智高点”抢占发展“制高点”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7-11
手机版

  

  高德红外年轻团队脚踏实地打造“中国芯”。

  长江日报记者周超 摄

  □ 长江日报记者李佳 通讯员吾人才

  “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去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期间,对人才工作和科技创新提出重要要求。

  时隔一年,首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会选择在武汉召开。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武汉,正在为人才施展才华、成就梦想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武汉,如何以人才“智高点”抢占发展“制高点”?

  武汉始终牢记殷殷嘱托,坚持党管人才,坚持人才引领驱动,深入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全力创建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推进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 人才引进、评价、薪酬激励等方面充分放权

  勇开新局,武汉人才政策有力度

  33岁的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图像算法工程师李颖,基于计算机图像视觉分析技术教会AI“看图识意”。就在今年,在公司举荐下,李颖获评“武汉英才”。

  近年来,武汉突出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以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人才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人才作用发挥。在人才评价方面,赋予用人单位充分的话语权,将“武汉英才”计划举荐权交给重点高校、重大科创平台、重点企事业单位和知名投资机构,目前已将360家重点用人单位纳入举荐清单管理,这些重点用人主体可以根据人才能力与贡献,直接举荐人才进入武汉英才计划。高德红外就是获“举荐权”的用人企业之一。

  高德红外、科大讯飞华中公司等多家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介绍,企业是人才政策直接受益者,武汉英才等人才政策的切实落地,让企业人才需求不断聚焦并被满足。

  在武汉,多位人才从“零起点”获得职称。武汉康复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青山,被认定为获得湖北省工程技术(东湖高新区)医药类高层次人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他介绍,“在国内申请项目时,职称有利于辅助客户认可企业承担项目的等级资质。”近期,华工科技、长飞光纤、高德红外等3家企业获批承接相关专业正高级职称评审权。

  武汉市人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武汉系统构建“1+5+N”人才发展体系,分层分类完善各类人才政策,夯实人才政策比较优势。围绕人才评价,武汉积极探索试行人才注册制和动态积分制,构筑不唯地域、破除时限的人才吸纳工作机制;围绕人才使用,武汉完善激励人才发挥作用的使用机制,给予武汉英才最高100万元一次性奖励资助,提供最高500万元产业化配套资助,特殊人才实行“一事一议”综合资助等,在人才引进、评价、薪酬激励等方面赋予充分自主权。此外,还建立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周转池,帮助用人主体引进高水平科研人才。

  ■ 稳居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第一方阵

  同心逐梦,武汉人才集聚有密度

  通过金山集团与武汉高校联合举办的“暑期训练营”,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3届学子张俊玮提前获得了金山办公校招录用通知。“在包括赴京的几个工作机会中,我权衡了下,仍选择留在武汉。”张俊玮说,很多大企业都将研发和人才培育基地放到了武汉,“行业人才越密集,竞争虽然更强,换个角度看,机会也更多。”

  “金山武汉2000多名员工中,超六成为本土招聘。上一年度新入职员工中,九成来自‘训练营’。”金山武汉总部总经理高宇峰说,就在上月,位于光谷的金山武汉总部科创园已封顶,未来可容纳9000人同时办公,“金山办公国际总部、金山云全国研发中心、金山世游研发基地都会放到武汉,对人才需求量很大。”

  “前几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首站’,优先选择北上广深杭,但前年,华中科技大学应届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占比,首超南方城市,武汉已成为在汉高校大学生就业首选城市。”华中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敬鹏飞介绍,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喻见职道”名企行、依托“学子聚汉工程”华中科技大学工作站等,该校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留汉。近三年,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留鄂留汉就业创业的比例逐年增加,每年有超过40%的毕业生选择留鄂留汉。华科大2023届毕业生选择留鄂留汉就业占比不断攀升,硕士、博士毕业生留鄂留汉比例更是首超半数,总体满意度和人职适配情况均保持较高水平。

  据悉,武汉深化实施“学子聚汉”工程,深挖善用科教资源优势,一体推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与青年人才引进培养,注重精准施策和全周期管理,完善系统化政策支持和制度供给,2017年至2022年,武汉新增就业创业大学生人数超过205万人。

  包括大学生群体在内,武汉人才密度不断提升。武汉连续6年人才净流入,稳居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第一方阵。

  ■ 加大对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等行业人才培育支持

  全链赋能,武汉产才融合有深度

  在航天领域,晶体振荡器被形容为心脏、大脑。在武汉海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持了多个晶体振荡器项目的总工程师毛晶获评“武汉英才”。

  34年间,毛晶从普通技术员做起、一步步成长为总工,研发的多个产品被“神舟”“嫦娥”“北斗”等国家重点工程采用。就在今年,毛晶获评“武汉英才”培育支持专项人才。

  去年以来,武汉首次开展评选“武汉英才”培育支持专项人才,该专项主要关注那些长期扎根武汉市产业一线、科研一线、基层一线的优秀本地人才。今年,首批共930人名单出炉,据统计,在武汉工作20年以上的占三分之一,10年以上的占七成。

  武汉市人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首次让全行业人才共登舞台,涵盖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医疗卫生、产业工匠、文化体育旅游、城市建设、教育、现代农业、社会工作等领域。该专项突出破“五唯”,不将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和奖项作为必要条件,重点评选支持在行业领域有特殊专长的名家名师名匠。

  结合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武汉始终坚持系统思维,秉持“大人才观”,统筹推进各行各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坚持产才融合,让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等紧密融合、统筹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团队与稳健医疗正在共同研发人造血管项目,围绕人造血管“卡脖子”工程开展技术攻关,力争打破人造血管国外垄断,尽快实现国产化替代。一批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在城市产业赛道率先实现突破:

  不到30岁的武汉中科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吴笕筠博士,正在专注于气凝胶材料的产品开发和下游产业化。气凝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动力电池热管理的“关键元素”。一批“武汉英才”青年人才、“汉漾”人才等在前沿领域涌现;摘得首届全球光电子信息卓越工程师拔尖赛冠军的上海交通大学硕士毕业生李春江,多年钻研5G手机滤波器技术,正加速推动高端滤波器产线落户光谷。一批卓越工程师解决复杂工程和技术问题“痛点”……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武汉,广大人才正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 人才服务驿站从武汉三镇延伸到更多智力密集区

  务实笃行,武汉人才服务有温度

  从武汉坐高铁出发,最快3个多小时,就能到达上海虹桥站。今年4月,在毗邻虹桥枢纽的虹桥商务区,光谷驿站(上海站)正式启用。2459平方米,办公桌椅排列一新,办公室精装修有隔断,企业可拎包入驻……光谷驿站,让光谷企业向外发展有了“落脚点”,作为光谷人才的对外交流“大本营”,为光谷招才引智、招商引资、科技创新打造出新的空间。

  “我们本来也是有计划去上海的,政府甚至想到了我们前头,‘推’我们走出了这一步。”迈维代谢副总经理童剑锋介绍,迈维就是首批进驻“光谷驿站”的企业之一。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迈维代谢,率先开发基于代谢组学的肿瘤早期诊断产品,正填补市场空白,其代谢组科研服务销售总额已实现行业第一。企业首席执行官唐堂是“3551”光谷人才计划入选者,由他带领公司国内一流的代谢组学技术团队,目前,企业人才富集,专职科研人员近40%。童剑锋说:“驿站位置优越、园区环境非常好,对我们在上海招揽更多代谢类高端人才非常有利。”

  东湖高新区招才局介绍,未来,光谷还将继续在上海其他区域以及北京、深圳等人才聚集地和创新活跃区设立常设站点。

  而在武汉,“驿站”同样在迎来送往。24岁的湖南籍毕业生杨心怡就是江汉区青年人才驿站曾经的“房客”。经学长介绍,她到武汉,并申请入住地处城市中心的菱角湖地铁站旁的驿站;短住期间,在江汉区一家律所求职成功。后来,她又申请到了江汉经济开发区冠寓人才公寓,“短住转长租”。

  目前,三镇都已开辟青年人才之家,这是武汉为鼓励高校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推出的一揽子“硬核”举措之一,为毕业6年以内来汉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最长7天免费住宿及就业咨询、创业指导等综合服务。

  不管是“驿站”建起来、还是走出去,献出的不仅是服务人才的空间,更是一份诚意、一份礼遇。

  近年来,武汉全方位升级人才服务网,推出人才卡,筹建更多高品质人才公寓,布局建设一批武汉青年人才之家,医疗、教育、文化等服务优质便捷,敬才爱才蔚然成风。人才在武汉像英雄一样受追捧、被尊崇,城市与人才互促互进、共兴共荣。

上一篇:刚刚!山西明确了:全体高中生及家长狂欢吧!7月7日正式实行!!
下一篇:注册电气工程师资格考试介绍及备考方法建议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