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铁道线上,“快递小哥”披星戴月、穿梭前行......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7-23
手机版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叮当、叮当、叮当......”7月6日21时许,一阵阵敲击声打破了周围的宁静,在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德令哈工务段综合车间天棚轨道车车库内,轨道车司机岳崇涛左手拿着手电,右手拿着检查锤有节奏的敲击轨道车走行部位,正在进行出车前的各项检查准备工作。

  关角隧道是青藏铁路的咽喉要道,全长32.69公里,平均海拔3600米,是世界高海拔第一长隧。为确保关角隧道内日常维修作业的顺利实施,轨道车便成为了每次进入关角隧道作业必不可少的“标配”设备,这就需要轨道车司机们每日驾驶轨道车将施工作业人员和维修需要的材料、机具等安全高效运输至各作业地点,可谓是高原铁道线上的“快递小哥”。

  “驾驶轨道车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每隔几分钟都要和副司机确认信号指示和信号状态,并与前方车站进行联系,确认通行径路,还要观察机车仪表,注意轨道车运行状态,根据运器提示及时调整动力、刹车保证合理时速......”有着35年轨道车驾驶经验的老共产党员崔士刚介绍说。

  

  “轨道车安全容不得我们半点马虎,大家再看一眼,再核对一遍......”班长张玉强再次强调。

  22时许,轨道车司机岳崇涛在接到“天窗”命令下达后,经确认线路、道岔信号无误,将点火、离合、挂挡、缓解制动器等规定动作一气呵成,伴着一阵悠长笛声,黄白相间的轨道车缓缓驶向关角隧道方向。

  为确保每一次“快递”任务安全完成,通常一台轨道车由司机、副司机两人负责驾驶,两台轨道车、4名司机编成一组在铁道线上共同驰骋,除执行规章制度作业以外,同时还要克服夜间疲惫、长时间作业等实际问题,这给“快递小哥”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自暑运以来,青藏铁路上往来的列车大幅增多,施工生产任务也变得繁重起来,从凌晨到天亮干个通宵是我们轨道车司机最常见的工作状态。”班长张玉强拖着一副“黑眼圈”说道。

  无论严寒与酷暑、白昼与黑夜,哪里有需要,轨道车就必须开到哪里。去年冬季,关角隧道内因天气寒冷,个别地段出现结冰现象,为确保行车安全,需要轨道车进入及时进行隧道现场检查确认。接到任务通知后,驻天棚轨道车组人员迅速行动,安全平稳的载着作业人员和料具进入关角隧道内,顺利完成了作业任务,确保了行车安全,而这只是轨道车司机们日常穿梭前行的一个缩影。

  

  “我们的工作常年与寂寞、枯燥为伴,在望不到边的铁路线上来回往复,虽然没有直接服务旅客,但能够保障一趟趟列车安全平稳的通过,感觉自己做的工作还是非常有意义的。”副司机吴建寿说。

  日复一日,夜出昼休已成为“快递小哥”们的常态,现如今该轨道车组人员已安全驾驶轨道车已有2万多公里,确保了作业人员平安出行和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二天清晨6时30分,经过8个多小时的持续奋战,本次作业终于接近尾声,“快递小哥”们驾驶着轨道车稳稳停靠在车库内,停车、检车、做好防溜,为下一次出车作业做好准备工作,整装待发......

  (来源:青藏铁路集团)

上一篇:咸宁31个游泳池免费开放!附具体名单→
下一篇:文科生以后能做些什么高薪工作?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