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周刊·艺风丨说三道四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7-29
手机版

  张锡良

  自成风貌,和而不同。曾为友人题“和而不同”四字,并小款曰:“和”即为“不同”。“不同”的外延无边界,而“和”在“不同”之中,是有外延边界的不同。故只说“和”即可,无须说“不同”了。对艺术而言,“和”是存在于对作品形式感觉中的,是主体对形式中某些趋向统一的因素的综合印象,而非思辨、分析归纳的结果。比如点画形态、结构体势表现出某种趋向,但不雷同。艺术的成熟并不表现在构建一种雷同不变的范式,甚至把这种范式叫作“风格”,这种艺术是没有意义的、缺乏生命力的。

  谭小平君的作品避开了这种所谓“风格”。纵观《谭小平书法艺术》一书中的作品特别是行、隶书,虽取法广泛,但仍见其有明确的祈向,在苏轼行书上他下了足够的功夫,成为他的着意处。大量临苏的作品中,使我感受到,他多取苏书之意态,表现在字结构与章法建构方面,点画线条异于苏而较苏拙厚、丰富,观大气象有出苏之外者。然而苏书绝不是他的全貌,在众多作品中还发现了欧阳询的严峻、黄庭坚的洒脱、米芾的痛快,也似乎还有其他什么因素在起作用。比如王羲之、颜真卿、怀素、李北海、赵孟頫、文徵明、董其昌等等。这些参与作用的因素,虽不能一眼看出,但它们总在那里时隐时现,不能不让你生出许多联想的感觉来。小平君的高明处就在于他把握了以苏书作为主导趋向,而又在拈来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形式。这种形式的形式感即“和”的境界。

  谭小平书法。但求精彩,不求完美。艺术总是遗憾的,因为它永远走不到完美的境地。但不求完美与不能完美是两回事,不能完美是一种存在的事实。不求完美是一种主观态度。即我们对艺术有所真知后的明智行为选择。“好”与“不好”,不是评价艺术的语词,只有当面对一件艺术作品时,激动的情绪油然流于外表,进而手舞足蹈,此时便可以用“精彩”这个词来表达。小平君集中的某些作品,曾给予我这样的情绪。这里列举数件:老子《道德经》纯中锋线条,沉着肯定果敢,但不板滞。“岳麓书院”四字亦足使人注目,洒脱别具气象。《苏轼词句》条幅放荡的笔势,似黄庭坚,尺幅不大,却极具外拓的张力,让人流连其中。韩翃《同题仙游观》、于右任《金缕曲·答乡人劝北归》,亦为佳构,权德舆诗一作,以密不透风的线条构成墨团块面,厚重如磐石,以扛鼎之力度气压群雄,给人以震撼而奋起之感。《赵朴初诗》苏轼意气毕肖。集中隶书可观者皆依秉绶遗绪,厚重端庄之气象趁伊而来,而虚灵松透却有救于伊之板滞。如《相见不来》联、李东阳诗《虞美人》、毛泽东《七律·到韶山》、祖咏《终南望余雪》等作极耐看,亦均属此一范围。集中对联是一亮点。《寄怀得意》联、《清谭宴坐》联、《精深烂漫》联都创造一种大气象、大格局。

  此上述点出者,仅集中吉光片羽,当然,不尽如人意者亦有间杂其间,艺术感受只在个人的兴趣与偏好,从来都不存在普通的尺度标准,这就是艺术创造的常态。追求精彩,它是有如盛开在杂草丛中的玫瑰花。

  挥运自适,体验乐境。书法的现代观念,总趋向于企图通过形式就可以获得我们全部所需要的东西,其表现在“形式即内容”这个命题上。这里并非辨析命题的正确与否。但一个书家的书写状态,我们却能从他作品的形式中感受出来(除亲见外)。特别是那些有个性的书家的行草书,尤可见出。比如郑板桥七分草书。那似竹枝的长撇,我们即能感受到他运笔的速度与节奏。何绍基横画从左下裹锋的起笔,而因势往右上出锋,这种动作态势使回腕运笔如在目前。这些都离不开对形式的感受。观小平君运笔的态势全着意于大处,整体不斤斤于点画的局部处,关注在势、力的创造,而较轻拂在单字的构建,运笔的洒落、果敢,在铿锵的节奏声中获得了适情适性的快感,并升华成一种精神的境界。

  挥运的自适体现一种松弛自由的心态,没有“一定要写出什么样子来”的精神重负。这才是一种真正进入个体自由行为态势的体验,书人合一。这种体验引人进入快乐的境地。同时,通过他的作品也让这种快乐感动着他的读者,他却在这种乐境中逍游。

  举报/反馈

上一篇:某网赚收费课程价值¥88.0(6集
下一篇: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展休闲旅游船舶专项整治行动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