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学科和英语学科巧妙结合,这所高中的英语课走进模拟法庭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7-29
手机版

  

  眼下,传统的课堂教学已被知识技能教学和应试目标填满,如何实现新课改下发展素养和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避免学科课程与素养课程分道而驰,是一线教师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运用情景式、互动式、跨学科性的教学方式改变英语课堂,让学生在真实世界和真实问题中掌握英语。近日,同济一附中高二学生们,走进同济大学模拟法庭教室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课。

  通过模拟法庭创设真实情境,将道法学科和英语学科巧妙结合,有助于充分发挥多模态的协同作用和实践价值,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的实践机会。

  本次活动由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和同济大学、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华东政法大学部分专家学者共同策划,以“法律英语的运用”为课程主题,将中国法治新发展趋势和英语能力教学相结合,选取了浙江省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安吉白茶案”作为原型,教师们对案件进行了部分改编,使案件内容更加符合高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办理过众多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的资深法官点评说,随着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被提上日程,高中生了解知产法律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将学科课堂与普法活动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方式值得提倡。在此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本次的模拟法庭主要围绕安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侵权案件展开,同学们除了关注案例本身之外,还需要思考保护商标的重要性,保护产品本身还是产品的社会声誉价值以及如何维权等实际问题,通过模拟法庭的导入,可以让学生更具象地了解法律是如何解决现实纠纷问题的。

  同济一附中德育主任、英语教师柴楠平教师指出,法律英语教学内容浩繁庞杂,且具有明显的实践取向, 这决定了法律英语教学的多模态性和实践性。要提高法律英语教学效果,一方面需要综合使用各种模态,发挥不同模态的协同强化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尽可能多地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将所学英美法知识转化为法律英语应用能力。模拟法庭恰好具备了多模态性和实践性,契合了法律英语教学的要求,能较好地应用于法律英语教学实践。

  作者:张鹏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教师资格证学科有哪些
下一篇:网友评选历年最佳摄影作品,这24幅佳作,让人眼界大开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