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区丨大学校门,堵不如疏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8-08
手机版

  或许不少人还记得,从前的大学校园是开放的。校园里、操场上、教室里,市民、外校学生来感受氛围、锻炼休闲、“蹭课”旁听都是常态。有人说,大学本身就自带开放的基因,封闭管理也只是疫情防控期间的一种特殊状态,疫情过去后大学应该继续向公众开放。暑期至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宣布恢复校园预约参观,但庞大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甚至催生了“黄牛”倒卖进出校园的“门票”。你是否支持校园对公众开放,高校又该以怎样的形式对外开放?

  既然开放校园,就要未雨绸缪

  □特约评论员 袁法周

  7月初的清晨,清华大学知名教授杜鹏飞先生无奈地在朋友圈敬告大家:参观校园免费,但很难约上。原来,暑期各地赴京参观清华园的人太多,特别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是必到的网红打卡地,无怪乎身为该馆负责人的杜教授不胜其扰,只好在朋友圈道出一声“甜蜜的烦恼”。

  然而,嗅觉敏锐的“黄牛”盯上这一“商机”,炒卖进园门票,扰乱了清华大学原本稳定的管理秩序,也引发了社会上的一些议论。其实,清华大学保卫处早在6月30日就发布了《2023年暑期校园参观管理公告》,大致内容如不收取参观费、网上实名预约、每人只能预约1次、团队参观仅面向中小学群体、每周一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违规带人进校参观,等等,可谓细致合理、用心良苦,颇具人性化。可即便如此,也不免被“黄牛”钻了空子,网友们对此多有诘责,搞得有点尴尬。

  在笔者看来,诸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暑期面向公众开放参观,是一件值得赞许的事情,体现了高等学府的开放格局与教育服务人民的基本理念。当然,既然“开放”,就不要担心遇到麻烦,许多事情未雨绸缪,多一些预案,能够及时合理地解决便好。这里,有三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是杜绝“黄牛”倒票行为。大学还应从自身找原因,事实说明在具体管理中还是存在技术上的漏洞,及时发现,认真研判,查漏补缺,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不给“黄牛”以可乘之机。二是线下开放与线上云游相结合。校园的接纳承受力毕竟有限,很难满足所有人实地参观的诉求,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高科技手段,开发网上沉浸式云游特色项目,让五湖四海的人们都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领略大学校园之美与特有的人文内涵。三是倡导全社会抵制暑期高校参观中商业性质的运营行为,回归高校教育的本位。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有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希望暑期中大家抽空多读读大师们的著作,也许比到校园里看看风景更能开悟心灵、启迪智慧。

  (作者为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编审,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研究员)

  大学校门多开一尺又何妨

  □特约评论员 高存玲

  近日,“大学校门开放”再次成为网友热议话题。尽管清华、北大等高校推出入校预约通道,但有网友表示提前7天都预约不上。更有甚者,有“黄牛”推出“有偿预约”服务,兜售大学入校“门票”。其根本原因在于供需不平衡。很多家长选择在寒暑假带孩子外出增长见闻,到知名高校走走逛逛是旅行的重头戏。高校提供的入校名额无法满足参观需求,造成了预约名额挤兑和“有偿预约”,这对高等学府的社会声誉无疑是不利的。

  开放,本应是大学天然的态度。疫情之前,很多大学都可以随意进出,人们徜徉在校园里接受文化浸润,感受书香味道。笔者十多年前任职报纸编辑时,深感知识匮乏和能力不足,就去旁听了青岛大学新闻学专业陈同云老师的《新闻编辑》课。今年以来,大学校门“犹抱琵琶半遮面”式的开放,归根到底是因疫情封校的惯性思维在作祟。

  开放校门无疑会增加管理成本,还存在一定的秩序和安全隐患。然而,打开校门无论是对社会公众还是对大学自身都有莫大益处,大学值得为此付出一些成本。大学以开放、包容的姿态面对社会,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更大发挥。推进学校资源开放共享,我们一直在路上。例如,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曾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让学校体育场馆设施惠及更多周边居民;近年来不断建设的大学慕课系统将上万门课程搬上互联网,让无数人接受了知识的熏陶。开放校门,也是大学和社会交往沟通的有效方式,能增加大学的影响力。开放校门,无疑是最好的招生宣传。

  当然,开放大学要以不影响正常教学科研活动为前提,很多大学担心过度开放给学校带来负面影响。然而,如果所有高校都能恢复到疫情前的开放姿态,入校参观的供求关系就会发生改变,开放校门带来的过度挤兑就能得到有效缓解。不仅如此,大学还可以采取一些个性化的开放政策,如实名制入校、分时段开放、限制逗留时长等,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减少开放校门造成的影响。

  (作者为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

  大学要“开放”,但大学不是“景点”

  □特约评论员 宋守山

  今年暑假,各种“游学”项目忽然增多。很多游学安排中,高校是重要一站,特别是类似清华、北大等顶尖学府,更是家长激励孩子发奋图强的重要地标,大受欢迎。于是,热搜中多了一条:“黄牛”倒卖进出某些校园的“门票”。继而引发热议,那就是大学到底该不该对公众开放?如何对公众开放?

  其实,本质上这是个伪命题。作为社会的有机体,大学当然应该面向公众,开门办学,但大学的“开放”,并非是无序地成为一个“景点”。

  大学要“开放”。一方面,是科学发展的需要。大学是无法割裂社会而存在的,学问与社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高校工作者要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用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动社会发展,不能闭门造车,当然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是大学的特点所决定。高校具有公共服务的属性,通过一定的方式,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是高校职责所在。比如,为一些中小学生提供游学的机会,激励他们好好学习,就是一种服务方式。

  但是,高校的“开放”,并不是把高校当作一个旅游的景点,更不能被一些商业行为所利用,成了牟利的“道具”。诚然,目前很多学校环境优美,是公众遛弯、遛娃的好去处。但需要明确,高校首先是“学校”,与其他机构提供的公共服务不同,高校对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重点应该是人才培养以及推动科技进步上,而不是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否则高校就应该叫公园了。所以,不能在这一点上偷换了“公共服务”的概念,这也和大学的“包容”“多元”不是一个意思。

  高校对公众开放的前提应该是保障正常的教学、科研需要,是一种有条件、有管理、有序的“开放”。如果把高校校园当成一个景点,每天人头攒动,甚至晚上办个广场舞、开个夜市,那又该如何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呢?如果一些社会人士跑到操场上抢占学生的篮球场、足球场,又如何维护学生们的正当权益呢?如何保证有序的教学秩序?学生们如何寻得一张安静的书桌?更何谈培养优秀人才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呢?

  (作者为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媒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

  举报/反馈

上一篇:浙江四位男生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往年都有十多个,今年为什么下降这么多?
下一篇:新疆四川总商会半年工作总结大会暨第五届第一次理事会、庆“八一”建军节活动圆满成功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