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生态发展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9-15
手机版

  “截至2023年8月22日8时,陶岔渠首入总干渠水量达583亿立方米,惠及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四省市。”近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渠首分公司陶岔管理处水质专员康静伟向“沿着南水北调中线看发展”网络主题采访团介绍说,在河南,十余个省辖市用上了南水北调水,其中,郑州中心城区九成以上生活用水为南水北调水,基本告别了饮用黄河水的历史。

  河南南阳:生态发展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_fororder_渠首 摄影 王小军.JPG

  渠首地标 摄影 王小军

  在南阳,打造重重绿色屏障,保证一渠清水永续北送,不仅是大街小巷宣传牌上的口号,更是深入人心的自觉行为。

  时光倒转。2014年12月12日14时32分,一渠清水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渠首倾泻而下,一路奔流向北,15天跨越1432公里,最终汇入北京市颐和园团城湖。“南水”已成为南水北调沿线城市用水的主要水源。

  南水北调,成败关键在水质。南阳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最后一道生态屏障,直接关系着供水安全。西峡、淅川、邓州、内乡4县市总面积6362平方公里,均被划为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区。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淅川更是从守护生命线的高度,把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中之重,切实维护南水北调水质安全,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

  南阳市委、市政府划定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保护区,实施最严格的环境准入标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坚持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两手发力,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出台了《南阳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等一批政策法规,创新推行“一河一策一图”治水模式,被生态环境部誉为“南阳实践”。

  河南南阳:生态发展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_fororder_清澈的“南水” 摄影 王小军.JPG

  清澈的“南水” 摄影 王小军

  近9年来,南阳在核心水源保护区腾退关停环保非标企业超过1000家,否决、终止各类工业项目400余个,关闭搬迁畜禽养殖场1500余家,取缔库区养鱼网箱超5万箱;开展“守好一库碧水”专项整治行动,拆除库区违建15.3万平方米,恢复岸线长度15.25千米,恢复有效库容513.62万立方米。

  南阳市推行“河长+警长+检察长”联动机制,建立日常巡查、联动协作、联席会议制度;与洛阳、十堰等9市签订《跨界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框架协议》,建立丹江口库区水质保护联席会议制度。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最重要的水源地,为守护好这一库清水,淅川县突破了“有树不能伐、有鱼不能捕、有矿不能开、有畜不能养”的窘境,向着绿色发展转型升级。

  河南南阳:生态发展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_fororder_即将成熟的软籽石榴 摄影 王小军.JPG

  即将成熟的软籽石榴 摄影 王小军

  “我们基地种植的是突尼斯软籽石榴,饱满多汁、口感清甜。在基地里工作的老乡们,每年能收入两万元至三万元。”位于淅川县的南阳市果然出色生态林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高辰说,基地每年的产量能够达到100万斤,除去售卖的鲜果,还有少量进行深加工,整个产值能达到六百万元至七百万元。而谈起奋战12年的事业,最让高辰充满成就感的并非每年的利润有多少,而是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增收、绿化了库区生态环境。

  目前,淅川县软籽石榴、薄壳核桃、杏李等林果产业面积达23万亩,金银花、迷迭香、丹参等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保持在10万亩以上,高标准建成3000亩以上生态产业基地14个。该县围绕“果药菌”主导产业,引进培育市级以上农产品龙头企业22家,实现年产值25亿元以上。(文 张雨晴 王小军)

上一篇:菏泽:14条普惠政策助大学生就业创业
下一篇:今天,当一回“小小飞行员”!圆梦航天……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