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名乡村教师对话,说关爱学生谈责任担当
截至2022年底,重庆乡村中小学数量接近1300所,乡村中小学专任教师超过33400人。这群乡村教师,有的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三尺讲台,直到光荣退休;有的刚走进校园不久,面对台下好奇的目光偶尔还有点羞涩;有的经过多年历练,已成为教学中坚力量。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回访了10年前采访的部分乡村学校和乡村教师,并邀请他们就乡村教育展开对话。无论老与新、走与留、变与守,令人动容的是,他们对乡村教育的初心、传承、坚守。在他们朴实的言语里,在他们平常的故事中,饱含着对乡村教育的爱、对梦想的追求——让乡村娃眼里有光、脚下有路、心中有远方。母女交心“长大以后,我们就成了你”▲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62岁的王广贵和36岁的曾琴琴,是母女,也是同行——都是乡村教师。1980年,19岁的王广贵如愿成为云阳县桑坪镇兴梨村小一名代课老师,从此扎根三尺讲台,直至2017年退休。曾琴琴是王广贵的二女儿,如今在云阳县云阳镇东风小学教书。作为乡村教师,她们一个教龄长达37年,一个教龄10年。平日里母女之间的话题,除了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就是学校、学生和教师了。8月31日上午,云阳县双江街道桂湾社区,王广贵在家中接到曾琴琴给她打来的视频电话。嘘寒问暖几句之后,曾琴琴忍不住问了一句憋在心里很久的话:“妈妈,这么多年来你一直守在兴梨村小,你真的从来没有动摇过?从来没有一丝要离开的念头吗?”“怎会有这样的念头?当一名乡村教师是我从小的梦想,太喜欢了。”王广贵答道。王广贵是云阳县桑坪镇兴梨村人,在她小时候,姨娘在兴梨村小教书,让她十分仰慕。上中学后,每次放学回家去打猪草,她还会刻意绕道到姨娘那里,以“送猪草”为名去坐坐。姨娘很明白王广贵的“小心思”——她想看看自己是怎么当老师的。“一待就是很久,那真是不想走,搞到天黑了才回去。”王广贵笑着说,在姨娘的影响下,“一定要当老师”的梦想,早早地在她心里生了根。“这个梦想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哟。”曾琴琴说,“小时候,你一回家就给我们‘上课’,说当老师好,让我和姐姐长大后教书。”初中毕业后,曾琴琴选择到万州师范读幼师。不过,毕业后当过“逃兵”,动摇过。原来,幼师毕业后一年多,曾琴琴结婚了,并生了小孩。于是,她在附近的医院找了份工作,一干就是3年半。或许还是源于内心的热爱,在母亲的鼓励下,曾琴琴在2013年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并通过了公招考试,正式成为云阳县桑坪镇桑坪小学的一名乡村教师。“可是,你就真的没想过离开吗?”曾琴琴执着追问。曾琴琴之所以心里有这个疑问,是因为以前的兴梨村小不仅条件很苦,还是妈妈的“伤心地”——1992年2月23日,同为兴梨村小老师的爸爸,因车祸不幸去世。那时,妈妈肚子里还怀着弟弟,不久即将临盆。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王广贵生下孩子后还未满月,便又站在了兴梨村小的三尺讲台上。“实话说,那段时间的确很难,但我就是喜欢教书,孩子们天真的眼神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意义。”王广贵说。正是怀揣着这样的初心,在37年的乡村教师生涯里,王广贵育人无数,桃李芬芳。而她也获得了“重庆市优秀教师”“重庆市最美乡村教师”“重庆好人”等诸多荣誉称号。王广贵对初心的坚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曾琴琴。刚到桑坪小学时,曾琴琴就遇到了一道坎儿——缺乏教书经验。那时,只要有空余时间,她就跟自己“死磕”,遇到不懂的专业知识,就扭着其他老师不放,一点一点请教。不论中午还是下午放学后,她常常留在教室里,用她的话说就是,“教学生,也教自己”。“既然选择了成为一名老师,就要对得起这份职业。”这股不服输的劲,让曾琴琴很快成长起来,从桑坪小学到东风小学,她在片区教学质量考核中多次获评“优秀学科教师”,如今还成为一名县人大代表,积极为乡村教育建言献策。“无论做什么,在什么位置,都要遵从自己内心,不要忘记初心!”王广贵在电话那头对曾琴琴说。“不光是我,因为有妈妈在前面引路,我们三姊妹都成了老师。”曾琴琴告诉记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都越来越深刻感受到妈妈所说‘初心’的含义了!”搭档对话好的老师,要对每个学生负责▲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从去年9月1日到今年9月1日,正式退休一年后,曾庆波回到了学校。旧地重游,这里的一切都让他倍感亲切。“欢迎曾老师回来看看!”“曾老师,好久不见了!”……9月1日上午8点半,在奉节县康乐镇黄村小学,曾庆波出现在学校操场上,昔日的同事们纷纷上前打招呼。听说曾庆波来了,27岁的陈红霞从教师办公室里飞奔出来。陈红霞到黄村小学教书4年了,刚来时,就和曾庆波搭班,一个教语文,一个教数学。对于她来说,曾庆波不仅是同事,还是“老师”,两人有师徒之情。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曾庆波其实是“半路出家”。1979年高中毕业,曾庆波没能考上奉师,有点泄气。但在务农之余,他还会经常看书,特别是找一些医学书籍来看。1984年,奉节县黄村乡阳北村小(现已撤乡撤校)的老校舍垮塌,公办教师走了,在村上务农的曾庆波,毅然当起了一名代课老师。为了把书教好,曾庆波在上好课的同时自学心理学,逐步总结出适合山里娃的“五步教学法”,让学生喜欢上课、愿意读书。从阳北村小到朝阳村希望小学,再到黄村小学,这一干就是38年。2019年,重庆师范大学毕业的陈红霞来到黄村小学,担任二年级班主任。虽然专业知识过硬,但教学和学生管理经验不足,为此,她经常向曾庆波请教:“曾老师,我一直觉得你善于跟学生沟通,管理学生很有一套,以后还要你多指点呢。”“会不会沟通只是技巧问题,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要心中有爱。”曾庆波回答。陈红霞清楚地记得,第一学期末给学生评奖评优,当时就考虑以期末考试成绩来评定。不过,班里有个学生平时一直很优秀,唯独那次期末考试发挥失常考差了。曾庆波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给她提建议,认为不应当仅仅以期末考试成绩论高低,而要注意安抚学生的情绪,保护好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曾老师对每个学生倾注了真心和心血,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值得我们学习!”在陈红霞眼里,曾庆波对待每件事情都很认真,从不懈怠、从不“躺平”,而且善于学习。黄村小学前些年开始信息化建设,对于像曾庆波一样年纪较大的老师来说,计算机技能成了“拦路虎”。不过,曾庆波并不服输。他一边自学,一边向陈红霞这样的年轻老师请教,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一个好老师,要不断提升自己,要对每个学生负责。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只要你努力,就会有收获。”曾庆波说。“曾老师对学生那份关心、耐心和用心,值得我们学习。”陈红霞感慨地说。老铁论道乡村教育,还可以做些什么“‘老革命’,我回来看你了!”9月1日中午,徐开萍回到綦江区石壕中学,一眼就看到了正埋着头在吃午饭的卢伟,隔着几十米远就喊了一声。身为跆拳道老师,她这一声吼中气十足,也极具辨识度。卢伟不抬头就晓得,是“徐开开”来了。2012年至2015年,徐开萍也曾是石壕中学的一名教师,和卢伟共事了3年时间,关系很铁。为了给她的跆拳道队队员提供更好的训练条件,2015年,徐开萍考调到綦江实验中学任教。虽说不在同一所学校了,但两人经常联系。对于近年来乡村教育的发展,不论是考调到城区学校的徐开萍,还是扎根乡村学校23年的卢伟,都有深切感受,更有自己的思考。这次见面,两人也展开了一场关于乡村教育的讨论。“这些年,乡村学校的变化真是很大!以石壕中学为例,新校区的硬件杠杠的!”徐开萍感叹。“的确是哟,我们石壕中学搞信息化建设,不仅配备了多媒体设备,还用上了智能班级管理系统,可以对每个学生进行量化评估,制作学生成长电子档案,对学生进行数字化、精准化管理。这条件,我觉得在全区都是数一数二的。”卢伟自豪地说。乡村教育要发展,不仅要硬件,还要软件——最核心的,是教师。其实,不论是走还是留,徐开萍和卢伟都在为乡村教育付出自己的努力。“我现在还是经常往乡村跑,去选跆拳道的苗子。”在徐开萍看来,当地乡村娃常年在海拔高的山里跑,心肺功能普遍比较好。更重要的是,她想给乡村娃另辟一条出路——他们中一些人家境不好,文化成绩不突出,也许跆拳道能成为他们的一技之长,让他们闯出一片天地。这种想法和卢伟不谋而合。原本就是石壕镇人的卢伟,一直坚守在石壕中学。他想做一些改善乡村教育的事情,对自己理想中的乡村教育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乡村教育有乡村教育的使命,并不是要一味追随城市学校的发展脚步,而应该有自己的‘个性’。”在卢伟看来,乡村教育的使命不仅仅是培养狭义上的“社会精英”,而应该在更大程度上真正回归教育本质——培养新时代的合格公民。他说:“也许乡村学校学生最后能进北大、清华的要少些,但对国家、社会来说,我可以培养出许许多多合格的建设者、接班人;对个人来说,我可以培养一个个幸福的人、懂得健康生活的人。”卢伟的这番话,引起了徐开萍的强烈共鸣。她迫不及待地表示赞同:“我教的每一届学生,我都会对他们说,你或许无法从事自己心仪的工作、无法拥有很高的收入,但是一定要成为自立自强、品行端正的人。”临走时,徐开萍意犹未尽地和卢伟约定,改天再约上几个老同事叙旧,还像当年共事时一样,“连坐下来吃饭时都在谈教学生的事情”。“为啥大家喊卢伟‘老革命’?是因为他和很多乡村教师一样,一直坚守、乐于坚守在乡村教育这个阵地上。”回城区的路上,徐开萍向记者透露了这个小秘密。新闻链接>>>如何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宴兵介绍,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倾斜和支持力度。一是继续实施“特岗计划”“三区人才支教计划”等,补充特岗教师、培养全科教师,为乡村教育不断注入新势能。二是职称评审向乡村教师倾斜,对乡镇普通学校及村校(教学点)教师不设评审通过率,且目前正在制定乡村教师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办法,切实解决乡村教师职称晋升难题。三是优化岗位设置,推动区县域内乡村学校专业技术中、高级岗位结构比例不低于同学段同类型城镇学校。四是工资待遇向乡村学校教师倾斜。落实教师乡镇工作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对新录(聘)用到乡村学校的高校毕业生高定薪级工资等政策。8.5万名乡村教师平均享受380元/月的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
- 聚焦中心任务 强化精准指导 确保第二批主题教育取得高质量好效果
- 郑州:到2025年,职业院校毕业生留郑率将超六成
- 普陀一小区拆除重建工作加速推进
- 官宣!江苏新增5所四星级高中
- 波士顿大学金融硕士排名靠前吗
- 成人自考考试地点是根据什么安排的?
- 彩色“毛衣”扮靓路边梧桐 南外师生发起“我们的梧桐”城市艺术公益活动
- 武向平院士助力首届四川省“科创筑梦”青少年科学节
- 长城热点|河南安阳滑县安罗高速高速公路建设非法取土
- 王易副校长赴广西参加定向选调生及引进高水平大学博士座谈会并看望校友
- 四川成考中遇到不会作答的题该怎么做呢?
- “外国语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联盟”在江苏科技大学组建
- 长沙市人社局前往长沙市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考察
- 百姓看联播丨提速啦!坐着高铁去滑雪丨燃起来!足球小将
- 闵行专家!落户新疆这里→丨一家亲
- 严查遛狗不拴绳!郑州多个小区发布“文明养犬”提醒
- 对话高途大学生业务负责人刘文勇:AI数字人是集团三大战略之一,未来或是千亿级市场
- 北京市2023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提示
- 没有大专毕业证可以自考本科吗?
- 奥运冠军自曝:需终身佩戴呼吸机!协和专家提醒,这病危险,得治!
- 这场培训,给崇明这群人送上一份“安全大餐”
- 5∶0零封法国波尔多大学女足 北师大女足挺进决赛
- 托福总成绩是多少分
- 原“暨南大学全球青年领导力研究院院长”被举报“猥亵”?本人回应称系双方自愿行为
- 前三季度五粮液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