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主动精神构建高校“大思政课”育人体系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立德树人的关键,需要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构建“大课堂”育人体系、以勇毅的历史担当完善“大师资”育人格局、以科学的历史思维构建“大平台”保障体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地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

  [关键词]历史主动精神;“大思政课”;育人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历史主动精神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特质和精神品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如何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构建“大课堂”“大师资”“大平台”三维一体的高校“大思政课”育人体系,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构建“大课堂”育人体系

  “大思政课”的核心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从“思政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真正把育人的场域扩展至社会大舞台。只有坚定正确历史认知,遵循历史评价原则,扎根历史文化传统,才能使“大课堂”育人体系充分散发智慧和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

  1.构建“大课堂”教学体系

  “大课堂”之大,在于完备的、基于正确历史认知的教学体系。一是要将“大历史观”理念融入理论教学体系。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于历史的总体性和时代的发展性,引导学生通过历史事件把握历史真相,透过历史现象掌握历史规律,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铸就百年辉煌的历史必然性。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改进劳动教育体系。我们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劳动教育机制,更加突出其立德树人的功能价值。三是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教学作为理论“内化”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行走课堂”中客观、立体、全面、真实地感知理论的温度。

  2.形塑“大课堂”评价体系

  讲好用好“大思政课”是新时代教师的首要政治责任,育人质量是评价思政“大课堂”成效的重要标准。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大课堂”评价时需充分把握其全面性、动态性和发展性,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一是以“全面性”原则进行要素评价。思政“大课堂”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三者的有机耦合,涉及教师、教材、教研、教学、教法等多维度要素和环节。因此,对于“大课堂”的评价必须基于“全面性”原则,进一步探索教育要素一体化评价的思路和视角。二是以“动态性”原则强化过程评价。要从“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两个维度,对思政“大课堂”的开展与教学情况建立实时、动态的评估体系。三是以“发展性”原则构建社会评价指标。要站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高度,构建面向不同学段学生,具有时代特点、一体贯通的社会评价指标。

  3.培育“大课堂”文化体系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培育蕴含家国情怀、强调和合共生、彰显以生为本的“大课堂”文化体系,不断提升“大思政课”育人实效。一是培育蕴含家国情怀的“大课堂”文化内核。家国情怀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蕴含着浓厚的家国同构和共同体情感,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伟大精神力量。可以说,家国情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旨归,也是思政“大课堂”的文化内核和灵魂所在。二是营造和合共生的“大课堂”文化氛围。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精髓之一。要通过完善师生对话机制,借助“情景导入、理论解读、课堂互动、热点回应”等环节,进一步增强教学的“在场感”和“代入感”。三是构建以生为本的“大课堂”文化场域。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落实在思政教学上表现为“以生为本”。在师生主体人格平等、权利平等、地位平等的课堂场域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和知识传授者,而是通过理论的力量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伙伴。

  以勇毅的历史担当完善“大师资”育人格局

  一百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不仅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引,还在于党拥有不怕牺牲、勇毅担当的精神品格。这就要求我们以勇毅担当的历史主动精神,完善“大师资”育人格局,努力打造一支敢于担当作为、勇于创新突破的“大师资”队伍。

  1.夯实“大师资”建设基础

  构建“大师资”队伍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从学科建设、后备人才培养等多维度夯实建设基础。一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应尽快把发展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有效做法和经验固化并融入教育制度,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内涵式发展。二是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作为支撑性、战略性工程。三是着力培养“大师资”后备人才。一方面,要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引导他们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真正统一起来;另一方面,要培养造就一大批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骨干,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在真正做到坚持守正创新的基础上,敢于与错误社会思潮正面交锋,勇于向错误思潮亮剑。

  2.提升“大师资”综合素质

  改革面临的矛盾越多、难度越大,越要坚定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信心,越要有进取意识、进取精神、进取毅力。在“大师资”队伍构建的过程中,要引导广大教师增强历史进取意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综合素质,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一方面,要强化“大师资”队伍师德师风建设。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衡量教师素质和能力的基础性原则,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大师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要健全“大师资”队伍建设激励机制。各高校要统筹思想政治工作,建立专门制度,常态化支持思政课教师到各级宣传机构、党政机关等挂职锻炼,落实相关经费保障,把相关工作经历作为职称评定、干部选聘、评奖评优的重要参考,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参与性与积极性。

  3.完善“大师资”育人格局

  纵览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各级学校始终把思政课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从顶层设计、课程建设、协同育人等方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国家发展的历史使命感铸魂育人。一是要实现顶层设计合理化。各级教育部门要进一步细化“大思政课”的实施方案,特别是在经费投入、资源统筹等方面要作明确规定。二是要做到课程思政系统化。“大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以不同学科背景的“大先生”为支撑。从横向而言,要通过不同专业师资队伍整合,制定课程思政的思政育人规划,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从纵向来看,要在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同时,加强不同学段的师资交流,做到课程思政系统化。三是要推进育人力量整合化。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完善“大师资”体制机制,从制度管理层面促进党政团学各层次系统设计、系统发力,通过内部挖潜、外部引援,打造“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大师资”队伍。

  以科学的历史思维构建“大平台”保障体系

  历史思维作为人类思维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我们认识、总结与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探寻未来发展方向的思想武器。“大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系统工程中思政课的新形态,需要我们以发展的历史眼光、反思的历史思维、系统的创新思维,构建“大平台”的保障体系。

  1.搭建思政“大平台”实践体系

  用发展的历史眼光考察和审视事物和现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要求之一。从我国实践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社会实践不仅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教育手段和关键教学环节,也是学术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广泛接触劳动群众的重要平台。一方面,要“化零为整”,搭建内外贯通的实践平台。要充分挖掘各地红色文化资源,用好各类红色文化设施和阵地,搭建“课堂—校内—校外”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实践平台。另一方面,要“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建设基层实践教育示范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将课堂搬到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第一线,帮助学生深刻体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魅力和实践伟力。

  2.完善思政“大平台”资源体系

  历史思维中蕴含着反思性,是最好的教科书和清醒剂。我们要从历史的兴衰成败中凝聚经验、吸取教训、汲取能量,激发现实的作为。从思政课发展沿革的历史维度看,部分学校开门办思政、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的能力还不高,课程思政还存在“形式化”“表面化”等现象。“大平台”资源体系建设是破解当前思政课建设突出问题的有效路径,我们必须善用之、常用之。一方面,要统筹规划全国思政网络共享平台建设,打破地方、校际、部门之间的壁垒,打造全国各高校思政“大资源”平台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国“大思政课”教学科研系统。另一方面,各高校也要自觉与兄弟高校共建“大思政课”虚拟教研室、案例库、素材库和课程库等。

  3.构建思政“大平台”协同体系

  历史思维不是“惯性思维”,而是面向未来的创新性思维。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树立“一盘棋”意识,推进校企融合、校社融合、线上线下融合,构建思政“大融合”平台体系。一方面,推动构建校企协同思政平台。要充分借助校企合作的资源优势,同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起来,让教师与学生一起进企业、进工厂,邀请劳动模范、优秀工匠进校园、进课堂,构建校企融合的联动思政平台。另一方面,推动构建校社协同思政平台。挖掘依托社会的思政教育资源,融入学校思政教育教学,也是善用“大思政课”的应有之义。要大力开拓校外育人资源,努力构建学校与社会资源全方位协同育人的长效合作机制。

  【作者李俊峰:常熟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

  原载2023年第9期《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李俊峰

  举报/反馈

上一篇:明天9点起可打印准考证!沪2023年下半年自学考试考前提示
下一篇:上半年325人被纳入联合限制骑行名单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