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柳州老人年过100岁,常找人喝酒猜码,还得徐悲鸿赏识!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2-12-01
手机版

  5月初,鹿寨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吴素林发来邀请,希望记者去鹿寨采访,鹿寨县文联主席廖献红帮找了《鹿寨文史资料》和《鹿寨县志》供参考。当记者打开书本时,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潘文经,这可是一个著名的国画大师,于是心中充满无限感慨。

  时光回到2008年,当年9月4日的《柳州晚报》发表《一个百岁画家的追悼会》长篇通讯,因为故事感人,文采斐然,让人记忆犹新。14年过去了,还能够找到画家的后人采访吗?如果没有直接采访,这篇文章如何能够写出新意?真的有点让人焦虑不安。

  儿子的回忆

  5月17日上午,记者如约来到鹿寨县委宣传部会议室,其中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似曾相识。他主动提醒记者说,2019年5月,记者在《地火燎原》党史报道的采访中,他还带路去过四排镇,但记者就是想不起他的名字了。后来,县委宣传部的同志介绍说,他叫潘允剑,原是县地志办干部。记者看他虽然一头白发,却红光满面,就冒失地问:“您有80岁没有?”当时场面真的有点尴尬,后来才知他今年65岁。

    鹿寨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有海通过微信告诉记者说,会想办法把潘文经先生的儿子请来。当聊到要采访潘文经的故事时,潘允剑大声说:“我就是他的儿子。”

    潘允剑

  瞬间,记者心中焦虑荡然无存,对写好画家的故事充满信心。

  现场,潘允剑先生深情地追忆他父亲的点滴往事:

  “我的父亲是一个画家,也当了一辈子老师,别名雪笙,字绿邨,壮族。1906年12月12日出生在中渡镇,排行第四,是经历了清朝、民国、新中国的三朝‘画老’。幼时入私塾,1921年毕业于中渡县立两等小学。1926年到桂林求学。1931年毕业后,先后在昭平、信都、三江、南丹、柳城、榴江、柳江、融县、阳朔等地任教。解放后,回到鹿寨县的中渡、四排、雒容中学、县师范等学校任教,讲授语文、历史、地理、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耕耘50年,桃李满天下。1972年调鹿寨县文化馆任专职美术创作员,1976年调回鹿寨县师范,73岁时退休。”

    潘允剑说:“那时我在一家集体小厂上班,不是很理想。当时有政策允许顶职,为了让我到县师范学校的印刷厂做工人,父亲才退休的。”

  父亲自幼喜欢画画,到桂林后,师从著名画家帅础坚、容大块先生研习岭南花鸟画。1932年8月,不惜辞职跟随著名画家唐翰学习花鸟画。1935年春作品《雄鹰》参加广西省首届画展并获金质奖。后来,其作品名声远播海内外。

  父亲的一生热爱教育和中国画艺术,他自撰对联“精心栽桃李,奋笔写梅樱”,说出了他一生做的两件事——教书与作画。一生清白、正直磊落。他以梅花的坚贞高洁、经冬而不凋来激励自己。为什么选择画梅花?潘允剑说,因为毛主席有一首著名的《卜算子·咏梅》诗词。

    父亲平易近人,有时吃一碗粉也会送一幅画给群众。经常和学生们一起喝酒、猜码,其乐融融。

  1983年,他当选为政协鹿寨县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曾为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书画院院士。2008年8月辞世,享年102岁。

    记者的报道

  潘文经先生在世时,媒体对他有许多的新闻报道,但这篇长篇通讯《一个百岁画家的追悼会》见报后,感动了无数的读者。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本报记者赵伟翔,报道中提到两个重要人物:徐悲鸿和阳太阳。

  文章中写到:“2008年8月28日晚,十几个弟子自发前来为老人守灵。他们聚在老人的灵前,重温老人的往事。院子里,有一棵老人20多年前种下的樱花树,如今已枝开叶散,绿荫浓密。”

  老人尤好画梅,曾自称“老朽画梅未有师,风声腕底走龙蛇”。

  1983年,他的一幅《梅樱图》参加广西·日本京都书画院联展,受到追捧。1997年,他以91岁高龄完成了6米长1米高的巨幅国画《乾坤正气》庆香港回归,再次登上艺术巅峰。他因画梅技艺精湛被誉为“岭南第一梅”。

  老人曾有更好的成名机会。徐悲鸿曾邀潘文经到中央美术学院执教。可惜还未成行,徐悲鸿先生就去世了。

  在广西,活到100岁的艺术家并不多见。除了潘文经,就是阳太阳了。

  许多年前,两个老同学(1926年的省立第二师范同学),潘文经写下了“少小同窗共患难,彩墨挥洒一百年”的诗句。

  2001年,潘文经95岁,阳太阳92岁。潘文经的关门弟子欧顺红还记得,两个老人见面时像孩子一样开心。阳太阳拉着潘文经的手说:“你还救过我的命呢!”

    两人在桂林读书时,阳太阳参加革命活动。有一天,潘文经看到几个警察从校门口进来,他意识到,可能跟阳太阳有关。他立即抄近路跑回教室,阳太阳急忙翻窗逃走,躲过了劫难。

  两人在阳太阳画室最后一次一起作画的画面,成为历史永恒的场景。

  弟子的思念

  5月17日下午,记者在中渡和潘允剑闲聊,讲到欧顺红。当即打电话给他,请求他写一段回忆恩师的故事。

  5月26日,欧顺红先生发来一段回忆文字:“大约1992年的一天,我拿了一幅我画的六尺红梅给先生看。先生看后表扬我画得好。我请他题字。先生高兴即题: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他随即讲了一个故事:1937年他跟徐悲鸿先生学画,有一天晚上他画了一幅《红叶八哥》,画完后觉得很满意,就顺手题上:余作此图多矣,唯此幅是精品。第二天觉得自己吹自己的画是精品不好。于是他找到徐悲鸿,讲明来意。徐先生看后笑笑,题笔在画上题上: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雪笙弟此幅确是精品,无怪夫自鸣得意,宜也!潘先生以此鼓励我学习,至今难忘!”

  5月29日,老人的另一个弟子蔡家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结缘恩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由母亲带着求学至先生坐落在鹿寨镇共和街之老屋。此后随先生习画,摹古传承,勤习国画花鸟技法,特别是传统画梅的表现尤为临习更多。先生之所以一生独爱画梅,是有原因的。听先生自述痴作梅之因,乃因特殊时期,画家的绘画题材受限,而毛主席喜梅花品格,亦曾有诗赞梅花之傲骨,先生有感于此,故此后先生致力于对梅的傲霜品格之内质、怒放于腊月之雄强气节进行绘画。他笔力苍劲盘虬、墨色、丹朱融古一体,《红梅赞》《腊梅图》等数百幅以梅为主题创作的佳作先后流传名世,特别是先生上世纪七十年代为中日建交纪念活动而创作的《梅樱图》一举夺取金奖后,更是享誉画坛,以致于八十年代出版发行《当代中国画家辞典》一书,先生的传记亦在其中。”

    “先生爱惜弟子,常以自己所长之国粹,如国画、书法、字画装裱、京剧唱腔、诗词格律等传统知识传授。为使弟子视野开阔,常自掏腰包购买专业书籍,赠与弟子。记得在1982年时,先生受邀入京,掏钱购回《曹全碑》《乙瑛碑》《竹谱》三本书籍赠我,勉励我勤学苦练。”

  另一个弟子蔡智曾撰文《仁者寿艺长存——潘文经先生艺术探析》来回忆恩师。

  文章说:“先生作为画家,引导培养了一批书画青年、画坛新秀,但自己生前却没有出版过个人画集。

  先生花鸟画,有传统文化的气脉,但又具有生活原本的情怀,建构了自己骨傲笔健的精神。他的白梅,枝盘挥动、勾线、写粉灵活丰富,清雅高古,魂系飘香;他的红梅,自由挥写的枝干上,用曙红、胭脂、藤黄、花青、朱磦、白粉同时多彩入毫,点就的花朵富于变化,厚重香浓。他的樱花,雅俗共赏,在空中飘洒流彩,他的孔雀羽展吉祥,八哥灵动通语,鸽子丰羽洁美。他的书法题款,平正中和,内蓄千钧拨力。

  想起跟随先生的日子,一帮弟子几乎每年都要给他过生日,春节去拜年,在一起亦师亦友,谈笑中聆听他的教导。

  他九十多岁高龄还一个人外出,跟马路对面的人打招呼。他耳聪目明,记忆极佳,前后赤壁赋随口吟诵;百岁时还同弟子谈天论艺,品茗饮酒,挥毫写意。

    学生们在春节看望潘文经

  他为人亲和、质朴含蓄而富有生活情趣。他的言行举止,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

  2020年9月,鹿寨县耗巨资建设的“潘文经艺术馆”落成,成为中渡镇重要的文化旅游景观。在参观“潘文经艺术馆”过程中,鹿寨县文联主席廖献红自豪地说,其实,中渡还有一个文化名人叫韦晓萍。更让人骄傲的是:鹿寨县出了两个自治区的文化厅长。那么,2006年,文化名人韦晓萍89岁高龄,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艰难地举起了右手,实现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夙愿。这个历经沧桑的文化名人又有怎样的动人故事呢?请关注后续报道。

  

上一篇:教你怎么画漫画人物的手?动漫人物手部的图文教程
下一篇:《南开画院画家作品集——张柏林集》由中国美术出版社出版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