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全面了解初中与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政策背景、理论与实践要点!
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首先表现为一个政策行动,是由政府行政力量推动的一项教育评价改革实践。20世纪90年代开始,党和国家提出中国教育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战略决策,具体落实的一个重要抓手是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评价切入。综合素质评价概念的提出和在实践领域的探索,是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国家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起步的。
《综合素质评价:政策、理论与实践》着重从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政策层面的备受关注以及在高中教育阶段和高校招生录取环节的实践应用情况入手,对相关政策规定、政策背后的理念以及上海作为高考综改试点地区的具体实践探索等进行专题分析,以期对其他地区的高考改革方案拟定、实施,以及高中学校招生考试结合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推进提供些许参考和借鉴。
《综合素质评价:政策、理论与实践》
《综合素质评价:政策、理论与实践》
董秀华 等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978-7-5760-2443-2
022年8月
46.00元
《综合素质评价:政策、理论与实践》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主成果。
研究系统梳理了我国综合素质评价政策兴起与发展的背景和阶段性特征,从综评主要利益相关者视角切入,通过多轮次的问卷调查、访谈调研等,对综评的进展、成效、共识、分歧和隐忧进行评价与反思;从理论探讨和比较借鉴的视角,对综评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厘定,对可借鉴的国际经验和要素进行比较分析;基于政策体系完善,对综评政策实施的实现要素进行抽取,提出若干完善意见和建议。
研究聚焦、突出政策咨询的功能定位,旨在为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完善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服务;辩证看待综合素质评价的育人和选拔功能,重点关注综合素质评价在人才培养和选拔中的系统性制度建设;注重在实践跟进过程中发现问题,在强调研究规范的基础上强化政策建议的可操作性。
作者简介
董秀华,教育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兼任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兼职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国教育事业统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评审专家、上海高等教育督导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等。2012年上海市育才奖获得者。
目录
前言:关于课题研究工作的说明
一、 课题研究任务的由来
二、 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重点关注
三、 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四、 课题研究的若干局限
第一章 我国综合素质评价政策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素质教育目标任务的确立与综合素质评价政策的萌芽
一、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
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三、 评价制度改革作为素质教育战略落地的基础保障
第二节 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配套任务的综合素质评价之肇始
一、 综合素质评价在国家政策层面得以确立的里程碑
二、 “综合素质评价”术语的首次使用与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
三、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展开
第三节 作为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重要内容的综合素质评价之发展
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力推动
二、 “两依据一参考”高考综合改革政策设计的“一参考”
三、 “一基于一结合”中考改革招生录取机制设计中的“一结合”
第四节 新时代素质教育与综合素质评价的新要求
一、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 综合素质培养是育人方式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
三、 综合素质评价是构建全面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 综合素质评价政策实施与实践进展(2014年底前)
第一节 各省市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政策概况
一、 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二、 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三、 评价的组织与实施
四、 评价结果的使用和制度保障
五、 评价的困境与问题
六、 对相关方案政策完善的对策建议
第二节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政策进展与实施成效
一、 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概况
二、 山东省潍坊市中考改革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三、 湖南省长沙市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
第三节 学校案例: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学生成长记录平台
一、 选择海安高级中学作为案例呈现的缘由
二、 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初期存在的问题
三、 学生成长记录平台设计开发的功能定位
四、 学生成长记录平台实际运行功效
第三章 综合素质评价政策实施与实践进展(2014年底后)
第一节 高考综合改革前三批试点省市高中综评方案分析
一、 指导思想
二、 实施原则
三、 评价内容
四、 实施程序
五、 材料应用
六、 组织保障
第二节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顶层设计与工作推进
一、 上海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顶层设计
二、 上海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纪实报告的要素构成与模板
三、 引导高校研制招生录取工作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使用办法
第三节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新发展
一、 《实施意见》提出的总要求
二、 《实施办法》的具体规定
三、 《社会实践管理办法》的细化要求第四章 综合素质评价政策实施与实践成效
第一节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实施总体成效
一、 上海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建立
二、 基于全市统一平台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实现全覆盖
三、 落实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工作协调机制取得显著进展
四、 高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取得显著成效
五、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信息陆续在高校招生环节使用
第二节 综合素质评价给高中学校教育带来的改变
一、 学生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得到全面落实
二、 学校的研究型课程和研究性学习得到切实推进
三、 生涯教育指导得以创新性实践
四、 学校特色建设集中落实到人才培养目标上
五、 学科类、活动类的拓展型课程日趋丰富和结构化
六、 高中学校的软硬件建设迈上新台阶
第三节 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工作中发挥“参考”作用
一、 本科招生参考使用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呈现“8-1-2-1”格局
二、 高校招办主任对参考使用综合素质评价信息招生的评价与反馈
三、 高校招生参考使用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主要模式
第四节 高考学生及社会公众对综合素质评价政策实施的感受
一、 2017年8月开展的典型样本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
二、 2017年高考结束后开展的专项调研结果
三、 2018年11月组织的跟踪调研分析与结论
第五章 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过程中的共识、争议与隐忧
第一节 综合素质评价实践推进促进教育改革发展形成共识
一、 为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探索了实践路径和推进抓手
二、 体系化、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开始落实到实践中
三、 从育分转向育人的理念日益广泛深入人心
四、 切实为高学段学校人才选拔提供了重要和可靠的参考
第二节 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过程中的若干分歧与争议
一、 综合素质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
二、 综合素质究竟该当如何评价
三、 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究竟是否可用
第三节 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中的若干隐忧与挑战
一、 综合素质评价会不会引发新的教育不公平
二、 高校招生参考使用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范围能否扩大到统招批次
三、 高中学校如何在记录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同时发挥其评价功能
第六章 综合素质与综合素质评价:概念厘定与理论问题
第一节 政策话语与学术研究话语中的综合素质与综合素质评价
一、 政策话语、学术话语及其特点
二、 政策话语中的综合素质与综合素质评价
三、 学术研究话语中的综合素质与综合素质评价
四、 政策话语与学术话语中的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有机整体
第二节 综合素质相关及相近概念术语辨析
一、 国际社会对核心素养、21世纪能力的研究和关注
二、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开发
三、 核心素养、21世纪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关系
第七章 综合素质评价的国际视野与比较借鉴
第一节 美国高校招生对申请人综合素质的考察
一、 美国高等教育及高校招生简介
二、 高校招生采用综合评价的选拔机制
三、 高中教育对综合素质的关注及其测评
四、 美国高校招生向处境不利的高中生倾斜
第二节 英国高校招生对申请人的综合素质评定
一、 英国的中学教育高级水平证书考试
二、 英国高校招生的总体特征
三、 反映非学术能力的“综合素质评价”
四、 招生考试分离的制度设计与实施
第三节 高校招生应用综合素质评价的国际经验
一、 考试是测量学生认知素养的基础性手段,是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 考试具有内在局限性,需依托其他手段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测评
三、 综合素质评价应用于高校招生必须赋予高校一定的招生自主权
四、 高校招生自主权得以保障的制度基石在于招考分离
五、 主观性的综合素质评价易招致舞弊,需要基础性制度保障
第四节 中美结合的招生方式:上海纽约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一、 上纽大的招生制度
二、 上纽大招生流程及其对申请人综合素质的考察方法
第八章 综合素质评价政策实施的制度体系与保障机制
第一节 综合素质评价核心要素的顶层制度设计
一、 为什么评
二、 评什么
三、 谁来评
四、 怎么评
五、 若干原则
第二节 综合素质评价的系列制度与保障机制设计
一、 1+1+N的政策文件系列,确立基本制度框架
二、 明确制度运行体系和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在既定框架下运行
三、 政策宣讲与专题培训,确保政策实施的良好舆论氛围
四、 动态监测评价基础上的自我完善与深化机制
第三节 综合素质评价的信息技术支撑
一、 教育评价与信息技术的创新融合已是大势所趋
二、 上海开展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两个官方电子工作平台
三、 根据工作需要开发专题性的支撑平台
第九章 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未来发展的若干建议
第一节 找到能够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关键要素的巧数据
一、 从大数据到巧数据
二、 巧数据对综合素质评价至关重要
三、 综合素质评价部分“准”巧数据
第二节 招生录取工作需实质性参考使用综合素质评价信息
一、 政府需要下决心改革集中录取的招生机制
二、 高校迫切需要全面提升招生能力
三、 高校人才培养的制度化安排需要进行根本性变革
第三节 基础教育需要充分发挥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育人功能
一、 评价最重要的意图是为了改进
二、 用好招生考试“指挥棒”的积极作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
三、 基础教育学校要更充分地发掘综合素质评价的改进和育人作用
第四节 综合素质评价要充分兼顾选拔和育人双重功能
一、 综合素质评价的起始和终极目标是全面育人
二、 新一轮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使综合素质评价找到了落地的契机
三、 综合素质评价的制度设计需有机发挥育人和选拔的双重功能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
虽然冠之以“前言”字样,但作为一个“关于课题研究工作的说明”,所涉及的内容要点都是在研究逐步推进的过程中才陆续开始有雏形,而具体的行文则完全是在研究报告基本完成之后才落笔的。
之所以要有一个这样的说明,一方面考虑是要对课题实际研究工作开展与课题申报时的设定之间的关系和关联有个交代;另一方面,也考虑到研究报告的篇幅,本着对读者负责任的态度,提供一个简单的导读要点线索。
本部分“前言”主要交代四方面的信息:
课题研究任务的由来
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重点关注
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课题研究工作的若干局限
一、课题研究任务的由来
说到本课题研究任务的由来,必然要简单回顾一下课题研究关注的主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兴起与发展。
综合素质评价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首先表现为一个政策行动,是由政府行政力量推动的一项教育评价改革实践。20世纪90年代开始,党和国家提出中国教育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战略决策,具体落实的一个重要抓手是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评价切入。综合素质评价概念的提出和在实践领域的探索,就是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国家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起步的。
之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尤其是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颁布实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被作为新高考改革“两依据一参考”制度设计中重要的“一参考”得以确立,并在首批进行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上海和浙江得以实施和运用。
2016年9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的中考改革目标。从高校招生中的“参考”到高中学校招生中的“结合”,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在招生考试中的地位和作用被拓展到了整个中等教育阶段。
在国家政策推进的过程中,学术研究的力量持续深度介入,很多理论问题和学术观点反过来又成为政策推进和完善的重要力量。但很显然,分歧持续存在。尤其是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颁布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从原本作为课程改革配套的教育评价政策被强化了作为人才选拔重要参考的功能,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本课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就是在2014年9月国务院刚刚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之后不久,第一时间被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年度重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年度教育学重点项目指南。课题题目是给定的,不能修改或调整一个字,是限定性的研究项目。课题研究一个最切近的背景或指向就是要“为《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具体落实提供咨询研究建议”,尤其是结合考试评价综合改革试点的推进,进行相应的政策跟踪和成效评估研究。
二、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重点关注
如上所述,课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年度重点课题指南中列出的既定项目。综合素质评价相关问题的研究,必须放到特定的背景下进行讨论,脱离现实背景,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就会陷入无休止的争论中。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事实。素质教育的提法在我国得以确立之后,有关何为素质、何为综合素质、素质本身能不能评价以及如何使用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等一直处于争议中,始终难以取得共识。
课题立项评审的专家答辩环节,担任专家组组长的时任教育部基教一司司长王定华教授就曾特别建议,要对初中甚至小学等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情况有所关注,要对上海比较好的做法进行总结和梳理。如今回过头去看综合素质评价政策和实践的进展以及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和初步成果,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仍是相对重点,但跟项目申报时关注的重心有些许的调整;对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有所关注,但篇幅和深度可能都不及对普通高中的关注;小学阶段则几乎没有涉及。这也是为什么本研究报告最后没有完全采用课题项目名称中“中小学生”的字样,而是相对概括地称之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考虑。对上海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的梳理算是相对充分,但同时也对其他地区的创新实践给予了适当的关注,使之充分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的视野。
对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关注重心发生微调的一个直接原因,是项目立项通知下达时,本人因为单位轮岗的安排,工作岗位已经调整至高等教育研究部门。不同部门工作职能定位和研究聚焦领域的差异,使得本人对该问题的关注也相应出现了重心上的些许微调,加之上海作为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地区,正全力推进高考改革方案的研究和落地,于是相关研究工作开始更多关注与高等教育相关的领域与范畴,更多聚焦于普通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但即便如此,也还是要强调一点,虽然是在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之下,必然要更多关注考试评价和人才选拔中的综合素质评价,但也正是这一背景,在时刻提醒我们,需要辩证地考虑和对待综合素质评价的育人功能和选拔功能的有机统一,而非片面地强化其对部分学生的选拔和筛选功能,而忽视了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育人功能。
对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关注在研究的后期有所增强。项目推进过程中,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如何在中考中使用成为国家政策推进的又一重点,为此,项目研究后期所关注的范畴和重点有所延伸和拓展,对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给予了尽可能多的关注,包括对世纪之初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配套改革推进时期不同地区的实践探索等。但因为最新改革要求在各省市的具体落实仍在逐步推进,相关政策举措和实践仍在逐步形成过程中,所以总体而言对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呈现不及高中。
三、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本报告将着重从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政策层面的备受关注以及在高中教育阶段和高校招生录取环节的实践应用情况入手,对相关政策规定、政策背后的理念以及上海作为高考综改试点地区的具体实践探索等进行专题分析,以期对其他地区的高考改革方案拟定、实施,以及高中学校招生考试结合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推进提供些许参考和借鉴。
整个研究报告包括五个大块面的内容,根据各部分内容的容量切分为以下九章。
第一章,即本报告的第一部分,主要交代我国综合素质评价政策兴起与发展的背景,内容涵盖从素质教育目标任务的确立,到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配套任务的综合素质评价肇始,再到作为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重要内容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发展,直至新时代素质教育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新要求。
第二章、第三章,构成本报告的第二部分,主要是综合素质评价政策实施和实践进展阶段性特征的梳理。其中,第二章,集中梳理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之前,综合素质评价更多作为课程改革配套任务推进时期的探索和实践,包括从各省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分析政策实施的概况,选取北京、山东潍坊和湖南长沙三地对其初中学生综合评价进展情况进行分析,选取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作为学校层面的案例,对其基于电子平台的学生成长记录与评价机制进行了案例呈现。
第三章,着重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实施以来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政策与实践进展进行分析,包括对前三批14个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要点的比较分析,以上海为例梳理高中学生、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顶层设计和前期准备工作。
第四章、第五章,构成本报告的第三部分,主要是从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利益相关者视角切入,对当前综合素质评价的阶段性成效、共识、争议和隐忧进行评价与反思。其中,第四章,以上海新高考试点以来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政策的实践推进为例,归纳分析主要利益相关者对政策实施成效的评价,包括政府作为改革政策推动者、高中学校作为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记录者、高等学校作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参考使用者,以及高考学生作为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记录和使用的最直接对象,对政策实施基本成效的感受和评价。
第五章,主要是课题组结合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若干关注,对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过程中各界的共识、争议和隐忧的梳理和归纳,并指出亟需完善的方向和建议。其中,共识主要表现为综合素质评价对推进素质教育和实现功能定位的积极贡献,分歧仍然聚焦在对综合素质及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认识上,担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教育公平问题以及综合素质评价功能的充分发挥方面。
第六章、第七章,构成本报告的第四部分,主要是从理论探讨和比较借鉴的视角,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若干理论基点问题进行厘定,对可借鉴的国际经验和要素进行比较分析。其中,第六章,是对综合素质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概念厘定和若干基础理论问题的探究。研究主要从政策话语与学术话语中的综合素质和综合素质评价切入,对综合素质和综合素质评价概念的界定和内涵等进行评述,并对相关和相近概念术语进行辨析。
第七章,重点对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高校招生工作中对申请人进行综合素质考察的做法进行比较分析,提取出若干可借鉴和参考的国际经验和启示,并对上海纽约大学将美国大学招生方式本土化的实践和探索作为案例进行剖析。
第八章、第九章,构成本报告的第五部分,在前面系统梳理我国当前政策实践、理论问题点、国际经验等基础上,本着提取可以借鉴和参考的经验教训的原则,对综合素质评价顺利实施的实现要素进行抽取,进而对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提出若干建议。其中,第八章,着重探讨综合素质评价政策实施的制度体系和保障机制建设,包括综合素质评价核心要素的顶层制度设计、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系列保障机制及信息技术支撑等。
第九章,则针对实践推进中迫切需要破解的问题点,就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未来发展提出若干建议,包括:找到能够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关键要素的巧数据,招生录取工作实质性参考使用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基础教育充分发挥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育人功能,以及综合素质评价充分兼顾选拔和育人双重功能等要点。
四、课题研究的若干局限
对中等教育尤其是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关注相对充分,对小学教育的综合素质评价未过多触及。课题指南发布时,题目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立项评审答辩时,时任教育部基教一司司长王定华教授也曾特别提到初中、小学的综合素质评价如何纳入研究视野的问题。目前的研究更多聚焦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对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有所关注,但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基本没有触及。这不是一种无意识的疏忽,而是因为始终没能找到关注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切入口。想来,这跟对不同学段教育的主要任务的理解和认知有密切关系。总体而言,小学与中学(包括初中与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和价值定位有较大的不同。小学作为学历教育的起始阶段,更多承担打基础的教育任务,其根本任务就是打好基础,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打基础,也为儿童个体身心健康发展打基础,推进素质教育,打好全面发展的基础,为培养高素质的公民和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打基础。小学阶段的教育,更多是养成性的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发展性和成长性价值,评价性要素和选拔性要素都相对较弱。但中学教育,开始越来越多地强调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差异化等任务,某种程度上与中等教育的人才选拔性相对被强化有一定的关系。为此,我们甚至可以说,小学实施的应该是全方位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培养,基本不带有高利害的特征,凸显的更多是全面育人的功能,而初中、高中的综合素质评价,因为与中考(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分流)、高考(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等有着直接的关联,甚至以此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和评价导向,所以初高中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培养,往往在评价性和更加功利化的人才选拔方面被强化,而长远的、基础性的全面育人功能的地位会相对退后。基于这样的理解和判断,本研究没有对小学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给予太多关注。
更多聚焦政策层面的关注,对基础理论的探讨相对欠缺。研究定位于决策咨询研究,因而更多关注政策层面的议题,包括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和结果使用政策的研究、制定、实施和成效跟踪等,关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各方博弈、过程完善等议题,但对基础理论层面的研究篇幅相对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跟综合素质评价最初更多作为政策话语的提出有关,同时也与最近几年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讨论更多聚焦于改革政策的强力推进有关,当然这些归根结底是与课题负责人和绝大多数课题组成员本身都长期从事政策决策咨询研究所形成的研究范式,以及在本项目研究过程中同时深度参与政府相关政策的研制和实施的跟踪研究等有着密切关系。
对综合素质评价人才选拔功能的关注较多,对其育人功能的关注相对偏弱。虽然课题负责人在最初的课题申报书撰写和答辩陈述时就一再强调,综合素质评价的全面育人功能不能因为对其人才选拔功能的强调而弱化,但由于当前的政策和实践的语境、兴奋点和主要关注点聚焦在综合素质评价如何在考试招生中予以参考使用,更关键的是综合素质评价在人才选拔这个功能维度上的显示度远远显著于育人功能的维度,虽然我们在陈述时努力表示,综合素质评价选拔功能的实现必须是以其育人功能的实现为前提,但由于没有更多地关注中小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整体实践,所以最终呈现出来的研究报告还是显得强化了综合素质评价的人才选拔功能,而对其育人功能关注则相对不充分。
对上海实践探索的呈现较为立体充分,对其他地区的系统性关注相对不足。研究对作为高考综合改革高校招生录取“一参考”、中考综合改革高中学校招生录取“一结合”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关注,更多聚焦以上海为代表的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情况,对上海以外的其他省市的系统性关注则相对不足,主要是因为上海的改革探索和制度设计等相对较精细,实施效果也相对较好,课题组成员全程深度参与相关政策研制的前期调研、起草研讨、跟踪评价等工作,熟悉程度相对较高,信息了解比较系统。但的确不能排除上海的做法不一定广泛适用于其他省市,因为毕竟无论是从中等教育的体量,抑或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均衡程度,还是社会教育的资源供给,乃至社会公众对教育的认知和观念等来说,各地区之间都差异巨大,不可同日而语。
尽管课题研究工作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局限和不足,但课题组在研究工作中还是投注了相当多的精力,尤其是密切配合上海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就综合素质评价的制度设计、调研、跟踪评估、交流分享等做了大量工作,作用和影响已经远远超出本课题最初的设想,很多过程性的工作以及与政策高度关联性的研究成果也远远未能反映在本研究报告中。在课题推进过程中,课题组的多位成员在国内综合素质评价领域积累了较高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对其他省市的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综合改革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启发。
以上为本课题研究工作的简单回顾和小结。
制作:陈文霞
复审:贺群星
终审:王焰
上一篇: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怎么报考,报考要求
下一篇:【潜能教育丨课程教学】“双新”背景下指向核心素养的五育融合教学实践——(政治)2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
- 聚焦中心任务 强化精准指导 确保第二批主题教育取得高质量好效果
- 郑州:到2025年,职业院校毕业生留郑率将超六成
- 普陀一小区拆除重建工作加速推进
- 官宣!江苏新增5所四星级高中
- 波士顿大学金融硕士排名靠前吗
- 成人自考考试地点是根据什么安排的?
- 彩色“毛衣”扮靓路边梧桐 南外师生发起“我们的梧桐”城市艺术公益活动
- 武向平院士助力首届四川省“科创筑梦”青少年科学节
- 长城热点|河南安阳滑县安罗高速高速公路建设非法取土
- 王易副校长赴广西参加定向选调生及引进高水平大学博士座谈会并看望校友
- 四川成考中遇到不会作答的题该怎么做呢?
- “外国语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联盟”在江苏科技大学组建
- 长沙市人社局前往长沙市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考察
- 百姓看联播丨提速啦!坐着高铁去滑雪丨燃起来!足球小将
- 闵行专家!落户新疆这里→丨一家亲
- 严查遛狗不拴绳!郑州多个小区发布“文明养犬”提醒
- 对话高途大学生业务负责人刘文勇:AI数字人是集团三大战略之一,未来或是千亿级市场
- 北京市2023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提示
- 没有大专毕业证可以自考本科吗?
- 奥运冠军自曝:需终身佩戴呼吸机!协和专家提醒,这病危险,得治!
- 这场培训,给崇明这群人送上一份“安全大餐”
- 5∶0零封法国波尔多大学女足 北师大女足挺进决赛
- 托福总成绩是多少分
- 原“暨南大学全球青年领导力研究院院长”被举报“猥亵”?本人回应称系双方自愿行为
- 前三季度五粮液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