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以实用为目的还是以兴趣为目的?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2-12-01
手机版

  #考研#

  今日聚焦问题:

  有考生提问:

  本人目前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想着考个非全提升一下学历,主要也是还想继续读书,考编制无非是先占个坑防止以后更难找工作。现在摆在我面前的是两个选择:第一个是功利目的,去考个好毕业的专业加个学历。第二个是学我一直想学的生物方面的专业,但是考虑到我本科是文科(高中学的理,但是选了个轻松的专业),跨考准备时间长,基本是从头开始学,而且担心因为专业原因可能受歧视。至于金钱成本倒是不是很在乎,一个是现在花销低,三餐吃单位能攒些钱;再就是家里虽然不富裕,拿出钱供我读书还是没问题的。

  那么考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以实用为目的还是以兴趣为目的?

  花生哥的见解和建议: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这个世界关于“考研主要目的的社会现实”与“个人的理想多样选择”这两件事情极其关系搞清楚。

  针对这个问题,其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毕竟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一样。

  这里我只能以考研人群的样本为基础,以他们的读研动机作为分析方向进行简要的描述分析。

  先看一下本科生整体样本的反馈情况(数据来源是历年的《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部分通过网络整理)

  2015、2016届本科生主要的读研动机2017届本科生主要的读研动机2018届本科生主要的读研动机

  其中最新的《2021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也大抵如是,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行查阅,都是公开的数据。

  为了尽可能的使得数据具备一定的代表性,特同时寻找并展示了连续四届学生的读研动机调查数据,从数据中可以看书,虽然每一年的数据略有差异,但实际上读研的主要动机,跟就业相关的两大因素,牢牢占据着前两位。

  以上可以看书,从普遍的读研群体大样本来看,大家读研主要目的还是要有利于就业,而并非科研或者其他。这样的数据,显然也跟我们通俗的直觉和常识是基本一致的。我们研究生学历科研人的比重,并不高,而数据也显示了,为了做科研而去读研的比重也并不高,两者基本吻合。

  至于“其他”类的情况,比如仅仅只是因为兴趣,或者完美没有功利性的去读研等等小众的读研动机,那就很少了。

  所以回到问题上来:考非全研究生的目的,是以实用为主还是兴趣为主?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明确所谓的实用,指的是否是“跟直接跟就业,跟职业相关”就是实用。如果是这样的话,显然读研的目的,目前还是以“实用”为主!

  大的样本(应届考研+在职考研)尚且呈现出这样的特点,那你说更小的,已经在职场工作的样本,会不会呈现同样的特点?

  通俗的经验告诉我们,或者说常识告诉我们,在职研究生,实用性更加明显。这已经是一个事实问题而不是选择问题了。

  至于说个人的选择,那就五花八门了。

  大样本只能代表一种既成事实和现象,以及未来可能的某种趋势,但是世界是多样的,到了具体个体的选择那就五花八门了。

  比如我听说有个师姐,财务已经自由了,突然有一天散步,路过北大的校区,直接进学校散步一圈,感受学校的氛围,然后立马做出决定,想要读个北大的研究生,于是开始充实地备考最终考上了。你说她是为了更好的"就业"么,显然并不是因为这个。用她的话说,她只是突然想读个书,觉得自己应该有所进步,回到学校感受下学校氛围而已!

  又比如我有个师兄,跟一个客户谈合作,相约在北大校园。散了之后突然看到教学楼有EMBA的项目招生简介,于是主动进到教学楼招生办了解情况。后来决定备考,也考上了,公司也快上市了,充满激情......

  各种情况,不尽相同,甚至于迥然不同。

  到底想怎么样,归根结底,还是需要自己权衡!

  数据会告诉你,大多数的人,尤其是在职人,想要读研,确实是希望能够对工作有帮助,比如为了晋升,比如为了转型,又比如说为了适应公司发展需要,甚至是为了确保挺过下一轮裁员等等!

  但个体的选择却是有可能五花八门的,尽管这类人,属于占比比较小的群体。比如有人是为了兴趣,也有人什么都没想,只是不想闲着;当然有些人只是烦闷,想要多认识点朋友;还有些人只是怀念校园,想念在校时光等等!

  只不过,后者,通常是有前提的,这些前提,比如说至少有以下这些条件:

  1、没有多少经济压力,甚至于已经可以提前退休

  2、家人支持,也或者自己就有最终的而话语权,哪怕略有阻力自己也可以拍板

  3、对未来没有过多的功利心,并不需要依靠通过读研拿到这个学历作为自己实现下一步短期目标的一个必备条件等等!

  一句话:他们“佛”得起!

  教育,说白了就是一种投资,有些人投资的是“可见的短期的”利益,因为他们有短期回本继而有盈利的压力;有些人投资的是未来的某种可能性,并不强求,哪怕一辈子都不回本,他们也觉得是值得的,因为他们没有急切的回本的想法。

  但最终,到底是哪一类获得更多,这个就不好说了。毕竟有些时候,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你没办法。

  那么最后问题来了,你属于哪一种呢?

  

  这个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了!成年人,对自己负责!

  当然,我们完全可以以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嘛,实际上世界上先知先觉的人永远占少数,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准确的预测到未来会发展成怎样的情况,所以越是这时候,除了尽可能的开阔视野提高预判准确的可能性之外,更多的需要:叩问本心!

  最后衷心祝愿看到本篇回答的考研人,只要出发,便:金榜题名,一考成硕!老规矩,奉上考研上岸卡:

  

  我是花生哥

  教育价值分享者!

  众多考研党背后的男人

  专助有缘人!

  锁定和关注 @花生哥带你考研 频道

  一天一干货,伴你成功路!

  举报/反馈

上一篇:高途课堂怎么样?报名前要知道的几个真相
下一篇:店场网构建农业餐饮互连网 定义S2B2b2C组织架构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