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特谈双减|跟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助力“双减”高品质落地与实施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2-12-03
手机版

  国家“双减”政策出台后,一系列全新的挑战摆在了每一个教育者面前:怎样合理有效地减负?如何确保在减负的同时持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本期“双特谈双减”,让我们来看看几位特级校长、老师的“双减”经验!

  构建“一体化”育人格局

  打造“桃红李白”成长路径

  

  杨刚(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

  落实“双减”政策,是一场“减”与“增”的博弈,要做到两者的平衡,则需要回归教育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探索“五育融合”育人路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中关村第二小学建校50年来,始终秉承“以人为本”育人理念,立足“双减”背景,学校提出构建“一体化”育人新格局,从管理体系、教学模式、资源供给等维度开展创新实践,力求成就每一位教师和孩子,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可滚动查看)

  一

  重新排兵布阵,构建“年级组一体化”管理体系

  

  学校打破以往固有的学科制教研组管理体系,以“学生”为核心,对全校教师重新排兵布阵。实行年级组制课后服务模式,将所有教师分入六个年级组,组内人员均由本年级不同学科教师组成,实现低重心、扁平化、高效能的管理,把管理重心下移,把管理关口前移,加强了彼此间的沟通与协调,形成育人合力。

  

  (一)发挥年级主体作用,量身定制,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成长

  以年级为单位,体量小,更利于兼顾学生的个体需求。基于校级课后服务方案的引领,积极发挥各年级组的主体作用,在开学第一周,面向学生、家长进行了需求调研,为本年级学生量身定制课后服务方案,不仅做到了“一年(级)一策”,也做到了“一班一策”,争取实现“一生一策”。

  (二)年级组长自主统筹,灵活调控,确保教师弹性上下班

  各年级组的人员安排由组长结合组内情况,进行自主统筹协调。原则上当日第一节及以上,没有授课任务的教师可9:00到岗上班。当日16:30后没有工作任务的教师即可下班。同时,我们在校内还设置了茶歇室、休息室,使老师们不离校也能弹性工作。另外,对于时间上不好调配错峰的岗位,从岗位绩效给予教师认可。

  目前,学校100%的教师都能够实现每周两次以上的弹性上下班,让教师感受到学校的“暖心、真心”,才能实现育人中的“用心、精心”。

  

  (三)“双组长”管理,保障年级工作“双统筹”

  为高效推进管理工作,每年级都有一名行政干部进组,与年级大组长形成“双组长”负责制,保障日常管理与业务管理“双统筹”。实现对年级工作的高位引领,深度指导、严格把关、有效落实。

  (四)学科共融,智慧共享,助力“五育并举”落地生根

  各年级组每周固定时间召开一次组会,以育人为目标,聚焦学生成长,所有学科教师共同研讨未来一周作业设计,统筹协调每日作业总量与内容,开展课业辅导集体备课等等,促进了学科间的融合,将五育并举落到实处。作业研讨结果由组长与行政干部确认后,将于每周一在年级公示区进行公示。

  

  二

  打造“教学评改一体化”教学模式

  如何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为杠杆,撬动学校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学校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重效能,促提升,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改”一体化学习闭环模式。

  (一)以“一体化”为课题,构建“二个一”改革机制

  形成一个教学体系。

  即在学习目标引领下,将教学设计、学习过程、作业反馈和教学改进整合成一个一体化的“教学评改”体系。

  

  突出一个核心内容。

  即将“作业”作为检验学习目标是否达成的核心内容。学校制定了作业“三步走”原则,即,把作业设计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部分;把作业实施作为学习评价的重要依据;把作业效果作为教学改进的核心标准,共同勾勒出教与学的同心圆。

  

  (二)以“作业设计”为目标,聚焦源头治理

  形成大单元作业设计任务链。

  学校提出“大单元作业任务”的理念,将任务链引入单元作业的设计中。明确学生的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是不能脱离的,在备课时我们就应结合单元和课时教学内容、学生学情、学习目标,提前设计好单元作业及每节课的课堂练习、课后作业。

  要以作业为切入口,将作业设计、课堂教学、课上练习、学生辅导建立联系形成闭环。从单元视角、学生视角、融合视角设计有趣、有效、有质的作业,形成单元课时任务“一条线”,单元作业“一道链”,从而促进学生建构素养培育的“一张网”,提升作业的整体性、关联性和逻辑性。

  以综合性作业设计为核心突破点。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作业设计更加偏重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但我们发现,当综合性作业设计与学习进程、学生能力不匹配时,往往会被学生视之为附加任务,甚至导致学生的负担感加重。为此,学校重点关注综合性作业设计的实效性,提出“五个策略”:

  ▲基于单元学习主题,有效创设作业情境

  ▲基于学生学习进程,逐步分解作业任务

  ▲基于学生认知特点,精心搭建学习支架

  ▲基于学生个性发展,注重作业成果展评,从而真正发挥综合性作业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以“作业实施”为路径,形成一体化脉络

  精耕课堂,注重学习过程体验。

  课堂教学实行“5-10-5”,即,入课前5分钟的作业反馈时间,课上不少于10分钟的课堂练习时间,下课前5分钟为作业解读时间。开展课堂教学和课下作业一体化设计,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有充分的体验和探究后,以作业作为学习活动的必要补充,同时要求学生带着新的思考去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分层作业,拓宽思维发展空间。

  学校首先明确了分层作业的定位,其目的绝不是要给学生分层,而是为学生提供多维度的作业选择,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励学生自主进步。在课上教师以“学习评价单”为载体,帮助学生诊断自己当堂课的学习情况,并就当天需要完成的分层作业进行讲解,指导学生按照自主发展需求选择分层作业,逐步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如:数学学科以“点亮星空”为主题,将作业分为小试牛刀、大展身手、勇闯难关三个等级,对应基础、延伸、素质培养,学生完成不同等级的作业,也能获得不同的“星星”,鼓励学生结合当日学习情况自主选择,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因材施教。

  (四)以“作业评价”为导向,推进改革

  以“能力要素”为评价标准,精准问题定位。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指标,细化完成每一项作业所需的能力要素,如,将语文学科的看拼音写词作业,分为拼读能力与规范书写能力两个评价指标。数学的应用题分为阅读能力、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识图能力、书写能力等评价指标。依据能力要素评价,帮助学生复盘作业完成的过程,靶向问题症结,关注到个体发展。

  

  以“作业效果”为改进依据,打造学习闭环。

  借助“一本一图”,即,个体学生错题记录本、班级课时作业评价图,使学生能够清晰了解自己学习情况,及时查漏补缺,教师从整体了解班级学习效果,帮助学生突破理解障碍、整理知识系统、跟进补偿学习,并随时调整下一步教学,真正打造学生学习的闭环模式。

  三

  整合“家校社一体化”资源供给

  落实好“双减”要求,在课堂提质增效的同时,也要做好课后服务这篇大文章,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学校树立“家校社一体化”大教育资源观,统筹协调好多方资源供给。

  (一)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打造“校级名师工作坊”

  学校充分挖掘集团内优秀骨干教师资源,成立校级名师工作坊,通过构建名师微课资源库、二小线上直播课等多种途径,在丰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确保教学质量,同时又实现了校区间课程的同步、优质和均衡。

  

  (二)挖掘家长优质资源,开展“二小儒雅讲堂”

  学校主动打破“围墙”,每周二下午邀请有一技之长的家长志愿者走进校园,开设“儒雅讲堂”,共同为学生构建优质家长课程资源。目前学校已收集了如“纳米技术的认知”、“中华传统礼仪”、“航空航天器揭秘”等百余节优质的家长课程资源,成为了二小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三)对接校外教育资源,构建“二小专家课程智库”

  学校引入周边的几十所大学及科研院所资源,使高精尖人才走进校园,打造了涵盖课后服务、专家讲座、师资培训、拓展课程、研学场馆等百余节专属课程,为学生播撒了科学启蒙的种子,点亮了科学的明灯,弘扬了科学精神,普及了科学知识,营造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形成学校与社会一体化的育人模式。

  

  总之,为推进“双减”工作的有效落实,中关村二小以构建“一体化”育人大格局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将学校“桃红李白心暖花开”的教育愿景,融入到管理、教育教学、科研课程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学校各部门都站在培养人的高度,在“双减”工作中有动力、敢作为、破难点!让学生回归学校,让教育回归本真,促“双减”政策落地生根,让每一个孩子绽放最美的自己!

  突显治理现代化的重心与路径

  建设高质量的育人体系

  

  刘明成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校长、

  北京市中学数学特级教师 )

  党中央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高度,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为了实现这一根本任务,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教育新政,尤其是“双减”新政的颁布,对学校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减”其目标并不仅仅是给学生减负,而是要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建设高质量的育人体系。

  面对着一系列新的育人标准和要求,学校层面应该如何来贯彻落实。近年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以落实 “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驱动学校治理为切入点,积极推动学校育人模式转型升级,建设高质量的育人体系,在推进理念、机制、课程、课堂、教师等内生点治理现代化方面,形成了学校治理现代化重心与路径突显的校本实践做法。

  (可滚动查看)

  一

  学校治理理念现代化:彰显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实践诉求

  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校本化实践,建构形成了以“润泽教育”为实践导向的育人哲学。所谓“润泽教育”,是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站在学生立场做教育,用课程与课堂涵养生命,强调以“润”的育人方式,突出“五育”并举,培养学生优良品格品性,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泽被全体学生,泽被每一个学生的未来,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这种“润”的育人方式的提出是基于把学生看成一粒有强大生命力的种子的理解,学校的育人价值就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适性的生态环境,促使学生自由生长。

  在“润泽教育”理念统领下,学校以“润品育能,筑基未来”为核心办学理念,注重文化内生,培育“规范自觉、和谐活力”的润泽管理文化,朝向打造一所“温润的卓越学校”的办学目标和润养“会思想的卓越行动者”的育人目标,以此引领教师奋发向上、学校蓬勃发展、学生健康茁壮成长。

  学校治理理念现代化的最高目的,就是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以,学校把彰显新时代“立德树人”实践诉求,培育“品能兼修,审辨笃行”的学生,作为办人民满意学校的最高追求。于是,学校学子有“品”,努力发展“坚定的理想信念、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法制规则”素养;学校学子有“能”,努力拥有卓越的能力、深刻的思想和综合的素质;学校学子会“审辨”,敢于质疑与创新;学校学子能“笃行”,践行“学思结合、知行合一”。

  二

  学校治理机制现代化:回应时代挑战与实践转向

  通过实施“规范自觉、和谐活力”的润泽式治理,探索了学校治理机制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润泽式治理”意指通过建设科学的人文的治理运行机制,形成一种无处不在、温润尔雅的文化磁场,渗透到每一位师生工作、学习与生活中,实现师生的自觉行动、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其最终目的是形成一种治理文化。“规范自觉、和谐活力”是“润泽式治理”的行动旨向和实践表征,即发展而非约束,自由而非制裁,完善个性、凸显智慧、舒展心灵,而非机械训练、模型塑造和强制,从而构筑形成师生的精神家园。

  一是重塑组织架构,实施扁平化治理。学校针对新整合、九年一贯、多址办学等实际,重塑了组织架构,实施了“扁平化”管理,学校“条条”设置了四个中心、三部门及一院:党政服务中心、教学服务中心、学生发展中心、综合服务中心;课程研究院;科技部、艺术部、体育部;“块块”设置了两个学部及下属的九个年级。

  这种组织架构的优点是将管理重心下移到年级,压缩了管理层级,提高了上下信息传递的实时与时效,“让听到炮声的人在一线指挥战斗”,便于年级课程创造性地开发与实施,确定了“条条”为年级服务的位置。

  二是重建运行机制,促进润泽教师文化内生。“一校四址”、“九年一贯”是学校的办学样式,基于“一校四址”的办学事实,确保“九年一贯”的有效实施,也即促使学生一以贯之、连续不断地高质量完成九年学业,学校重建了十大运行机制:

  年级主任负责制;

  干部竞聘上岗制;

  教职员工岗位双向选择聘任制;

  岗位实施责任制;

  工作过程督查制;

  工作失误实施问责制;

  利益分配量化积分与绩效制;

  多主体实施评价;

  全员参与的分布式领导;

  各项机制“九年一贯”打通。

  十大运行机制不仅使科学统整全校资源得以实现,而且充分彰显了“九年一贯”的优越性。

  学校层面,能切实根据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统筹安排教学内容,立足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使小学与初中教育实现了无缝衔接,使教育资源配置、教师配备得到统筹安排和合理利用,提高了办学效能;

  教师层面,十大运行机制促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树立了学生教育的整体意识,避免了因为内耗而产生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短视行为。更为重要的是,十大运行机制促进了学校润泽教师文化的内生与发展。

  三是创新评价方式,培育润泽学生文化。学校围绕培养“润泽学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润泽少年”荣誉体系。该体系主体为“奖星——‘润’系列少年——润泽少年”三个层级。

  “奖星”层面,依托学校活动,学校设立了劳动之星、学习之星、文明之星、守纪之星、诚信之星、健美之星、文艺之星等30余个奖项;

  “‘润’系列少年”层面,学校从品、知、能、体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为某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学生颁发“奖星”,并进行量化积分和综合计算,评选出“润品少年”“润知少年”“润能少年”和“润体少年;

  “润泽少年”层面,学校结合学生在前两个层面的表现,对学生综合素养进行总评,颁发“润泽少年”最高荣誉,从而培育形成润泽学生文化。

  三

  学校课程治理现代化:创造性描绘课程育人的活力图景

  我们深知,一个学校的办学无论如何都会反映到课程中来,办学就是通过提供各种门类课程为学生服务的。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教学所依赖的基础,是落实育人理念及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学校一切活动的中介。课程改变,学校就可能发生改变。

  为此,学校通过建设“贵品渊知、卓能强体”润泽课程校本实践体系,借助系统丰富的课程开设,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个性化服务,使“润泽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促使学生“适性扬才”。

  学校的润泽课程由“三层五类”构成。三层是:基础性的课程、拓展性的课程和研究性的课程;五类是:自然科学类、道德人文社科类、艺术审美类、综合实践类和体育健康类。

  “润泽课程”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基于国家课程,立足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群体需要,贯穿于九年一贯制实施体系之中。在润泽课程实施中,学校追求精致与深入,在强化国家课程执行力的前提下,学校的科技、艺术、体育、心理健康等课程有特色,创新性形成了三级一体化课程实施模式。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三级课程立体结构图

  润泽课程校本实践体系,不仅成为落实“润养会思想的卓越行动者”学校育人目标的载体,而且在实践“润泽课程”过程中,丰富完善了学校发展学生“高贵的品格、渊博的知识、卓越的能力和强健的体魄”四种校本核心素养的内涵。

  “润泽课程”让学校学子拥有高贵的品格,具有尊重多元文化、热爱祖国、勇于担当、包容谦逊、积极进取、遵守规则、热爱劳动等品性;增长渊博的知识,习得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及其它学科知识;形成卓越的能力,具有自主的能力、思辨的能力、合作的能力、创造与创新的能力、领导的能力;拥有强健的体魄,热爱生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最眩目的,是我们开发实施的“润泽德育”课程,该课程由系列德育特色课程构成:润心养正·养成教育;明礼导行·依“法”治班;扬善躬行·志愿服务;多彩青春润·泽少年等。通过“涵养化育,润物无声”的施教方式,涵养学生的品行,化育学生的心灵,应犹水之于花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引导学生、规整学生,真正使“品德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学校教学治理现代化:不仅让学习真实发生,而且让学生的成长看得见

  教学治理现代化既是教学现代化的内容,也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教学治理的基本形态,既要为多主体参与教学提供机会,也要在教学活动育人目标上达成共识;既要为多元教学模式的接纳与践行创造条件,也要以教学过程技术含量的不断提升为准则。

  基于此,学校把倾力打造重思强辨、充满灵性的“思考力课堂”,作为推进学校教学治理现代化的行动基点。

  “思考力课堂”就是课堂上在教学目标的统领下,以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为主线,以知识的建构与运用为载体,激活学生的思维,培育学生的思想,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追问、评价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辩论、感悟与运用,从而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和高阶认知能力,获得情感的体验和品格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思考力课堂”有着独特的“6+x”模式,6指“明、问、思、辩、悟、用”,X指不同学科的特点。

  

  “思考力课堂”以知识的掌握为基础,关键是要以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为主线,由教走向学,达到思、辩、悟、用相结合。核心是学生会思考、有真知灼见、有思想,其基本方法是明晰目标,启迪思考,提供支架,探究生成,内化提升,开放实践,领悟积淀,孕育思想。

  学校以“思考力课堂”的构建与实施,引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开展了系列的培训、研讨竞赛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

  四

  教师治理现代化:造就一个更具专业品质的教师团队

  在推进学校教学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教学治理的对象不仅是教学过程本身,更有重要的一个对象,那就是与教学最相关最直接的主体——教师。

  要想推动教学过程最优化,需要教师有正确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方法、有效的策略,需要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教师的成长对教学的发展无疑有着深刻的影响。

  基于此,我们不仅引领教师朝着更高层次的育人目标迈进,更引领教师朝着更有技术含量的教学过程努力,以此培养“教研相长、深思力行”的润泽教师,造就一个更具专业品质的教师团队。

  所谓“教研相长”,是学校通过价值的引领、职业的规划、专业研训机制的建设,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规范及个人学术积分等评价机制的驱动等策略,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准。“深思力行”是教师通过学习与实践,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主张,不断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满足学生成长的多样化需求,争做受学生欢迎有品位的教师。

  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学校一方面是加强师德建与考核,另一方面建立了由一个培训工作链条、五种推进培训的机制和十项培训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教研培训体系,不断发展扩大优秀教师群体。

  一个链条:专家引领 ——骨干带动——试点实验——全面推广——考核评价。

  五种推进机制:部门协同机制、资源供给机制、分层培养机制、考核过关机制、评价奖励机制。

  十项主要培训活动:理论学习、课例研讨、集体备课、骨干引路、小课题研究、学科工作坊、名师工作室、课堂过关、教学大赛、成果展示。

  

  这些机制与策略,不仅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快速提升,而且为教师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保障。

  以劳动教育助力“双减”

  促学生全面成长

  

  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

  国家“双减”政策出台后,一系列全新的挑战摆在了每一个教育者面前:怎样合理有效地减负?如何确保在减负的同时持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深知,仅仅依靠减少学生的作业量,或者单方面进行课堂教学的变革研究都是不够的,必须跟进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以此来助力“双减”,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陈姗校长的带领下,我们聚焦劳动教育,开展了持续、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努力使劳动教育助力“双减”工作扎实、高品质落地,实现学生的增效成长。

  (可滚动查看)

  一

  整体构架劳动教育体系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为全面贯彻中央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我校以“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育人目标,整体构建劳动教育体系,丰富实践育人途径,积极倡导以德育扬善、以智育启真、以体育强身、以美育塑心、以劳育立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切实回应国家要求。

  (一)叩问初心:回归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

  劳动教育是提升育人实效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陶行知先生曾经说:“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之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了解劳动者之甘苦。”

  追溯我校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劳动教育在几十年间一脉相承,从未中断。我校的建校时间恰为5月1日劳动节,劳动教育基因从建校之日起就深植于学校教育文化之中。近70年的办学历程中,劳动教育始终是学校育人工作的一条主旋,这也是我校育人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特别是自2004年学校提出“奠基教育”思想,2009年提出“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以来,更进一步坚定了要以劳动教育来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奠定“发展之基”、奠定“幸福之基”的信念。这既是学校始终不变的育人初心,更是新时代推进劳动教育的使命所在。

  (二)知行合一:系统架构劳动教育体系

  为了让劳动教育有系统、全方位地推进,经过多次深入学习、研讨,我校构建了“金苹果”劳动教育,其体系模型为“3433”模式。

  

  所谓“3433”,即“三路径、四领域、三实践、三行动”。其中,“三路径”指的是从整体设计的角度规划的三条实施路径,包括学科渗透、课程实践和活动体验;“四领域”指的是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的融合;“三实践”指的是生活生产、艺术创造和科技创新三类劳动实践;“三行动”则指的是我们分别在低中高年级开展的“创美”“励耕”“云帆”三大主题体验活动。

  这一体系模型是我们近些年在“五育”背景下总结出的学校劳动教育顶层设计,也是我们对于如何进一步实施推进我校劳动教育的一种结构化理解与表达。

  二

  科研赋能,引领劳动教育研究

  学校教育科研承担着为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重任,既要引领教师以研究的视角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主动学习,拓展视野;同时也要帮助教师扎实实践,向内深耕。

  

  作为海淀区首批劳动教育特色学校,我校的领航人陈姗校长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研究与推进工作,将“优质、融合、特色、普惠”作为行动目标,以“课题研究与教育实践双轨推进”的行动战略,倡导我们切实有效发挥教科研的引领作用,主动开展课题研究。

  

  在陈校长的带领与鼓励下,我校分别组建研究团队,先后申报了北京教育学会和中国教育学会的劳动教育专项课题,其中一项已经在今年的11月15日成功开题,得到了中国教科院课程研究室郝志军主任及专家组的充分肯定。

  

  专家在交流中谈到:五一小学的劳动教育课题设计合理,前瞻性强,方法得当,对于学校劳动教育的落地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专家组热情鼓励我们克服困难,坚持开展扎实的实践研究。

  三

  立足融合,推进劳动教育实践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五育之一的劳动教育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领域,我们开展劳动教育研究与实践,必须与其他四育紧密结合,使五育相互渗透,适切融合,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才能真正实现“五育共美,合力育人”的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美好愿景,就要全力将劳动教育走深做实,探索行之有效的劳动教育路径与策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劳动中体会快乐,涵养劳动品格,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高质量的实际获得。

  (一)在学科学习中渗透劳动精神

  课堂是劳动教育落地实施不可缺少的阵地之一。经过深入学习,我们达成以下三点共识:

  首先,劳动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干活”。作为教育者,我们要站在教育的立场上认识劳动教育,关注劳动精神、感情及品质的价值观培养;第二,劳动教育不能依靠一味的说教。必须依托课程的学习,在活动体验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即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第三,劳动教育要关注知行合一的“双向”体验。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博观”与“躬行”不能人为割裂,要注重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双向获取,“输入”与“输出”彼此呼应,相互支撑。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学习与行动共同推进,学科干部和教师们共同经历了持续、艰难的实践探索,一边研究,一边付诸实践,努力突破学科壁垒,尝试将“劳动要素”融入教学之中,发挥其独特的育人价值,确保在进行劳动教育的同时不缺失学科本质属性,在进行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劳动教育不缺位,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

  这是一个艰难而又充实的成长历程!各学科教师努力挖掘学科劳动元素的融入点,与学科学习内容适切融合,绘制了各学科劳动教育融合图谱。在教学干部的带领下,骨干、青年教师率先试水,积极进行课堂教学尝试,从开始“何处有劳育?”的困惑,到“处处皆劳育?”的迷茫,从劳动教育的生涩“植入”,到润物无声地巧妙融合,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老师们的蜕变与进步,看到了课堂上、活动中孩子们劳动素养的真切收获!

  

  

  

  

  (二)在特色课程中开展劳动实践

  劳动教育落实的主要方式是让学生亲身参加劳动,手脑并用,通过真实的劳动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快乐,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体认劳动的价值、提升劳动能力、养成劳动习惯。在我校的特色课程中,有一些学习内容中劳动元素相对外显。在本学期的教学研究中,我们聚焦这些课程,围绕劳动价值观的培养大胆进行课程创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巧手家政”课

  家政课程是我校极具特色,深受师生喜爱的一门课程,在四年级专题开设。学校给予这门课程以全力的支持,不仅建设了劳动专业教室,而且配备了一名专职教师,系统规划课程版块及具体学习内容,跟进了直接负责此项课程的行政领导参与教师的教学研究。

  陈姗校长多次走进家政课堂,进行课堂观察,参与课程改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家政课焕发了勃勃生机。课堂上,孩子们学习整理、收纳的方法,亲自动手制作美食。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主动融合多学科习得的本领解决问题,懂得了如何照顾自己,关爱他人,体悟团结协作、与他人沟通分享的重要性,充分感受劳动带来的愉悦与幸福。

  

  

  “快乐种植”课程

  本校的小蚂蚁种植园,一分校的番茄乐园,怀柔分校的小蜜蜂种植基地……每个校区的小小种植园地都牵动着孩子们的心!

  在这里,他们体悟劳动过程,感悟劳动的智慧,开展种植研究:小种子是怎样发芽的?如何科学养护……孩子们边学习、边研究、边体验,积累劳动经验,体会劳动的辛劳,品茗收获的欣喜,感受成长的快乐。

  

  “趣味建筑”课程

  趣味建筑课程是我校精品拓展课程之一。孩子们在课程学习中实现劳动与多学科学习紧密融合,他们在完成劳动任务的过程中,亲自动脑思考,主动探究,动手实践,思辨质疑,大胆创新,充分体会劳动的快乐,涵养劳动品格。

  

  (三)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劳动素养

  学生的劳动素养培养不仅要“博观”,更要“躬行”。因此,我们积极构建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以“创美、励耕、云帆”三大行动进行建构,每个行动对应一个学段,设计、跟进切实可行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兴趣,磨练意志品质,激发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达到“以劳养行、以劳敦品、以劳砺志”的目标。

  “创美”行动

  这项行动主要侧重在低年级开展,立足于学生个人生活事务的处理,家庭与学校进行有机结合,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劳动环境,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劳动技能。

  生活琐事虽小,但却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例如:在家独立刷牙洗脸、清洗自己的小件衣服、打扫房间、整理床铺等生活能力,在校自己收拾书包、整理文具盒、摆放好物品,做好班级值日或校园的大扫除等等。

  这些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行为和劳动习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初步明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

  

  “励耕”行动

  这项行动主要侧重在中年级开展,学校在校园里和各班教室里都开辟了劳动种植实践基地,鼓励学生以小组管理的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心管理,通过参与和观察劳动实践,撰写劳动日志,小组合作完成调查表,不同品种的植物进行比较辨别等方式开展劳动教育。

  同时,我们还鼓励学生在家中开展种植活动,使学生体会农事劳动的不容易,更加懂得应该珍惜劳动成果的道理。再通过走进农场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农耕文化,学会一些简单的农耕技能。这样的劳动体验,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对劳动的正确认知,充分感悟劳动带来的愉悦与艰辛。

  

  “云帆”行动

  这项行动侧重在高年级开展,通过带领学生了解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的奉献事迹,同时关注普通劳动者,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此学习劳动者的奉献精神和品质。

  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在校园、在社区、在实践活动基地等参加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从保护环境、植树造林,打扫公共卫生、维护公共秩序,到帮助军烈属、照顾孤寡老人、扶病助残,强化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综合劳动能力。

  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在付出辛勤劳动的同时,感受劳动的价值,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多样化的服务中增长才干,培养担当意识和奉献精神。

  

  四

  关注评价,落实劳动教育要求

  劳动教育的推进过程中,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活动,我们都坚持跟进及时有效的评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升他们的劳动素养以及综合素养水平。

  我们精心设计学生评价量表,将学生在班级、在校园、在家庭的劳动活动情况进行及时记录,组织班级和我校教师围绕教学和活动既定的目标进行深入思考、精心设计,从相对单一的对劳动成果、效果的评价中解放出来,努力向参与劳动的过程、劳动中的态度、与他人的协作、自我劳动角色的认同、对劳动意义的认知等更多维度进行了积极的延伸和实践探索。

  

  班级小岗位评价表

  

  五一星光评价——学生在家评价量表

  五

  对劳动教育的再思考

  劳动素养是学生综合素养中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也是学校重要的育人使命之一,我们的研究还在路上。新时代的劳动教育需要我们不断思考,进一步挖掘劳动教育的内涵,并深入探索有效的实施路径。

  特别是在当前“双减”要求下,我们要更加关注劳动教育对学生品格形成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劳动教育特色课程研究,持续跟进营养丰富的实践活动,为劳动教育的全面、深入开展提供“主阵地”和“次战场”。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高度关注五育融合发展,打破学科壁垒,打通素养隔断,推动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的有机融合,努力使“五育”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合力,共同支持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就需要我们在综合性、融合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方面继续跟进研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长智慧,涵养品格,不断提升综合素养水平,为其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来源: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秋颖 尚晖

  编审:郝彬

  终审:王宇 苏金柱 鲍丹禾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上一篇:校长带发霉面包看望学生?家长:叫校长拿回去给自己的孩子吃
下一篇:国防大学的校长,是什么样的人?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