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导差别对待寒门学子,却不愿承认自己嫌贫爱富,网友表示很现实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2-12-04
手机版

  考研有多苦,只有经历过这场战争的同学最有发言权,都说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为许多贫困家庭的学生,改变人生的唯一途径。

  在山村支教的采访节目中,我们得知,确实有一些山村的穷苦孩子,通过付出更多的努力,走出大山,考上理想大学,甚至保研更好的大学,看似一帆风顺,却不成想,再前进一步,都是奢望。

  

  “我不愿收寒门学子”一位博导教师直言,遭到许多家长的指责,但他却并不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的嫌贫爱富的表现,网友听后也深表无奈。

  都说寒门出贵子,这话并非没有道理,从古至今,家庭条件差的同学,学习更加努力,相比那些家境优渥的同学,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条件甚至都不能用差来形容。

  

  甚至到了令人心疼的地步,但就算再艰苦的环境都能培养出清北名校的高才生,因为他们的努力,是完全发自内心的,如果不通过教育来改变命运,那他们的未来也许永远都不会迎来真正的光明。

  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甚至刚毕业还未参加工作的师范生,对于这些处境艰难但不愿放弃的学生,都格外怜惜,因此才有源源不断的师范生、在职教师远赴偏远地区支教,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希望。

  

  但似乎,这些学生无论再怎么努力,也迈不过去更高的“坎儿”,“我不愿招收寒门学子”只是这位博导简单的一句话,却不知寒了多少家长与学生的心。

  是他嫌贫爱富吗?这位博导对此做出了解释:其实博士并不多,这基本上是学生学历的天花板了,但读博的初衷却只有两种:要么是对科研工作有深沉的热爱,要么就算对工作彻底无望。

  

  但在博士阶段,毕业是难上加难,认识到这点的硕士毕业生就算有读博的念想也会被劝退,但也有一些学生,付出了好几年的努力,迟迟毕不了业,才后悔莫及。

  “我不愿学生浪费时光,浪费能力,尤其是家境贫寒的学生,他们比那些家境殷实的学生更迫切地,需要知识和能力的变现。”

  

  对于教育水平不高的家长,和还未经历过研究生阶段磨练的学生而言,并不能完全理解这位博导的良苦用心,但对于经历过研究生学习生涯的学生来说,这些确实是最现实的关心。

  博士的毕业门槛很高,因此毕业率极低,不少博士在读生,毕不了业,只能一年又一年的延毕,这种两难的处境,家境殷实的学生自然无所谓。

  

  但换做家庭无法提供支持的贫困学生,只是在白白浪费时间,对于985、211这类高校的硕士毕业生而言,在就业市场已经是极具优势的人群。

  如果不选择读博,那入职就能拿到不低的薪酬,读博耗费的时间,足以使毕业生在所属工作领域做出一番成绩。虽然很残忍,但是却很现实。

  

  想长远的读书,必须没有后顾之忧,那么经济来源就是博士生最坚强的后盾,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也需要基本的生活费满足日常开销。

  虽然目前各地区对于研究生读博期间都有补贴扶持,但各地数额不同,一些地方只有不足一千元的补贴,连一日三餐都很难满足。

  

  除了博士,个别专业的研究生就读也很“费钱”,首屈一指当属医学专业,专硕学费昂贵,且后期实习也没有收入,更好的医院就算要求付费实习,毕业生也趋之若鹜。

  那家境贫寒的学生又该如何呢?研究生和博士在读期间,勤工俭学很不现实,无论是时间还是精力都不允许。

  

  如果靠助学贷款,负债累累增加精神负担不说,何时才能毕业,毕业后的收入能否负担贷款,都不得而知。

  所以说有时候不是博导嫌贫爱富,而是现实摆在眼前,其实作为老师,当然希望学生能继续学业,老师纵然再不舍,也只能引导学生往更适合他的道路上去发展。

  

  笔者寄语:

  大部分本科生都认为考研究生是必然选项,然后随波逐流一起考,考上了又稀里糊涂地想读博,但科研道路并非适合所有的学生。

  这条路不仅需要心理建设,更需要经济支持,希望学生们在做出决定的时候不要头脑一热,多做准备才能避免后悔。#穷人不适合读博#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专科本科读一年制国际硕士项目2022年招生简章
下一篇:学位英语是什么?2022年各省成人学士学位英语报考入口汇总!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