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太空”团队:思想政治教育“天马星空”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2-12-05
手机版

  

  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九天揽月”之旅。

  同一天,一场线上马拉松赛,通过接力跑步的方式,为中国航天加油。

  这场名为“天马星空”的活动,吸引了12万多人线上线下参与。他们的“奔月”过程,包括了线上历览嫦娥五号任务各环节和“打卡”中国航天著名地标。

  “我们的太空”创新实践中心是这场活动的发起者。对于这个旨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团队来说,“天马星空”活动只是他们的创新尝试之一。

  线上马拉松赛与思想政治教育有什么关系?

  和很多航天人一样,航天员王亚平也参加了这场马拉松赛。在她看来,航天是“万人一杆枪”的事业,马拉松赛也是万人齐跑奔向终点。和身边的航天人相互鼓励着奔向终点,会让你深刻理解到“团结就是力量”“坚持就是胜利”。

  “我们的教育可以在课堂上,为什么不可以在一场当下流行的线上马拉松赛里?”创新实践中心负责人认为,时代在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也要变;在信息化浪潮奔涌的今天,发扬好思想政治教育的老传统,离不开互联网这个新载体。

  “传统+互联网”,正是“我们的太空”团队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核心理念。在他们眼中,这一理念还有一种更加形象的表达——“红蓝融合”。

  当象征优良传统的“红”与代表现代科技的“蓝”相交融,会激荡出什么?

  在“我们的太空”所属的这支航天队伍里,很多人发现,身边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变得越来越“新潮”。

  让思想政治教育更“新潮”

  ——来自“我们的太空”创新实践中心的报告(上)

  ■解放军报记者 王天益 安普忠 特约记者 赵金龙 通讯员 朱霄雄

   2019年11月13日,“我们的太空”号火箭成功发射。 本版图片均由“我们的太空”创新实践中心提供

  悟 潮

  “没想到思想政治教育还能这么搞,没想到思想政治教育能有这么多创意”

  “太空萌娃”系列表情包又上“新”了!看着50多万次的使用量,作者张珂心花怒放。

  张珂是航天测控战线的一名工程师,本职工作是绘制遥感地图。工作之余,她作为“我们的太空”团队的一名远程“创客”,制作了大量航天气息浓郁的表情包,深受航天人和网友喜欢。

  张珂最新一期作品是关于节约粮食的。一幅幅活泼可爱的卡通太空兔动图,成为团队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教育的全新尝试。

  “受众在哪儿,就跟进到哪儿;受众喜爱什么,就创作什么;受众心里想到哪儿,工作就做到哪儿……”回顾团队的一次次探索,该中心负责人说,“这就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体会。”

  秉持这一理念,两年多来,他们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拓展得越来越大——

  2018年,中国航天日当天,“我们的太空”微信、微博上线。后来,他们发现很多年轻人喜欢短视频,便率先进驻哔哩哔哩、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再后来,又相继在知乎、人民号、学习强国等新媒体平台上开设账号,形成囊括20个“微平台”的新媒体矩阵。

  “在大家平时喜欢玩的新媒体上,基本上都有我们的身影,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不少团队成员谈到,他们做的与当下在高校推广的“课程思政”是同一个道理——“只不过,我们与思政课同向而行的各类‘课程’,变成了大家每天接触最多的信息媒介。”

  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更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应用自然就多了。

  开设“云课堂”——他们借助新媒体,推送“理论热点动态”,开展“读经典、学哲学”活动,推出“航天红课”,把课堂设在塔架旁、厂房里,用接地气的话语和吸眼球的动漫、沙画等形式,把大道理讲得有温度、有情感、有活力。

  开展“云互动”——他们开发“我们的太空”学习教育App,开设“理论知乎”“思想连线”等专区,组织专家在线答疑,帮助大家解开思想扣子、拉直心中问号。

  2019年中国航天日前夕,为弘扬航天精神,他们组织航天科研人员与航天员、航天娃一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视频发布后,很快“火爆网络”,点燃广大国人的航天报国情怀。

  今年上半年,面对互联网上流行的直播“带货”之风,他们联动组织四大航天发射场直播,以时尚的方式“为航天正能量‘带货’”,吸引了数亿人次参与。

  前不久,他们开发微信小程序,举办线上“理论闯关星光大道”活动。仅仅2个月就吸引了4.1万人参与线上理论学习,累计答题321万余次。

  “没想到思想政治教育还能这么搞,没想到思想政治教育能有这么多创意!”任波长期在航天一线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回顾起近两年来发生在身边的变化,他感慨不已。

  在“我们的太空”团队成员心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有着明确目标的。他们将其称之为“四个革新”:思维革新、表达革新、行为革新、颜值革新。而且,在他们看来,要实现这“四个革新”,“非得积极拥抱网络不可”。

  比如,思维革新在于借鉴互联网开放共享、用户至上、跨界融合等核心理念,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开放自信;表达革新在于运用文图、音视频、表情、符号等网络化表达方式,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感人;行为革新在于依靠网络指导工作、帮带队伍,让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扁平化指挥、短平快落实;颜值革新则在于针对青年人审美特点,打造富含“真善美”价值、自带流量的“网红款”,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亮丽夺目……

  瞄准这些目标,“我们的太空”团队里每天都在孕育发生着新的变化——

  团队成员李响负责航天舆情的分析整理工作。刚开始,一份舆情简报按照传统模式层层报送,“定稿时已是两三天前的舆情”。后来,领导提出建立“舆情快报”群,各级领导扁平化网络办公,当天上午的舆情,下午就能整理成简报打印分发完毕。

  去年以来,他们连年在中秋节为航天新人举办“让祖国见证幸福”集体婚礼。今年,他们邀请航天员证婚、知名主持人主持,全国七地联动举办,让301对航天新人和亲属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自豪感。

  “一切新潮的形式都服务于内容。”聊到一个个创意的来源,“我们的太空”团队成员普遍谈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是温暖人、激励人,“只要瞄准这个目标、紧贴当下时代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就一定可以时尚、新潮。”

  这,是“红蓝融合”的意义所在,也是方向所在。

   “红蓝融合”成为团队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核心理念。

  弄 潮

  “宁可全身沾满泥巴爬到河对岸,也不要衣冠楚楚地站在河这边”

  “60后”张磊是“我们的太空”视频平台负责人,与一群活泼的“90后”“00后”一起运营着粉丝量达500多万的抖音账号。

  “我刚接手这项工作时,其实是瞧不起短视频的。”张磊坦言。作为宣传战线上的“老兵”,他参加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的所有电视新闻报道,很多作品在央视和省市电视台播发。相比之下,“短视频到底能有多大作用?”他的心里犯过嘀咕。

  无独有偶。“我们的太空”新媒体中心主任王欣阁谈到,刚开设微信、微博新媒体账号时,心中也有疑虑:“航天从不缺少新闻报道,我们对新媒体没什么需求。再说了,每天都自己生产发布新内容,能坚持多久?”

  上线初期,他们排了一个月的发稿计划,“一个月后再发什么就不知道了”。

  不过,王欣阁、张磊以及团队其他成员从一开始就有一个共识:信息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肯定不能还是老一套,必须有所改变。

  他们在一份工作总结中写到:当网络信息光速传播,一个热点事件可以很快在舆论场反转几个来回时,我们的教育提纲不能还在传真机里打转转;面对互联网时代青年习惯“指尖上的生活”、享受“一网通的便捷”、青睐“虚拟化的表达”、喜欢“平等式的交流”,我们的教育者怎能还习惯于一脸木然的表情、一个腔调的话风、一成不变的方法?

  创新,是时代的呼唤;创新之路,却从不平坦。

  “谁都想创新,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更是如此,更需要美誉度、吸引力。可为什么总有人迈不开创新的步子?因为创新肯定有风险、挺艰难!”团队成员曾聘感慨。

  对此,负责“我们的太空”音频平台运营的乔丽江深有同感。乔丽江是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电视台的一名播音员。她还兼职带领一支50多人的团队,在互联网上开通“太空广播FM”,通过“航天晨语”“百年航天”“荐读悦读”等栏目,打造不下线的理论学习课。

  每天,乔丽江和团队成员要在工作之余至少录制3期节目,清晨的节目经常是在凌晨两三点完成。今年除夕,播音员周霞找不到录音设备间,便躲进车内录音。万家团圆之际,爆竹声不时响起,录音一次次被打断,周霞一次次重来。身为两个孩子妈妈的她,独自守着一台录音机,迎来了新春。

  对于曾聘来说,创新的艰辛还有另一层含义。近年来,为打破文山会海式的年终总结,他和同事们倡导创新手段作总结。有的部门做了H5,有的部门排了台“快闪”节目,有的部门制作了短视频……

  手段很新颖,上手却不易。以拍摄短视频为例,擅长写材料的机关干部,要从头学习写脚本、拍摄取景、视频剪辑。“既要干传统的活,还要干新的事儿,精力又有限,到底能产生多大效果,大家是有怀疑的。”

  然而,第一次新颖别致的年终总结过后,进入新的一年,大家竟“欲罢不能”了。“因为新形式很活泼,很受群众欢迎。能得到群众认可,再难也要坚持去做!”曾聘说。

  因为喜欢,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坚持。面对困难,“我们的太空”团队成员常说一句话:“宁可全身沾满泥巴爬到河对岸,也不要衣冠楚楚地站在河这边!”

  抱着这样的想法,“弄潮”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团队中的许多人“撑”了下来,不仅过了“河”、上了“岸”,而且始终激情满满。

  如今,在乔丽江的音频团队里,有来自基层一线的主播,有不少单位的领导带头“亮嗓”,还有北起黑龙江、南至三沙的地方电视台专业主持人加入,夫妻、母女、母子、师生、同学、朋友等各种组合自动涌现,与大家一起“献声”,弘扬航天正能量。

  张磊带着他的视频创作团队一路走来,对短视频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虽然是新媒体,但不是浅媒体。笑过哭过之后,也能给大家留下深刻思考。”他们推出的爆款航天短视频,让无数人在泪目的同时备受激励。

  新媒体中心编辑张文军经历了“我们的太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全过程。现在,“我们的太空”微信公众号在不知不觉中已推送了900多期,而且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单位组织的“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中,他们的团队连续两年被评为网络正能量榜样。

   组织“奔向太空”2020航天城半程马拉松赛。

  领 潮

  “教育的实力和魅力,在于让每个人跟着发光体一起发光”

  面对来自美国、意大利两所高校的全额奖学金留学邀请,22岁的王选达经过一番深思后,决定“留在这里多干两年”。

  王选达现在的岗位是戈壁深处航天铁路线上的一个小点号。在那里,他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和其他3人一起种植26亩菜地。也是在那里,他那曾经拿画笔的手,学会了用锄头、绑苗机等各种农具。

  王选达多次想过要离开。然而,当偶然接触“我们的太空”新媒体,看到、听到一个个航天人的故事后,他犹豫了。接着,他拿起画笔加入“我们的太空”创作团队。很快,因旺盛的创作激情和充满想象力的美术作品,他获得“我们的太空”学习培训的机会。

  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创作出一大批鲜活的作品,备受航天人和网友喜欢。他的创意作品上过热搜,获过国际大奖。再后来,重新审视那个偏远的点号,他渐渐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学习音乐创作的杨晓云有着和王选达相似的经历。他曾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演出队队长。以往,每年除了为大家献上一台满意的大型晚会外,最让他有获得感的就是在过年前坐着小火车、穿着大衣裹着被子去偏远点号慰问演出。在小火车返程时,他流着热泪和点号的同志挥别。

  “在宏大的航天事业中,自己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杨晓云曾多次思考这一问题,直到加入“我们的太空”团队。受团队感染,他紧贴航天重大任务,用音乐讲述航天人的梦想与情怀,创作120多首歌曲。其中一首《问天》,在航天人群体中广为传唱,感染激励了无数人。

  与此同时,杨晓云感到,“好像自己整个人都被‘点燃’了”。

  来自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助理工程师吕炳宏也有同感。他带领视频团队辗转大半个中国,历时一个月拍摄制作的短片《光荣与梦想》,不仅获得第二届“你好新时代——中国永远在这儿”融媒体作品大赛“最佳短视频作品奖”一等奖,更让他悟到了干航天事业的光荣和坚守梦想的力量。

  “教育的实力和魅力,在于让每个人跟着发光体一起发光!”王欣阁说,他们倡导思想政治工作者既要当“播火者”,又要当“点火者”,激发更多人为教育创新“添柴加薪”,推动教育创新从“领创”走向“众创”。

  基于这一理念,“我们的太空”创新团队建设得既紧密又松散。这个团队似乎很小,那间被他们称作“太空舱”的椭圆形办公室,仅有10多个工位;这个团队似乎又很大,不少航天员、系统总师、医生、工程师、研究员都是他们的作者、小编,他们建了很多创作群,每个群里都有数十名分布在各行各业、天南海北的人员。

  以乔丽江负责的音频平台为例。他们的主播队伍中,年龄最大的60多岁,最小的仅9岁;有航天人的父母,也有航天人的子女,还有航天一线的高工夫妻,丈夫写文章妻子朗读。他们推出的“太小红”和“太小蓝”两个“声偶”形象,配音者一个在山西、一个在海南,网上合作、远程搭档。

  平凡的人物最真实,身边的故事最动人。近年来,“我们的太空”先后形成了文学、音乐、美术、影像、播音等创作团队,用互联网将一批有共同爱好的航天人聚集在一起:远望号船的亓创,发射场上的葛利鑫、于吉松……这些被“点燃”的人像一粒粒火种,影响带动着更多人发光发热,也带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和辐射面不断拓展。

  近年来,先后有5所院校在“我们的太空”建立实践教学基地,300多批人员到“我们的太空”打卡交流……

  “信息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主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做到自适应、自协调、自涌现。”展望未来,王欣阁颇有心得地说。

上一篇:老师课堂上拿菜刀、说脏话,却激发寒门潜力,送400位混混上名校
下一篇:三年级劳动作文300字(今天是五一劳动节,今天,你劳动了吗)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