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民乡贤献智献力引领文明新风尚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2-12-06
手机版

  楚天都市报见习记者孙婷婷通讯员胡波汪广辉邱舒

  

  市民乡贤贾恒

  借高雅艺术助推乡村振兴

  1978年出生的贾恒目前是一名职业画家。2018年3月至今在全国三乡工程试点黄陂杜堂村木兰花乡打造文化艺术空间,设立贾恒画舍。送艺术下乡和美术创作的同时,她还带头参与扶贫工作,讲好“杜堂故事”,影响了一批艺术家和湖北美术学院的师生参与其中。

  说起和黄陂的结缘,得从2013年说起。那一年,贾恒带着美院学生来到黄陂区杜堂村采风写生,当时的村庄给贾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村落巷角黄土断墙,一副穷乡僻壤的模样。2018年,贾恒再次来到黄陂,眼前的模样令她大为赞叹,往日的衰败荡然无存,干净整洁的村庄映入眼帘。

  今昔的巨变给贾恒带来了艺术创作的灵感,她觉得这里蕴藏着无穷的创作素材,因此决定留下来关注新兴的乡村,用画笔表现当下对美好乡村生活的感悟。

  2018年,贾恒在黄陂成立了工作室,并且将工作室打造成带有艺术馆展厅的功能。她说,这既能反映黄陂的文化生活特色,也是一扇帮助村民了解世界的新窗口。

  2018年初,贾恒在武汉美术馆和昙华林艺术村先后举办了多场“艺术走进黄陂,参与乡村振兴”交流讲演活动,向社会大众推广黄陂。

  在湖北省工商联商会秘书长大会上,在武汉美术馆的个人油画展中,在黄鹤楼的“贾恒老武汉画展”里,在全国知识产权保护日大会上,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美文化交流”活动中,无数次,贾恒都会尽力面向社会宣传和解读“市民下乡”的重要性。

  目前,在贾恒的号召下,已有近百名艺术家和湖北美术学院的师生走进黄陂。其中有一部分人为黄陂杜堂村民共享了帮扶资源,帮助村民从基础开始学习手工艺制作,绘制实用美术产品,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打造出了一种新型文化旅游艺术生态。“农村物质生活和文化素质的提升需要和谐同步,乡村不仅是魂牵梦绕的地方,更是村民愿意回来、喜欢留下、共同建设的新家园。”贾恒对记者说。

  

  好人乡贤陈建兵

  回乡投资建设美丽家园

  今年46岁的陈建兵,是黄陂区姚家集街人。

  陈建兵早年在外地工作10多年,但他一直牵挂家乡发展。2013年,他回到家乡投资了300多万。在他的带领下,老家的环境得到了整治,污水排放问题得以解决。

  为了便于村里人出行,他又带领人修建道路,解决村民出行和交通运输的困难。得知村民没有活动场所,他又出资修建了一座500平方米的生活文化厅,这座文化厅现在是村里最受欢迎的地方。

  陈建兵的建筑公司员工有近千人,大都是乡邻。1998年,得知老书记陈玉先小儿子患病,生活十分困难,陈建兵主动捐助两万元。

  

  好人乡贤熊华幺

  居民信得过的楼栋长

  今年67岁的熊华幺是前川街德兴社区“爱管闲事”的热心人,同时还是南德国际城二栋的楼栋长。

  德兴社区成立不久,熊华幺就主动找到社区,要求加入社区的志愿者队伍,为居民们服务。如今,他还是社区“天天敲门”服务队队长,平时通过拉家常,讲理说法及时化解多起家庭、邻里矛盾。

  自从当了楼栋长后,他积极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工作, 只要居民们向他反映问题,他都会及时将这些意见转达给居委会。社区里有通知等事务需要传达时,他也会及时将这些信息告知居民。“社区和谐需要大家一起来维护,能帮助居民们解决困难我就很开心。”熊华幺说。“居民楼里有啥事就找楼长”,在南德国际城二栋成了不少居民的口头禅。熊华幺认为,仅凭社区几名工作人员管理楼栋存在一定的难度,一些社区工作人员顾及不到的问题,他都会尽量帮忙解决。在他的帮助下,居民们的日常问题得到解决,邻里间的矛盾得以化解,社区环境得到改善。

  

  文人乡贤罗树青

  笔耕不辍弘扬乡村文化

  罗树青家住黄陂区罗汉寺街张杨村四合湾,从13岁起,他就为村湾的隔壁左右代写家书。四十余年来,罗树青为乡人邻里免费义务写作对联千余幅,替人代写家书、事迹材料、入党入团申请志愿书及其他材料达数十万字,自编自说彩词达八百多条。

  作为文化乡贤,罗树青还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口语、收集整理方言,并形成了20余万字的书面材料。2016年江汉大学到罗汉寺街考察当地方言口语和普通话的对比,以口头为主对罗树青进行标准测试。他顺利通过测试,并将所有录音信息刻入光盘存入武汉博物馆。

  退休后的罗树青每逢寒暑假、双休日,都会组织村里的二十多个孩子来到自己家中,义务辅导他们复习各门功课、诵读国学经典、练习英语口语、学习毛笔书法,以一人之力,教化了全村蒙童。他写作的宣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事况的文章在公众媒体发表后,在广大读者中引起积极反响,为宣传乡风文明、地域文化作出了贡献,受到村民好评。

  

  文人乡贤朱忠尧

  建文体队丰富村民生活

  湖北大鼓、小楚剧、渔鼓、三句半……现在黄陂区蔡店街的村民还经常能看到这些湖北特色民俗节目,表演者是长生村屈家田农民艺术团体。这支队伍的创建者叫朱忠尧,今年82岁,是蔡店街长生村屈家田人。原来的蔡店街文化活动匮乏,因地理位置偏僻送文化下乡活动也很难开展。朱忠尧的团队已经义务演出了21年,彻底改变了当地村民贫瘠的乡村生活。

  1996年,刚过60岁生日的朱忠尧,感到身体不如从前,便重新操练起幼时练过的武术太极拳和太极剑。他的举动吸引了许多老人加入其中。随着加入的人越来越多,朱忠尧决定搭建一支中老年健身队,当时队伍就扩展到了10多人。不仅如此,朱忠尧和老伴还创建了一支舞蹈队,周边村庄的农民爱好者主动参与其中,目前这支团队已有50余人。队伍中,有年过80岁的农民,也有退休教师和工人,最小的为39岁。

  朱忠尧的农民艺术团声名远播,颇受欢迎,经常到各地参加巡演。他们表演的《花棍舞》还获得黄陂区首届兰金秋演出金奖,渔鼓《老来俏》和快板《农村现代化》获得黄陂区首届群众文化艺术节优秀节目奖。

  

  乡贤集体天河中学志愿队

  “小红帽”志愿者传递正能量

  天河机场、敬老院、地铁站,总能看到身穿黄色校服头戴小红帽的天河中学学生的身影,他们有一个共同名字叫天河中学志愿者服务队。这支服务队成立于2015年,由96名平均年龄14岁的中学生组成。

  得知周边的敬老院里许多老人常年很少外出,志愿者服务队周末便会到敬老院陪老奶奶、老爷爷聊天,给他们表演节目,逗得老人们开怀大笑。不仅如此,他们还曾组织全校师生捐款捐物,购买了大米、食用油等物品给老人们送去。

  学校因离天河机场地铁站较近,每逢寒暑假,这群小志愿者便会到机场地铁站为来往乘客答疑解惑。只要是志愿活动,从未缺少服务队的身影。

  黄陂区26位新乡贤候选个人和集体事迹至今日展示完毕。从明日起,本报看楚天APP将推出专题投票页面(请扫下方二维码),接受市民网络投票,投票时间截至10月22日24时。候选人得票结果结合专家评审意见产生“首届黄陂十大新时代新乡贤”。

上一篇:展现中国散文百余年创作成就
下一篇:侯亚萍个人事迹材料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