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基础教育政策出台引出的舆情风险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0-02-07
手机版

  近日,深圳市教育局出台的《深圳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方案(试行)》,但综评标准过高,信息管理平台过于复杂等问题引发争议。《吁请深圳市教育局修订综合测评标准及简化信息管理平台的公开信》等文章迅速在深圳家长的群组和“朋友圈”成为爆款。12月11日,深圳市教育局发布通报称,决定暂停2019年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填报工作,并将尽快完善方案。

  把握公众心理 理解舆论关切

  基础教育阶段的政策制定直接关乎学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容易引发关注甚至争议,做好此类政策发布前的舆情风险评估工作,争取创造良性的舆论互动氛围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舆情风险意识就必须要与时俱进,充分理解教育作为民生领域的重中之重,基础教育又是教育的根基,相关政策引发的舆情绝无小事。对此类潜在的敏感舆情燃爆点,要建立和完善事前进行舆情风险评估的工作机制,提早入手,在充分研判的基础上制定应对风险的步骤和口径,第一时间做好解释和引导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化解舆情。

  毋庸讳言,完善基础教育管理和评价的相关政策出发点是好的,但仍需要格外谨慎。在此类政策正式发布之前,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既往的经验教训,进行全面的舆情风险排查与诊断,包括但不限于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等基本问题,以及是否符合科学性、可行性和人性化等原则。对于预估的各种舆情风险争议点和较容易引发误解误读的因素,要结合自身情况做出客观的能力匹配度评价,检视自身的不足之处,快速提升和完善缺陷与短板,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系统的回应口径和处置方案,以期更加科学地化解风险,为工作赢得主动。

  在此事件中,从事后的舆情反馈还原看,方案引发争议的焦点集中在评价系统填写的资料是否过于复杂,是否经过调研和意见征集,是否符合简便、友好、人性化的原则,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方案中提及的“公益性活动”的界定标准是否清晰明确,以及是否会给已经很忙碌的学生、家长实际“增负”等方面,而这些争议点基本上都是可以提前评估出来并及早修正完善或解释说明的。

  此外,通过对类似事件中网络心理表现出来的特点进行分析显示,与政策影响相关的网民在第一时间未自主得到有效安抚的前提下,往往会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焦虑情绪,并进一步引发对政策内容之外其他相关环节的关切,如质疑政策制定程序,参与决策人员或机构形象等。在本事件中,网民就发现“深圳市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信息管理平台”的备案单位信息是一家企业,而且是外地企业,如此授权是否合规,学生们把照片和各种隐私信息上传到企业网站又是否安全等新的质疑点随即出现。这无疑会进一步影响到政策制定部门的公信力和公众形象,对于此类衍生舆情也应该提前做好风险评估,并给出合理解释和说明。

  积极做好回应 降低风险烈度

  判断出舆情风险的存在,就要顺势制定应对的预案和口径,做好回应,降低风险的烈度,以期平稳过渡。

  要力争在政策发布的第一时间以积极的心态做好信息发布和解释说明,在大规模的舆情形成之前抢占有利位置,引领传播节奏,而不是等到被质疑之后,再被动进行回应和引导,后者只能事倍功半。从此次事件看,深圳教育主管部门虽然已暂停综评工作并承诺会尽快完善评价体系,但在几篇爆款文章在网上流传之后才作出反应,还是显得被动了很多,并没有抓住最有利的引导时机。

  从长远看,教育主管部门围绕此类可能引发舆情争议的话题,建立对外的信息交互平台也很有必要。健全内部沟通机制,吸引有直接利益关联的学生和家长到相关平台反映意见和建议,表达诉求,能为争议的有效处理提供“最短路径”。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自有平台通过沟通对话,积极解决反映出的问题,必将有效地减少此类争议和分歧进一步通过公共网络平台扩散,进而带来更大的形象损害和舆论压力的可能性。

上一篇:邢台持续加大主城区基础教育投入
下一篇:对话高校书记校长丨江苏科技大学校长周南平:聚焦人才培养 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