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正确的期望,才能赋予他无限成长的力量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2-12-12
手机版

  我们应不应该对孩子有所期待?

  

  前言#

  在多年的讲课中,我发现孩子的很多问题行为都来源 父母不当的相处方式,而导致这些不当方式的动机正是父母对孩子急迫的 “期望”。这些不当的期望就像枷锁,将孩子的天赋禁锢在了内心,期望越强烈越用力,枷锁就越沉重。 难道,我们不应该对孩子有所期望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作为父母,怎么可能对孩子没有期望呢?从孕育他开始,期望就开始了。期望着他一点点长高,期望着他学习好一点……这种固定思维逻辑,早已经刻在了每一个爸爸妈妈生命里。这是无法完全控制的。并不是不应该期待孩子变得更好,而是我们需要明白 “正确的期望”是什么样子的。 萨巴瑞教授在书中给出了这种正确期望的三个要素: 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自身安全。

  尊重自己 #

  我们来聊聊尊重自己。 让孩子学会自尊是非常重要的,所谓的自尊自爱是能够尊重自己的感受,敢于表达自己的需要,甚至捍卫自己的权力保护自身的安全。 这样的一种生命状态会让你显得如此珍贵如此重要,并且吸引旁人对你的尊重。

  

  如何教会孩子懂得尊重自己? 我想,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比 父母以身作则更有说服力, 父母首先能够尊重自己。 我遇到过这样一位母亲,在一家国企担任中层干部,是一位对工作认真负责能力又极强的女性,孩子初二那年,单位委派她去邻省开拓新市场。 原本就是她期待已久的机会,却正好撞上了孩子中考前关键的一年。 思虑再三,身为母亲的责任,迫使她放弃了这次机会,事业也随之进入了瓶颈期。 于是她安慰自己,将注意力转向了孩子,既然放弃了大好的前程,就更期望孩子能取得硕果,这也算是没辜负她的牺牲。 可结果当然没有如她所愿,原本成绩还不错的孩子,反而差点被逼得辍学。 我想很多的家长,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那就是为了某人放弃自己的想法甚至追求。

  牺牲 #

  这其实是一种牺牲,并没有尊重自己内心的真实,也无法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在成为父母这个身份之前,我们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 我们所谓的成就感、喜悦乃至梦想,都无需通过孩子来获得相应的满足。

  

  让自己活的真实,接纳自己的不足,并遵从自己精神世界的追求,让内心获得真正的自由。我们才能发现存在于你和孩子之间的那些美好,才能放下那些脱离了孩子真实状态的期望。 而当我们认清了自己的特质,接纳了自己不足,就会不再逼迫自己凡事追求完美,也自然会开始接纳孩子不完美的样子。 我常在一些营销号里看到这样的标题: 某状元的父母是这样培养孩子的…… 内容更是清晰罗列了某状元的很多生活细节: 六点起床,六点半读英语,七点运动半小时等等。 看着状元这个让人心动的 “伟大期望”,于是就有了很多一放假就被生生套入这张时间表的孩子。 “我虽然不能六点起来背单词,但我每天睡前都会读一个小时的英语原文小说呀!可我妈总批评我睡懒觉,说我没有她当年勤奋。” 说这话的孩子,后来成功考入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 她妈妈告诉我,她现在依旧很爱睡懒觉,但也确实没有阻碍孩子追求自己的梦想。 刚大二的小姑娘,就独立翻译了好几本英文小说。

  

  萨巴瑞教授说:

  作为父母,我们的职责是要像镜子一样映照出孩子完整的自我,让他们能在其中展示出自己未来的模样。

  接纳#

  去吧,去接受孩子的不同。 允许他们表明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这是作为父母对孩子个体的尊重。 也是用行动,在教会他们应该如何尊重他人。 既然我们有能力给予无私的爱,我们也有能力接受他们与众不同的天赋和个性。 孩子虽然依靠着我们才能长大,但终有一天他们是会独自远航的。 比起期望那些遥远的成功和荣誉,期望孩子掌握生存能力,在未来面对问题、困难,甚至险境时他们能够思考、能够应对才是自然界中所有父母都需要的期望。

  结语 #

  电影《银河补习班》中有这么一句话: 真正的人生难题,不会像考卷那样,自动跳出ABCD四个选项,有且只有一种标准答案。而是会有EFGH的岔路,甚至能开出XYZ的脑洞。 我们的孩子需要培养独立思考,勇敢面对这个世界的教育。最后,我想用原文中萨巴瑞教授的建议作为结束:

  不要期望孩子获得多大成就,

  但愿他们善于学习。

  不要期望孩子对我们俯首帖耳,

  但愿他们尊重我们。

  不要期望孩子盲目跟从我们,

  但愿他们征询我们的意见。

  不要期望孩子成为大明星,

  但愿他们掌握保持本真的艺术。

  不要期望孩子跟随我们的愿景,

  但愿他们创造出自己的蓝图。

  不要期望孩子获得成功,

  但愿他们度过有意义的人生。

  不要期望孩子一定找到方向,

  但愿他们发现生活的意义。

  不要期望孩子做我们的傀儡,

  但愿他们成为我们的精神伙伴。

  不要期望孩子不经历任何痛苦,

  但愿他们找到完善自我的途径。

  不要期望孩子不遭遇任何失败,

  但愿他们有勇气从头再来。

  不要期望孩子们不伤害别人,

  但愿他们感悟慈悲,求得原谅。

  作者/ 诸晓敏

  音频/ 诸晓敏(完整音频请您到“喜马拉雅”晓敏青春说收听)

  图片/ 部分来源于 www.pexels.com

  部分配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峰峰:陶艺传统文化进校园
下一篇:将军山社区举办儿童防骗拐安全教育模拟演习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