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食是个大问题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2-12-14
手机版

  对家长而言,更重要的是训练孩子意识到饥饿,并且对进食感兴趣。

  最近,我的定期病人汤姆(化名)因伤风来看诊。我记得他曾患有喂养问题,在诊断其伤风病情后,便问他的母亲如今情况如何?他妈妈高兴地说:“我们遵照你的指示,调理在家饮食后,他现在的喂养问题改善很多了,谢谢医生!”

  挑食的人很多,汤姆只是我众多病人当中的一个。在18个月大的时候,汤姆从一个不挑食的“好宝宝”,变成一个坐立不定、胡乱将食物丢弃在地上,宁愿把食物拿来玩也不愿吃的好动幼童。当然,这让他的父母和祖父母深感担忧,他们只好在两餐之间给他多喝牛奶和小吃,以弥补明显缺乏营养的问题。当他们带汤姆来见我时,汤姆已经3岁。当时,汤姆每天可以喝上一升的牛奶,但在正餐时间只吃几口饭而已。他的祖父母因其喂养问题快要崩溃了,每一餐都会煮3道菜肴供他选择,希望有其中一样是他愿意多吃点的。

  你也许会问,挑食是否常见?2012年7月,有一份报告出炉,专门研究新加坡小孩挑食问题及其对照料者所造成的冲击。有将近半数(47.4%)受访的新加坡父母或照料者认为自己的孩子挑食。他们为挑食问题对孩子身心发展所造成的影响而忧心忡忡。他们也为如何喂养挑食的孩子而感到压力。

  当我在念医科时,教科书上根本就没提到挑食症。其实,如果你问任何一个祖父母,相信他们都会告诉你,以前带小孩根本不曾出现挑食的问题。那么为何现在挑食症如此普遍?这也许和社会和家庭的变化有关。在以前,食物资源不足而家中的孩子又多,如果不吃就要挨饿。

  现在可不一样,家中的孩子少而食物的选择多。看护者的喂养习惯也随着时代而改变。一般上,小孩除了由一个家长(往往是母亲)负责喂养,同时也由另一个照料者喂养,例如女佣或祖父母。因此,在喂养时,孩子可能感受更多的“绩效压力”。此外,现代人不断地强调良好营养对孩子身心成长的重要性,这往往演变成照料者强行喂食或哄骗孩子,甚至为了让孩子多吃一口而行贿。

  多数的挑食者其实并没有任何问题,他们只是因为体型较小,所以根据其重量,比个子较大的孩子吃得少。此外,随着孩子逐渐成长,他们也将更活跃,花在饮食方面的时间和注意力也就更少。对家长而言,更重要的是训练孩子意识到饥饿,并且对进食感兴趣。例如:设定固定的用餐时间,以及和家人一同用餐,并在进餐时设定适当的行为举止,让孩子享受与家人共处的时光。

  不过,挑食在某些时候也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例如发育不健全,某些营养素吸收不足,损害亲子互动关系,以及出现戒断症状、焦虑甚至表现粗暴等行为偏差。认清孩子的问题是否属于一般的挑食行为,或是出于更为严重的进食障碍也至关重要,例如孩子是否面对口腔感觉厌恶和喂食恐惧症等问题。如果没有确诊病况,而孩子的喂食问题没有纠正过来,一定会出现长期的严重后果。

  总之,无论孩子是否患上挑食症,只要家长对于喂养问题担忧,就应该向家庭医生或儿科医生求助,寻求改善情况的方法。喂养问题在年轻时比较容易对症下药。(朱慧萍,文章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

上一篇:全市百名幼教聚渝北 共同研讨学前教育发展
下一篇:孩子成绩下降时,家长该如何与孩子沟通?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