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手广佛儿童演绎抗疫童谣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2-12-16
手机版

   吴非凡  近日,本报全媒体记者拜访了位于华侨新村的吴非凡粤剧艺术中心,透过外墙,可以看到房子阳台上种植着若干盆鲜花,初夏时节正开得茂盛;走过一条曲径小路,便进入到院子里,庭院左侧是小楼,右侧则是一片空地,一半区域种植着大片月季花,姹紫嫣红地盛开着;另一半区域则摆放着一张约十来平方米大的练功毯,上面留着些许斑驳的足印。在吴非凡带领下,记者走入屋子里,映入眼帘是她的一张花旦扮相的剧照,而在玄关和客厅的墙壁上,还挂着许多吴非凡教孩子们唱念做打的照片。吴非凡与记者分享了自己的粤剧故事,以及对粤剧发展的看法。  “这次疫情或许也会给粤剧传承带来转机。”吴非凡说,“因为在这次疫情中,粤剧开始真正交给了市场,传承人们会开始明白粤剧的传承离不开完整的产业链,也离不开媒介的助力。过去政策上对粤剧的保护已经非常足够了,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守护粤剧。”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程依伦

  “让粤剧拥有时代感”

  尽管疫情对于文化事业或多或少造成了影响,但广州市对于粤剧保护和传承的力度却丝毫不减,各大院团纷纷组织“文化抗疫”,如广东粤剧院推出“线上春班”,掀起作品线上播出潮流;佛山粤剧院则创作了歌曲《战疫情》等。

  作为粤剧传承人,疫情期间吴非凡也进行着儿童戏剧《丝路黄埔》的创作,同时还联手广佛两地儿童演绎抗疫童谣《跳火光》等。

  “当时录制《跳火光》非常不容易,因为在疫情之下把孩子们从家里叫出来录制歌曲,还是需要家长非常配合、信任我们才行。”吴非凡说。

  而谈起创作初衷,吴非凡说:“‘跳火光’其实是广府文化特色民俗项目,有着300多年的历史。早在明清时期,佛山里水赤山村暴发了一场瘟疫,老百姓以‘跳火光’的形式驱疫,后来疫情果然就退了。所以,我把这种民俗进行了改编,让它与现在抗疫的精神相契合。”

  吴非凡告诉记者,在政策方面,广州一直在对粤剧进行“保护”,“保护已经非常足够了,但是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其实是‘守护’,就是一边掌握粤剧的传统内核、一边发展它的形式。让粤剧拥有时代感,具有时代印记,这才是粤剧真正的生命力所在。”

  传承离不开“借力”

  吴非凡出生粤剧世家,她的成名作是《鸳鸯剑》,凭借这部作品,2014年她成为广东省最年轻的梅花奖及白玉兰奖获得者。

  即便获得了中国戏剧领域的最高成就,吴非凡对于《鸳鸯剑》的创新却没有止步。在这次疫情期间,她便着手计划将《鸳鸯剑》推出“青春版”的线上版本,同时也在规划它的文创产品、少儿粤剧体验产品等。“我一直认为粤剧是需要走市场化道路的,它需要有完整的产业链。只有通过政策联动市场的方式,才能让粤剧拥有活力。”

  因此,在这次疫情期间,吴非凡也开始接触线上直播社交平台,她会在这些社交平台上向学生们科普粤剧文化之美。

  “做粤剧创新要在‘狠得下心’的同时,还不能忘了传统内核。”吴非凡说:“我目前就在和番禺区合作,我们计划做一个艺术家进基层传承的示范,将粤剧、广东音乐、广绣与番禺当地特色,比如飘色、鳌鱼舞、灯笼等元素结合起来,创造‘戏曲舞蹈’,从而将番禺的文化品牌亮出去。这就是文化之间的互相借力,文化向媒介借力。”

  戏剧教育需“科学化”

  近些年,吴非凡在舞台之外还多了另一重身份——“吴老师”。

  吴非凡在番禺区罗边小学、育才小学、沙湾艺术中心等单位都会进行粤剧授课,教小朋友了解粤剧、学习粤剧。据不完全统计,已有上千名学生跟她学习粤剧。吴非凡说:“在少儿戏剧教育上,很多人一开始就以专业戏校的教育模式植入校园,让小孩从艰苦的基本功开始,其实戏剧教育应该和心理学、少儿教育一样,需要科学化。”

  吴非凡表示,粤剧的唱腔、妆身和动作都非常专业,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教授不同的内容,否则只会让孩子的兴趣降低。“比如针对幼儿,要培养他们的模仿能力,教一些简单的指法和声律启蒙;针对低年级小学生,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通过课本上的故事来编儿童剧,用儿童的语言和题材来表演经典故事;针对高年级小学生,需要教他们文学基础和唱念做打等。”吴非凡说。

  “有人说‘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粤剧’,但粤剧的传承也会面临瓶颈,最主要的就是需要创新力。这也是我现在研究儿童剧、实验剧的原因。粤剧需要根据现代的审美和不同的群体来进行创作。”

  “创作其实都是源于生活。”吴非凡的儿子今年9岁,疫情期间,她发现儿子上网课时偶尔会“神游”,便又构想出了一出儿童粤剧:“小朋友为何上课走神,可能就是有‘妖精’在叫他们出去玩,所以我想到了改编‘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典故来讲述这一现实故事。”吴非凡说,粤剧也可以趣味化,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上一篇:赶紧看!嘉兴市本级九大民办中小学招生细则出炉
下一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学校蜕变 |儋州市赤坎地小学:留守儿童的学习乐园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