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法师”公益课传递职场正能量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2-12-11
手机版

      “笑容会给你们的面试环节加分。面试时注意坐姿,在配饰上面切勿佩戴过大过怪异的装饰。男孩子最好不要佩戴耳钉。”在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青年助业直通车”职场礼仪课老师王寄平以温和却不失响亮的声音向2016年毕业的社区应届生开讲礼仪注意事项。

      青年报见习记者 陈晓颖

      亮点   “95后”应届生群体接受公益职场培训

      小陶是黄浦区的95后小青年,今年从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最近针对应届生有专门的免费职前培训,要不要来参加?”在街道就业援助员的邀请下,想改变自己的小陶搭上了为应届生专设的“青年助业直通车”。

      今年6月底,近50名和小陶一样在今年毕业却未就业的青年,正式加入了为期三天的“青年助业直通车”。在黄浦区文华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中,他们进行系统的职场礼仪、心理、沟通、面试、合同法等内容的培训。

      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介绍,近年来,随着经济持续发展,促进就业工作的重点对象逐渐由“4050”人员转向“2030”失业青年,青年就业问题日趋突显。黄浦区对全区16到30周岁未就业青年开展了就业状况专项调研后发现,需要政府部门重点关注的对象以中、低学历为主,三校及初中以下学历的未就业青年占半数以上。他们大多缺乏就业主动性,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

      为破解青年就业难点,黄浦区人社部门按照区委和区政府相关工作要求,把促进青年就业作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加以推进落实,在2008年正式推出了“青年助业直通车”项目。先通过就业援助员全面排摸掌握社区失业青年情况,以需要政府扶助就业的青年为重点,锁定目标,推动青年参与培训。2013年开始,为对接“启航计划”的实施,将直通车的年龄放宽到了35周岁。  

      模式   集中培训和“1+1+1”培养

      每一位“上车”的学员都要参加为期5天的职前培训。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黄浦就促都根据本区失业青年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量身定制”。失业青年可通过职前培训了解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学习制作简历,掌握面试技巧。

      由于一部分青年长期失业,惰性滋长,就业援助员每天都要挨家挨户上门叫早,督促其坚持培训。五天中,除了培训机构的任课老师外,黄浦就促还为每一期职前培训班配置了两名职业指导师跟班管理,在监督培训质量的同时与失业青年建立良好沟通与交流互动,为失业青年分析定位,帮助其树立求职信心,为推荐上岗打下了基础。2009年起,职前班针对应届高校毕业生开设了3天的短期培训,调整浓缩课程内容,将帮扶重点放在求职技巧的掌握和应用上,提高职业指导成效。

      项目实施过程中,“1+1+1”的指导模式在探索中应运而生,即一个职业指导师、一个就业援助员和一个本区失业青年结对,从参加项目一直到走上就业岗位全程陪伴,动态管理。职业指导师为失业青年提供职前培训、职业见习、技能培训、创业扶持、托底安置等针对性指导,就业援助员做到“开班初期陪一陪,开班期间叫一叫,开班以后访一访”,着重加强与青年的日常交流、心理沟通,掌握青年的思想动态。

      现场   “老法师”受邀开讲职场礼仪

      举止端庄,微笑暖人的王寄平老师是教授礼仪课程的“老法师”。2008年“青年助业直通车”开展以来,每一期开班都有她授课的身影,义务为黄浦区启航青年上的课程超过了100节。据介绍,她在企事业单位应邀培训礼仪已有近20个年头。

      “我今年已经70岁了。”职场礼仪课程过半时,王寄平的一句话,让听课的青年一下像打了鸡血般好奇了起来,对打扮谈吐如40岁左右的王老师肃然起敬。“我想身体力行地告诉受培训的青年,端庄的内在可以改变自我。”

      王寄平不仅会用故事讲述职场礼仪中需要注意的坐姿、说话、微笑等仪态知识,还会以长辈的角度穿插鼓励他们勤奋努力地追求想要的岗位。一节课下来,不少学生在她的感染下,听课的坐姿也端正了起来。

      “95后”青年小刘表示,大学里也听过职场课,相比于校园中说教性的教学,“直通车”的授课老师一说话就能吸引到她参与互动。对应届生3天培训下来,参与的学生在笔记本里记录了满满的职场干货。

      思考   启航青年欠缺稳定性

      “青年助业直通车”开展过程中,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观察到,一些青年工作经历相当“丰富”。有些青年半年换了四、五家公司,从事过的岗位多达七、八个。在这些群体中,跳槽成为了一种习惯。另外,还有些青年通过“助业直通车”上岗,才几天就“下岗”,又来求助就业援助员和职业指导师。

      此外,工作过程中还遇到了不少失业青年抱怨没有合适的岗位的情况。“没有合适岗位,我怎么上班?”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事实上,职业指导师针对每一位失业青年的实际情况,均匹配推荐过多次,但还是经常有失业青年拒绝面试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由于黄浦的区域特点,代理招聘的商贸服务类企业居多,时常招不足人,并非岗位不足阻碍青年就业,而主要在于求职青年与家长如何树立合理的择业观念。

      分析“短工族”、“抱怨无工作族”的群体后,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的工作人员认为启航青年缺失就业紧迫感、社会经验,甚至对职业生涯规划都是空白,为了提高他们的岗位稳定性,于是针对每期青年的特点,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更新,让短期培训课程变得更有针对性。15年,黄浦就促再次微调5天的课程,挤出时间将“企业人事进课堂”作为一个新的举措,每个班次除了开班过程中实时发布岗位信息组织学员参加面试外,还会安排至少3家企业带着岗位进课堂,边做岗位说明边面试,让学员在课程中有更多与企业、岗位互动的机会。

      改变   迎合青年口味 职介思考突破

      6月底开班的“应届生专班”是今年黄浦区“青年助业直通车”的第7期。今年毕业的应届生多为1995年出生的孩子。“对有自己思想的小朋友,单纯给他们说教是没有用的。”参与培训的老师通过站在区县启航青年的角度,鼓励他们寻求思想观念和行动上的改变,最终实现就业。

      为了迎合青年人的口味,2016年4月19日起,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开设微信公众号,用如“魔兽电影”、“职场欢乐颂”等热门话题,引导学生青年受众关注“黄浦就业”的专业项目。

      此外,考虑到青年人的特点和喜好,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为每期“职前培训”班建立QQ群,通过网络交流面试心得、彼此畅谈心声、共同分享经验,职业指导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发布招聘信息、提供个性化指导;为全面汇总青年、家长、企业等各方意见和建议,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青年家长座谈会”“职前培训同学会”、“直通车专场招聘会”不断地满足求职青年的诉求。弥补职前培训小班化模式的不足,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在街道窗口开设专职服务窗口,建立“青年就业绿色通道”,依托自主开发的青年就业绿色通道服务系统和短信服务平台,实现对帮扶对象的动态跟踪和就业信息的及时发布。

      成效   搭助业直通车 7成青年就业

      据介绍,“青年就业直通车”的项目每年会有15到20期的培训。2008年开办以来,培训人次超过4000人,其中3000余名青年成功就业。2015年一年中,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开设的“青年助业直通车”共有380名学员参与,其中260人已就业。2016年至今,已有6期“青年助业直通车”开班。通常每一期的规模为20-30人的小班化教学。在2016年的培训中共有147名学员参加,目前已有54人就业。

      “短期的培训肯定无法解决所有的职场问题,但我们是为让职场青年有职业思考的沉淀。”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职介负责人胡洁静如是介绍道。

      如何搭乘“直通车”?据介绍,黄浦区街道就业援助员会对社区35岁以下、失业半年以上的青年进行排摸,对有就业帮扶需求的青年,推荐参加直通车培训班。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职介窗口核实青年情况,将个人信息录入人力资源服务软件,并将名单报区就业促进中心街道指导科。据悉,今后“黄浦就业”公众号上即将开通网上报名途径,感兴趣的青年可通过网络报名。

上一篇:B2C吹出多少泡沫
下一篇:博兴县举办“我心目中的语文课程”主题论坛活动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