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大班额害学生苦老师急家长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2-12-12
手机版

  2012年年初,当知道市里决心通过改、扩、建帮助自己的学校解决大班额问题后,娄底“一小”六年(二班)班主任龙姣妮老师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2012年底,这项工作近一年来的加速推进,让她更加充满期待,接受记者采访时毫不掩饰自己的快乐。“大班额使老师在安全、教学等方面承受的压力太大了,我不知道班上学生降到四五十个时,学生和老师会多幸福!”

  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最主要的动力。人满为患的中小学“大班额”则是伴随城市化的产物之一,是横亘全国众多城区,让地方政府头痛的难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不断向城区涌入,对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与教育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导致城区学校班级人数剧增,形成“大班额”现象。

  义务教育大省湖南省娄底市的情况,在全国极为典型。2012年,当地以“扩、改、建”三种方式盘活教育资源、激发社会参与、提高教育投入,使城镇学校“大班额”现象有了较大改善,值得其他地方借鉴。

  大班额:影响课堂教学 拖累素质教育

  近年来,娄底城区义务教育“大班额”问题日益突出,以娄底中心城区为例,2011年下学期城区中小学校平均班额达80人,最多的接近108人,大大超过小学45人、初中50人的国家标准。娄底“一小”为娄底基础教育的“领头羊”,建校时设计容量为1200人,现在校学生却达5300人,超过原定设计4倍多。

  “大班额”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素质教育成为空谈。记者在娄底“一小”采访时路过六(二)班教室,发现教室拥挤不堪,过道狭窄。教室后门无法关上,因为被课桌和椅子卡住。正常的情况班级全班应分成4大组8小组,但为节省过道空间该班90个学生只能分成3大组9小组。

  龙姣妮无奈地对记者表示,由于教室异常拥挤,教师无法到教室里巡视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能给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坐在大组中间的孩子出入不方便,后排的孩子回答问题老师也往往听不清楚,回答问题的机会就少,这种情况在城区学校普遍存在。

  为扩大学位,娄底市许多学校将原有计算机室、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等功能教室都转为普通教室使用,严重制约了学生科学、艺术素养的培养。

  损害师生的身体健康,导致近视、咽喉炎、传染病等多发,这也是“大班额”的后遗症。由于座位挨着讲台的太近,靠着后墙的太远,学生的平均视力不断下降,娄底“一小”六年级学生平均近视率达到16%,比前5年上升了7个百分点。由于室内空气质量差,夏天汗臭熏天,一到传染病多发的季节,常有大面积爆发的隐患。

  娄底“三小”一年级6班的老师反映,本班90名学生挤在面积约60平方米的教室里,学生上课胸脯贴着前面的课桌,后背靠着后面的课桌。连文具掉到地上,也不能弯腰捡拾,只能等到下课了搬开桌凳后才能捡起来。如此狭窄的空间,约束了正在生长发育期的孩子。

  超大的班额也让老师不堪重负。记者采访时听到老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一个班的工作量相当于标准班级两个班的工作量”。教师上课累,每天批改作业的时间更是难以计算,还有安全责任方面的压力,很多人未到中年就患上了脊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心力憔悴。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由于老师要用最大的音量甚至佩戴麦克风才能授课,娄底“三小”所有的老师都患上了咽喉炎,“一小”患有“声带小结”而动咽喉手术的教师达20多位,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龙姣妮告诉记者:“麦克风会使声音失真,听起来不舒服,对于语文和英语教学的影响更大,老师们尽量不用。但不佩戴就必须用最大的力气喊,有老师每上两天课就要吊盐水治咽喉炎。”

  记者在娄底各大中小学校走访时发现,由于班额严重超过学校的承载能力,从而埋下安全漏洞。学生进出教室与上下楼梯是最大的安全隐患。娄底“一小”主校区现在可供使用的教学楼仅有一栋,这栋教学楼挤着2000学生,一到集会和放学,每个楼梯口有近1000名学生同时上下楼梯,楼梯口经常水泄不通。

  为避免放学时踩踏事件的发生,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安全措施:教室每一层都设置安全事故责任人,学校每当放学、升旗、集会、课间操时,老师们要站在楼梯口、厕所、校门口疏散交通;做课间操时只能分年级进行,甚至取消课间操,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也轮流让一个年级参加;实行低年级与中高年级分时段放学。

  除了集体活动,学生在教室里待着都有危险。由于课桌摆放不下,每间教室的后门不能打开,学生只有前门一个出入口,课桌的行间距很窄,学生出入很困难,容易发生磕碰踩踏事件。

  “大班额”令家长们心情复杂。每年年初开家长会时,很多家长没有地方坐,只能站在教室后面,不约而同向老师可怜巴巴提问:“老师,这学期再不会进插班生吧?”不过,焦急心情之中却又夹杂着庆幸。有的家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无奈之事,自己的孩子能够挤进大班,已算庆幸了。

  记者发现,娄底造成“大班额”现象突出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近年来城镇化迅猛发展人口激增,但城市义务教育方面的规划、建设、管理没有相应跟上。娄底城区人口从1996年的13万至今迅猛增加到近36万,学生人数由当年的8万余人增加到了14万多人,但直到2012年之前城区没有实质性配套新建一所市一级的中小学校。

  二是房地产开发商没有依据相关政策配套建设学校。近年来,娄底高层楼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近三年内,娄底“三小”招生区域内开发的楼盘达17个,却没有一个楼盘根据国家规定配套建设学校。

  三是由于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许多农村的家长将孩子送到城里寄宿读书。涟源市离娄底市较近,那里的斗笠山中学1/4的学生都由家长托关系转移到了娄底市区读书。像教育资源的分布一样,“大班额”也呈现“分级集中,梯级发展”的现象。

  不仅仅在娄底市主城区,“大班额”问题在所辖各县城也日益凸显,冷水江市、新化县、双峰县等每个班都在80-100人。

上一篇:众源教育自媒体靠谱吗?发掘自己无限潜力
下一篇:教育部传来好消息,幼儿园将迎来重大改革,家长:幸福指日可待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