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课外读物进校园“防火墙”,好!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2-12-14
手机版

  □本报记者 章红雨

  “我的孩子在学校图书馆能否借到优质课外读物?”这一中小学生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近日有了答案。4月1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明确12种影响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读物严禁进校园。

  明确国家、省、地县和学校四级管理机制及各自职责,在有关专家看来,解决了课外读物进校园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填补了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空白。不仅如此,《管理办法》还首次界定了“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的内涵,即教材和教辅之外的、进入校园供中小学生阅读的正式出版物。

  《管理办法》出台的意义和背景,如4月2日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在相关新闻通气会上所表示,课外读物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加强读物进校园管理,有利于读物与课程教材形成育人合力。课外阅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改进课外阅读内容与方法,有助于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健康成长。但是,市场上个别存在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等问题的课外读物流入校园,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破坏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因此,需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的“防火墙”,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含幼儿园),确保进校园课外读物的质量。

  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建立“防火墙”,无疑有助于净化校园阅读环境。阅读推广人三石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学校从正规渠道采购图书,不只确保优质课外读物走进校园,更为主要的是杜绝个别学校盲目追求数量、以劣充优、以旧充新、以量充质等现象发生。

  北京市金牌阅读推广人李峥嵘对记者举例说,课外读物进校园,原本是一个推广阅读、鼓励中小学生写作的良好方式,可是有些现象需要防控,比如一些不符合孩子成长发育的读物混进校园、一些教师强制家长购买课外书等。在李峥嵘看来,《管理办法》提出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学校公开透明地选择优质课外读物,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呼吁优质课外读物进校园,离不开出版界的密切配合。三石建议出版界要高度重视两点:其一,从重“量”向重“质”转变,出版单位针对校园策划和出版的课外读物,应重新度身定制;其二,从重“销售”向重“阅读服务”转变。发行单位要改变习惯将学校作为“销售渠道”“客户”的思维方式,应协同出版社将更多精力放在研究如何利用出版资源为学生提供包括“阅读推广”形式在内的“阅读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呼吁优质课外读物进校园,也是中小学教师的呼声。在4月2日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教授王殿军就认为,优质课外读物是教材、教辅的有益补充,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人格修养,开拓国际视野,涵养法治意识,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针对中小学如何选择优质课外读物,王殿军提出,学校除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校选书、荐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外,还可以建立智能化的图书分区、分级管理机制,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识字量、阅读偏好和理解能力,对学生读物进一步细化分级。比如小学阶段,可从提升学生认知力、理解力角度出发,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启蒙绘本、经典故事、识字、益智、科普类书籍;初中阶段,需要激发学科兴趣、提升思维水平,可以加入更多经典名著、自然科学类书籍;高中阶段,可以多配置一些人物传记、励志类图书,以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规划人生目标。

  同时,王殿军认为,要深刻认识阅读育人价值,以及对于中小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意义。不能一谈“管理”就因噎废食,因为怕出问题、怕担责任就简单粗暴地一刀切,不让课外读物进校园也是错误的。

上一篇:广南县第十中学校2022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2
下一篇:清华大学丘成桐领军计划全球招生 天一中学两少年入围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