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难?看完这十个观点你一定比其他 90% 的孩子更好找工作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2-12-16
手机版

  如果家里有上高中或上大学的孩子,这篇文章一定要看完。就业这么难这篇文章看完你一定比其他 90% 的孩子更好找工作。 2022 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近 1076万人,同比增长 167 万人,规模和增量历史新高。这些年留学回国的就业趋势明显,预计 2022 年会有 100 万以上的留学生回国就业。因为个别政策等原因,还有一部分人要再就业,比如说新东方、学而思,还有线下 K12 教培行业,就有近 1000 万人要转型,再就业。还有其他资本过热的行业也存在裁员收缩,比如房地产、互联网行业等等,都将拥有大量再就业需求,总共灵活就业人数达到两亿人。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难”与“招人难”并存,技工人数不足高学历岗位易岗难求。

  

  过去我们家长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的上大学的逻辑,才导致咱们家孩子现在如此被动,这个问题如果不得到重视,未来 5 年,未来 10 年即将走进大学校园的孩子还要继续遭殃,会有更多的孩子上大学毕业即失业。作为一个讲高考的老师,我整理了很多资料,同时跟十多个西安交大的博士聊天采访,得出这些选专业选学校的结论。文章较长你先点赞收藏,看到最后有惊喜。首先高考以后报志愿,如果你不遵从这个基本的逻辑,那么你选出来的学校和专业很有可能把你带到沟里去。

  首先明确一点名校学生和普通学校的学生选学校选专业逻辑是完全不同的。名校学生也就是 985 和顶尖 211 的学生在报志愿的时候选择空间会更大,试错范围会更广。所以如果你不剑走偏锋或者填报志愿的时候没有完全不带脑子,你能读的可选的专业基本上都没有太大的前景上的问题。但是如果现在市面上的一些热门专业,比如说宇宙机(计算机)法学能报上当然前途会更好。还有一些基础学科,比如说经济学、物理学、数学,都是很不错的选择。但对于分数只能上普本的孩子来讲,可选的范围实在是有限。

  

  你看到的高新热门行业职业专业都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比如说人工智能,比如说工商管理,还有很多高校开设的物联网在这个层次开设。你去上你去学的话很被动,因为师资、硬件资源、学习能力你都跟不上,就业结果当然就不尽人意。相反,这部分孩子去学师范学英语、学临床、学功科、学电器、学土木、学河工程这些甚至有些甚嚣尘上的论调。关于生化还材、农学这些打骨折都不能学的劝退专业,对以上这些孩子来讲都是相对来讲比较友好,对比一线真实就业市场,985和顶尖 211 的孩子要么学热门专业,要么学基础学科,打好学科基础。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如果内心对金融、对计算机、通信软件、法学这些热门专业没有排斥的感觉,那你选这些高新热门行业一定是最优解,热门专业之所以热门,恰恰是因为对口行业很火热,给毕业生开出了很高的很可观的报酬。横向来看,网络上讨论热度最高的计算机、金融、法学、中文、临床这些个专业,给头部院校毕业生开出的工资都不是小数目,毕业生专业能力过硬,拿 30 万或以上年薪一点都不难。金融、法学、中文这些热门专业就业是两级分化严重,相当内卷,所以哪哪都在劝退。但如果你有足够的实力进入头部院校。

  那么即便两极分化问题客观存在,那你好好去做学业规划,努力去学习,去一个好平台,拿到一个好 offer 也没有多难。而计算机类专业更特殊,由于各专业门类交叉式发展总要交叉到计算机的头上。因此虽然不再像过去十年那样出众表现强势,涌现出海量的就业缺口,但业界需求也依然不会明显萎缩。所以为什么现在经济不景气?各位家长和学生能听到的就是这个行业还都活得不错,位置和收入以及就业趋势都没有明显波动。金融、法学之类的专业毕业生前 5% 的同学的收入总和是后 95% 的毕业生从业者的收入重合这样讲并不夸张。与此同时的是计算机类专业中收入两极分化不算明显。

  技术最好的人你可以去华为天才少年,而技术一般,但出身优秀的人,做一些普通开发测试岗位也没啥问题。大家都有口饭吃,最差在小公司也能混个七八千,稍微有点经验拿个 12,000 到 15,000 也没啥问题,有带项目能力到超一线拿 2w 到3w 也稀松平常。如果既不想在两极分化的专业里去内卷,也不喜欢学计算机写代码,那临床医学也可以考虑医生相比技术和理论,更侧重干具体的经验。虽然培养周期长,动辄 8 年 10 年工作辛苦,但收入稳定且可观,不用担心被裁员。

  

  第二、若不想选大热门,也可以打基础或者选交叉学科。像数学、物理这两个基础学科,你学了你自然你自由度足够高。只要基础扎实,凭借你的数理基础,你可以随意去换专业,还有电气工程、电子信息这两个以电学为核心的专业。在理工科也算是万金油,还有像精密仪器、自动化这些本质交叉学科的专业,学生自由度也很高本科打基础以后你选硬件、选软件、选系统,这些方向都能选。如果你报志愿做了很多对比还定不下来方向,那你就选基础学科数学、物理,就得以后打好基础掉头转向也足够灵活高效。

  

  第三、我敬告有些家长不要过于迷信热门,所谓风水轮流转,毕业后冷门专业的出路也不一定差。十多年前开始好多大学蹭蹭的都在开设物联网这个专业。但就在 2018 年最早开设物联网专业的高校之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宣布这个专业逐步停止招生,原因是不好就业,学生毕业就业率很差,这个专业转到别的专业的概率过高。再比如上世纪 90 年代初,高校毕业生对中石油中石化避之不及。因为当时能源行业大萧条,同时叠加国企发展困难,这些公司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都发不出来,毕业生都逃离石化行业大国企。但十年后你再看能源行业再次崛起,中石油、中石化再次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企业,成为大家眼里的香饽饽。所以某一类专业的发展和崛起,跟国家、跟经济跟发展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肉眼最多能看到未来三到五年就已经很不错了。

  

  第四、对大量普通考生选择专业更重要,因为你没有能力在不同专业间流动。如果你的分数上不了 985、211 双一流。那么你可选的学校就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因此不要在乎学校铭记专业比学校更重要,更不要在乎所谓的一本二本这是一个误导。我们几十年的概念,新高考地区这个概念已经彻底废除。相比于一本二本选什么专业,在哪个城市读书才更重要。我跟这些孩子说一条原则,不论文理,不要选择基础性学科,尽量选择应用学科,这块的逻辑很重要我再展开讲。

  对理科生不要选择注重知识的理工科。理工科专业基本上分成两类,第1类教知识,第2类教技能。知识型学科就是数学、物理,技能型学科就是建筑机械。还有很多专业介于这两者之间,从教理论知识变成教知识加技能。比如说清华的土木工程面向科研,普通学校土木工程面向工地。就这道理,如果高考成绩够不上国内大多数 211 院校,并且没有严重偏科问题。在理工科专业内学知识不要这样犯傻,这些专业知识学习难度在那摆着。如果你真上了发现学不动四两天你就放弃了,那你当然就歇菜了,毕业就失业说的就是你,所为普通本科学生已经入坑。

  数学、物理或者自动化仪器、电子信息是一类交叉学科或者要求交叉的知识体系。这个难学的专业要么早点考公,要么考教师。为什么这么讲?你想高中数学或者物理都没有特别强,你怎么能把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学明白?怎么能把无人机自动化工厂智能汽车辅助飞行系统、宇宙飞船这件事情搞明白,你怎么能把电子技术、光电技术、信息技术这些科目学明白?你怎么能把电子电路、物联网通信等应用搞明白呢?2、如果理科生偏科严重,尤其是偏科物理数学,建议你坚定的去选择基础学科。

  现在高考要求各科都好,才能上一个好大学。极端偏科的人总成绩肯定不好,也没法去什么好学校,但总成绩和个人有没有数理能力是两码事。因此偏科的人选基础学科实际上就是在扬长避短,把那些不擅长的文字工作死记硬背甩到臂边去学习更单纯的理论知识。如果你数理方面真的有天赋,很有可能通过基础学科实现逆袭。每年有很多双非物理学专业考研到中科大,然后凭借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申请到平斯顿加州理工等顶级学校的博士,这种例子多如牛毛。

  

  第五、避开表面光鲜但缺乏核心技能的专业,看起来灰头土脸,但核心技能扎实的专业性价比会更高。更应该避开的坑是那些名字看似高大上,但核心技能可替代性极高、行业两极分化严重的专业,尤其是金融类、人工智能类、管理类专业。这几年普通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简直在鬼扯,这些专业对应的行业的确有高薪岗位,但一般都集中在头部,并且也不是单纯依靠本专业的技能得以取得,而是需要大量的依托院校平台额外的学习、科研与实践才能实现,名校学生待遇好,就业蒸蒸日上。

  我明确的给你讲这些跟大部分普通学生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为什么好多大学生觉得自己辛辛苦苦考了个二本,然后就高枕无忧了?这些都是小时候大部分父母灌的迷魂汤。你想想你身为家长,你是否讲过小学好好考,上个好初中,初中好好学上个好高中,高中好好学上个好大学,大学上了父母就省心了,你也就省心了。结果考上了二本,大部分孩子就觉得对上面摸不着。对下面已经完成父母教给的求学任务,许多孩子就开始随波逐流,潮平两岸扩了就躺平了。

  其实在这个时候,如果真的说有一个能让你相对躺平地点的专业,那就是土木、水利这种面向工地的专业。虽然工作环境确实不怎么样,但只要肯吃苦,哪怕大学躺平了,你还是能就业工资还是有保障的。而且下了工地,你还能看到很多985、211,甚至调剂的毕业生在和你一样的双非毕业生做一样的工作。

  难道这种专业没有性价比吗?没有更好的满足你躺平的需求吗?实际上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导致大部分非名校的理工科专业学生去生产一线都是大概率结局。而所有逃离生产一线的路子都高度内卷,不管是考公、考研还是选专业都很困难。你不要捂着你的耳朵假装听不见而拒绝接受这一事实,否则你很容易被那些披着光鲜怪异的专业欺骗,到最后落得连一线工程师都当不上的下场。

  当你接受这一线时,对一般学校理工科学生来讲,你就直接去比较各行业生产一线所对应的工作环境、薪资保障水平即可。因此虽然工作环境差,但好找工作薪资较高的土木、水利等面向工地的这些专业依然推荐。虽然工作单位驻地偏远,但属于体制内待遇也上课的电气工程和工程这些专业,你想是不是还是具有一定的性价比?而计算机作为常年位居各分数段下最热门的专业,也是因为生产一线环境比较好,虽然工作压力大,但是待遇尚可。

  

  第六、若对工科没有兴趣,还可以选择医学等应用学科,如果孩子对工科没有明显的兴趣,而且本身理科思维偏弱,那么选择医学专业也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临床医学。医学专业对数理技术理论要求不高,是一个拼努力的学科。也就是说即使资质一般,只要愿意下功夫积累足够多的经验这活你还是能干,展开来讲选择临床医学的最大优势有两个,第一个是医学专业的下限非常高。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才有资格考取医师资格证行医,这个就决定了医生行业准入门槛较其他行业高很多。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医生的需求明显增大。此外医生没有明显的中年危机,医学是一个典型的经验学科,越老越吃香。与其他专业普遍存在的中年危机相比,这一点显得难能可贵。与此同时医生的收入和社会地位都比较高,不仅稳定,而且后劲十足。

  对于双非学生而言,考取一个省级医科大学的研究生就有不少的机会在地级市的三甲医院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虽然说在不同城市就业可能略有差异。整体来说,相比于同级别学历的其他专业学生,学习,临床医学绝对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选择医学的第二个优势在于医专业对第一学历要求并不严格,你不妨去看金融法学这种精英专业对第一学历要求很严格,医学行业对第一学历的要求并不严格。医学院因为背靠医院发展,所以医学院的地域性比 985、211 的招牌在就业的时候更有用。很多优秀的医学院,比如说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等,他们都不是 985、211 高校,但是他们在业内口碑非常不错,在就业的时候比很多 985、211 高校更受欢迎。

  所以医学行业整体而言对于出生要求并没有其他专业那么严格,每年都有很多出生二本甚至三本医学院的学生考到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旦交大、中山、华西湘雅等顶尖医学院。我们都在讲上升通道。那么医学行业就给了很多出身并不好的双非学生一个明确的上升通道,这是其他很多专业无法比拟的。就像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而言,如果你本科出身双非,即使你硕博学历再好,就业的时候进入头部岗位难度也相当大。但是对于一个本科双非的临床医学生而言,只要你足够努力,你就有机会在你硕士、博士的优秀学历进入国内一流的医院,这同样证实了医学行业的性价比之高。

  

  第七、以读研究生为目标,可以考虑天坑专业。很多家长问关于生化环财家长入坑的论调,我孩子调剂到生物医学、生态学了,我孩子调剂到化学工艺了,我不会填志愿,给我家孩子填到材料了,我不懂我给孩子选了个机械怎么办?我感觉天快塌了,孩子在网上一查感觉就业无望,现在这几天跟我冷战,跟我一句话不说,你快救我,每天我被这种消息轰炸。

  我要说的是生化环财四大天坑。生化包括基础医学等基础的学科往往是研究生招生大户,从学习上对数理要求同样比较低,靠勤奋努力你就可以学到不错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这些专业研究生招生量都比较大。因此如果打算继续读研究生,不妨读生化环财、基础医学以及生化相关的农学等专业。你出来就业就不会比那些其他很难读研的专业本科就业的待遇差。这块你不要去提计算机,如果你能想到转码(转行业做IT),就不用考虑这条路。

  今年研究生招生期间一个职高学生逆袭读协和医学院的消息刷屏了。那个小孩中职读的就是生化,一路专升本到重庆医科大学在考入协和医学院。在很多生化医学为核心的一些职业院校,也经常会出现一个宿舍的人都考研成功的案例,还有农学也一样比如今年高考报考人数高达 457 万人,净增长 80 万人,各专业分数线普遍涨幅是到 10到20 分。但唯独农学一分没涨。这是为什么呢?你知道原因的话,你打在评论区,我们一起看看。

  

  第八、无论文理从就业角度出发首先可以考虑师范,教育是最基础的公共服务,任何一个国家再艰难也不会在教育上含糊,尤其是中国甚至无止境的提高标准和要求。现在高中几乎普及了,大学也在快速普及中。因此即便生源减少,但国家在教育上的投入大概率不会减少,因为对教育的追求越来越高了。而对教师待遇国家说的很明确,待遇不低于公务员。虽然综合性 985 大学毕业生纷纷涌入中小学,但这种情况仅仅是一些人争抢一些个别的高薪职位,

  而且还集中在一线城市这压根不是普遍意向的教师。更重要的是从普通中小学校来说,首选的还是师范院校。因为 985 的毕业生从事教师行业大多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职业稳定性差,忠诚度非常低。很多 985 毕业生是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或者对中小学老师这个职业不是了解才选择成为教师。一旦从事了这个职业之后发现有很多不如意,所以就经常会放弃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的选择余地足够大,所以辞职率非常高,从学校角度来说非常忌讳这一点。所以在实际的招聘中更喜欢直接到师范院校引进一些踏踏实实的对教师职业认可度更高的师范学生。

  

  第九、对于文科生,从就业与生学角度出发,可以考虑会计经济、法律马列等等,像会计经济主要学习数学知识,而法律马列会强化我们的基本逻辑,这些都给我们在未来升学考试或者公务员考试,以及各种用人单位的考试和面试中奠定非常重要的科学训练。而不是大多数孩子毕业的时候去面试,或者在职场逻辑混乱。很多考试为什么考不好?也是因为逻辑问题,尤其是对逻辑要求很严格的公务员考试,这块我单独讲一下,马列这个专业。因为政治环境的变化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对马列与政治思想教育越来越重视,招生量也越来越大。

  因此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考研机会都比较多,但名校学生没有太大的兴趣,给了双非一些机会。法学相较于其他文科有明确的职业壁垒制度优势,想从事法律职业必须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践行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要求,基本上只有法学院出来的学生才能够去考试或者从事法律相关工作满三年。但这个其实也是一个悖论。在连法学学位都没有的情况下,找法律工作并不容易,很多法律相关的工作只有拿到这个职业资格考试证书之后才能够去从事。对于双非的同学来讲,公检法等体制内岗位同样可以进入,但难度更高,体制内薪资水平相对固定。

  对于律师而言,如果不是顶级或者优胜律所,大多数律所给你开 5k 的工资了不起了。这意味着工作前几年生活压力非常大,之后涨薪也不完全靠你自身的努力,更多的是在于案源拓展。这之后的收入主要取决于多少人找你解决法律业务并给你付了钱。最近两年考公文科专业类,你可以看到的是经济学大类,包括经济、金融、财政、法学,中文都很吃香。所以如果你完整的在上大学之前或者上大学中给自己做过生涯规划或者职业规划,如果笃定选择考公,那这些专业文科生优先去考虑。

  

  第十、从综合角度出发,可以考虑英语等专业。我来给你好好讲讲为什么大家诟病的全国开车院上最多的英语专业依然值得推荐,相比其他文科生或者理科生能选的专业,尤其是文科生,英语是一个工具性很强的专业。选择英语主要考虑未来升学,无论是考研还是出国都是必考科目。但一般人很难业余就把英语学好。选择公立大学的英语专业就相当于花费几千块钱学费系统的去学英语,听说读写译各方面得到系统的训练。此外,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英语好是一个很重要的加分项,可以阅读和撰写英语文献参加英语会议。

  很多其他专业的硕导、博导都喜欢英语专业的跨考生,还有从行业底部竞争来看,英语能力有典型的杠杆效应。英语是一个万金油专业,各行各业的企业都需要对外交流。因而英语专业毕业生进入的行业包括但不限于金融、外贸媒体、互联网等等。从项目经理到个人助理,从销售到 HR 从美妆到药品,从航空公司到汽车制造,从服装业到食品,就业面非常的薄。你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是一个服务员,英文好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上海外滩餐厅的服务员英语口音都很漂亮。同样哪怕我们是一个幼儿园老师,英文好会有什么结果?去国际幼儿园的优势就会很突出。

  而且对英语专业而言,学校环境对于专业能力的决定性作用较弱,不同学校的应专生差距比较小,不少能有逆风翻盘的机会,不少出色的双非应专生甚至成为年薪 20 到 30w 的体制内老师,年入 30w 的大厂员工,或者在众多的翻译、外语培训,对汉语等兼职中都能拿到很高的灵活收入。 我提一句,很多人诟病英语专业找不到工作,犯了两个致命的毛病。

  1是,你连英语专业八级都过不了,你觉得你是一个合格的大学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吗?2是,如果你是英语专业八级的,我刚才都说了,这是全国开设院校最多的专业。你凭什么保证你能做笔译、你能做口译,你是最厉害的?北外上外是干嘛的?北大南大复旦是干嘛的?所以很多孩子家长问到英语的从业情况,第二点上给你一个建议,那就是主修英语的同时,最好辅修一个其他专业,以语言为杠杆,以师范、新闻、法律、传媒、金融、国际关系等行业为支点,成为语言加专业的符合型人才,才能更好的去放大你的就业优势。所以英语和第二专业你至少大学四年各读 100 本书,才能有可能拿到 offer 的机会,要不然你就等着毕业就失业,没有什么好说的。

  

  最后我还是要说新闻每年都会报,今年是大学生就业压力最大的一年,因为这几十年里大学生数量一年比一年多。这个标题是安全的,不出错的。而且结构性失业这个毛病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特色从来没有改过。但其实有很多年特别是 7% 以上增长的 时期里,这个不是特别大的事情。因为总体繁荣能够消化这些就业压力。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家也就是骂一骂专业不对口,中文系的跑做销售总没有饭吃,现在增长到了 5% 左右。这个标题就不是闹着玩的了,狼真的来了。

  我们的教育体制在以百万为单位输出市场上不对口的劳动力,政府投资有效孵化的岗位和这些劳动力的需求也不大重合,总体繁荣消失。第一波就砸在了服务业大类上。服务业大类的衰退,第一波就砸在了运六成非技术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身上,政府投资要保的优先级不会是这一批人,而是一亿户个体户,两亿多农民工,这其中大约一个亿是制造业工人,他们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必须优先为他们的就业提供持续投资。

  而大学生多数是家庭投资的重点,压力不小,心理预期不低。埋头苦学十几年,临毕业突然踏空,连坐办公室的小文员都很难找。大学生这块看似也就两三百万的岗位缺口好像不难,其实是两三千万基础岗位才能堆出来的终端岗位挺难的。大言不惭让这帮小朋友去低水平就业。学历如废纸,家庭投资废了,心理预期垮了,如何是不难呢?如果专业再选不好,那你就真的得做好进场打螺丝的准备。所以家里有孩子的家长,如果你看到了这篇文章,你无疑是幸运的,接下来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怎么样去做想必你心里应该有数了吧,关注好生涯升学每天分享新知识

  举报/反馈

上一篇:践行“五育并举” 通中附校初一年级开展研学活动
下一篇:家长评议 幼儿园满意率得高分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