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华正青春,砥砺奋进正当时一百个团史小故事:《中国青年》和觉醒的中国青年(第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2-12-16
手机版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

  百年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青年组织和青年群体的政治组织,共青团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用远大理想感召青年,用精神力量凝聚青年,始终坚持以青年为本的初心去探寻每一步发展的路。

  回望百年路,青春正当时。穿越世纪风云,踏上百年征程,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青春奋斗的鲜明印记。

  为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百年,宝坻团团特推出“庆祝建团百年·读团史故事”栏目,带领青年朋友们一起走进百年团史。

  1

  创刊背景

  1923年8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为贯彻中共三大的指示,尤其是三大通过的《对于青年运动决议案》的指示精神,团中央决定创办《中国青年》周刊。

  

  《中国青年》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的时代之一,而其中与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发展最为密切的,当是对中国抱有理想与情怀,并与时代思潮紧密相连的青年学生。譬如,在五四运动前后,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基于爱国主义的情怀出国勤工俭学,探求拯救祖国的良策。他们回国后先后成为党、团组织的杰出领导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国内当时部分青年的处境,或者经历着“苦闷”,或者在“虚无”中不知向何处去。青年们面对的环境是危险的,“志行薄弱的父兄,脑筋昏乱的师友,一天对他要说许多似是而非的话,亦要劝他做出许多败坏操守的行为”,致使许多青年每每“不能保持他自己的纯洁,而为万恶社会所同化”。还有一些青年,虽然能不为父母兄弟老师朋友所愚感,但他们又因为自己品性才学有所缺欠“而在社会上得不着指导他们纠正他们的人”,所以“常常苦于不知应当怎样做事,以及他们的事不知应当怎样改良”。这是恽代英在《中国青年》发刊词中的原话。

  2

  《中国青年》首任主编

  1923年,伴随着《中国青年》诞生的,是觉醒者、行动者的奔走呼喊。醒觉的中国,需要醒觉的青年。

  对青年和学生的这种热切期待和动员,亦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的文章中。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在《中国青年》创刊号中以实庵的笔名撰文《青年们应该怎样做》,表达他“真正醒觉挺身出来努力于社会全般改造的只有少数青年”的青年观:“自戊戌变法以来,除了少数知识阶级的青年外,都是一班只知道吃饭穿衣生儿子的行尸走肉。现在这班行尸走肉,比较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时,更要沉睡过去,在社会上奔走呼号的,不过是少数青年学生,这班青年学生愈为一班行尸走肉所厌恶,他们的责任愈加重大呵偌大的中国,只有少数青年学生最醒觉的,这是何等危险!”

  “幼稚的各社会阶级,都还在睡眠中,只有学生们奔走呼号,成了社会改造的唯一动力”,此时此刻,中国的青年学生应该怎样做?“第一要明白他责任重大,而不可自弃,这是因为国民中只有学生比较是醒觉的,第二要明白他力量微弱,而不可自持,这是因为他不及商人工人农民有阶级的战斗力。”而青年学生们的职责则是:“第一努力唤醒有战斗力的各阶级;第二努力做有力的各阶级间之连锁,以结成国民的联合战线。”

  《中国青年》在办刊过程中表现出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对青年所思所想的恰当把握,让这本杂志在青年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也让《中国青年》在中国现当代思想史、革命史和传媒史上获得了极高的荣誉。《中国青年》的第六任主编,曾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的陆定一对《中国青年》这样评价:“《中国青年》的创刊是中国革命运动的一个重要事件,它一问世就立刻受到广大青年的欢迎,并在革命运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令人感慨叹服的还有,1923年,恽代英担任《中国青年》首任主编时,年仅28岁,但已是全国著名的青年领袖和革命家。他先后为《中国青年》写了130多篇文章、近40篇通讯,系统地介绍了马列主义理论,批判了国家主义派、东方文化派等反动思想,号召青年“到民间去”。有人称赞:“他是那个时代呼唤革命风暴最矫健的海燕,最出色的鼓手。”

  

  在《中国青年》创刊号里,恽代英还写过一篇《对有志者的三个要求》的文章。两个月后,他收到了一个叫张霁帆的成都青年的来信。张霁帆告诉他:“你的三个要求,已拿在蓉社去实验,从下星期起,因为你是著这出戏的剧材的人,所以演这戏时先告诉你。”恽代英发表了此信,并为此自豪地说:“我知道《中国青年》对于中国所引起来的影响,将非任何刊物可比——只是青年是有活力,有生气的。这便是我们特别愿意为青年效力的缘故。” 张霁帆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担任过河南团省委书记。

  始终深切地关注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始终坚信青年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始终不懈地呼吁年轻一代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与振兴而奋争,这正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青年》矢志不渝的目标和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原因所在。

  内容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萌趣十足!美国一名两岁女童教爱犬玩滑梯(图)
下一篇:省教育厅辟谣!余秀华作品未列如八年级必读书目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