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1) ---必过
第一章 教育基础
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小学教育概述
(一)小学教育的概念
现代教育学定义“小学”为学龄儿童(6-12岁)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属于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现分为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完全小学、中心小学以及实验小学五种类型。
我国传统教育阶段的划分只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也称蒙学。蒙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着重儿童认知和行为处事的训练。
(二)小学教育的任务
根本任务:打好基础
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据记载,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一)古代的小学教育(先秦至鸦片战争)
特点:
1、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二)近现代的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
四个标志性事件
1、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
2、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
(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3、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该学制第一次系统构建了以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为主干的学校教育体系。将小学正式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清政府1904年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设立了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7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
4、到了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
四个学制
1、壬寅学制,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2、癸卯学制,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3、壬子癸丑学制,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并改学堂为学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4、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六三三学制。它是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影响一直持续到1949年。
(三)当代的小学教育
1、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我国的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1992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小学开始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改革
3、2001年开始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三、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小学教育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人类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小学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最佳阶段,更是儿童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一)小学教育的特殊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1)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①童年期是生理发展相对稳定与平衡的时期。
②刚入学的儿童感知觉都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教学中的不断强化训练,逐步发展和提高。
有意注意不断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着一定的作用,低年级注意力容易分散
观察事物缺乏兴趣和系统性
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直观形象记忆发展较好,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学。
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度。
道德感较为模糊,常依靠教师的评价来衡量事务的好坏。
理智感大多和具体事物相联系。
(2)小学生的发展可能性
(3)小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补充:小学生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
(1)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
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注意新鲜、感兴趣的东西,要达到对事物清晰、精确、本质的认识尚需一过程。
(2)小学生记忆和注意的发展
小学生记忆能力迅速发展,表现在:从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逐渐向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从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发展;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
(3)小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低年级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成分居多,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成分居多。两种思维形式的转折大多发生在四年级前后。小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的自觉性、批判性、灵活性等品质较差。
(4)小学生想象的发展
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强。想象由模仿性、再现性向创造性过渡,中高年级学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不断增加。想象由具有浪漫性向现实性过渡。
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1)小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①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
②小学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
(2)小学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基础
(3)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
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补充: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
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补充: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普及性
(2)基础性
(3)强制性
(二)小学教师的特点
1、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
复杂性
创造性:体现在因材施教、教学上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机智三个方面。
示范性:
杨雄《法言?学行》中言:“师者,人之模范。”
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长期性
系统性
2、小学教师的素质
(1)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忠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等
(2)教师的知识修养
(3)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
(4)教师的心理素养
四、我国现行的小学学制
六三制和五四制并存,其中六三制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学制和发展方向。
第二节 小学的组织与运行
一、学校管理概述
1、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
2、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
二、学校的运行机制
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和学校规章制度,其中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领导和管理学校的根本制度,支配着学校的全部管理工作,是学校内部机制的核心和灵魂。
校长负责制成为我国现阶段中小学的管理体制。包括了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个组成部分。
三、学校组织机构主要职能部门的功能
职能部门:
1、校办
2、教务处
3、政教处
4、总务处
基层教学实践机构
5、教研室
6、年级组
第三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
一、教育概述(重点)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一词的由来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最早将教和育结合起来用的人是孟子-《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教育具有广义和侠义之分
(1)广义: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2)侠义:以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要素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
(三)教育的性质(重点)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它具有以下四方面特点:
(1)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2)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这教育者、受教育和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教育具有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或社会形态,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a、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b、教育要受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c、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时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催生的作用。
(四)教育的功能
1、根据教育功能的作用: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根据教育作用的性质: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二、教育的起源与发展(重点)
(一)起源
1、神话起源说: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
2、生物起源说: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孟禄
4、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代表人物:前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
(二)发展
1、原始社会的教育
无阶级性、教育目的是为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
教育内容以生活经验为主,内容贫乏;
教育手段主要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等;
教育权力平等,男女教育有别的根源在于分工;
教育水平低,没有专门的人员、机构场所以及组织形式;
教育与原始宗教仪式有着紧密联系。
2、古代社会的教育
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两个时期。
(1)奴隶社会教育
中国,专门的施教机构产生,如我国夏、商、西周“庠”“序”“校”
西方:古希腊:雅典(显著特点: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和斯巴达(显著特点:军事教育)
古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所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宗教教育盛行
古埃及:设置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2)封建社会的教育
中国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发展,百家争鸣,其中儒墨为显学
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文化教育政策和“察举制”的选士制度。
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教育上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
隋唐:科举
宋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被作为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明代:八股文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
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
西方:教会学校和骑士学校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阶级性
道统性
专制性
刻板性
象征性:能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标志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宗教性
3、近现代教育
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1)新特点:
终生化:法国的保罗·朗格朗。.《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全民化:
民主化:
多元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补充: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教育中的任何活动都要靠教师进行,教育目标的实现,实现效果如何都取决于教师。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能力素质的现代化。总之,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总体要求在教师职业上的特殊反映。
(2)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二、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教育学的发展
1、萌芽阶段
(1)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中国: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相传作者为乐正克。对教育进行了系统阐述,阐发了教育的功能、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等,以对教育原则的总结最突出。
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
墨翟:兼爱、非攻,注重实用技术。
西方:
苏格拉底:教学方法:产婆术(包含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三歩)。
柏拉图:《理想国》,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出者。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代表作《政治学》。追求美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或翻译为《论演说家的教育》。将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理论---练习”三个阶段
(2)特点:
尚未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中划分出来,表现为零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缺乏理论上的思考和经验上总结。
以习俗的认识为主
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
有关教育的论述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述之中。
2、创立阶段
(1)创立阶段的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誉为“教育学之父”、“教育史上的哥白尼”;1632年发表了《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主要思想:
关于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关于教学制度: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
关于教学思想:提出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关于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具体的教学原则: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
卢梭:
法国思想家,代表作《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著名的一句话:“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
康德:1776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使教育学首次进入大学课堂。
裴斯泰诺齐:代表作《林哈德和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的》。其根据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和要素教育理论,研究了小学各科教学法,被称为“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的奠基人”
主要观点: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洛克:
提出白板说
主张绅士教育
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
1806年《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主要观点: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
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其学生齐勒修改为“五段教学法”
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杜威:
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新三中心论:学生、活动、经验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主张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学校即社会
提出五步教学法:
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陶行知:
被毛泽东称为“人民教育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3、发展阶段
(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代表人物:
克鲁普斯卡娅: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
凯洛夫: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论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有着广泛的影响。
马卡连柯: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杨贤江:《新编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我国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编写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2)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使所有的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布鲁纳:《教学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法
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原理》
皮亚杰: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
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的教育思想,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布罗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认知领域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重点)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第一次工业革命: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
第二次工业革命: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
第三次工业革命:普及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
信息革命:高等教育大众化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即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重点)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即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的问题,并非决定着教育的一切。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决定着受教育权
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可以促进民主
(3)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三)教育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关系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的文化功能: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
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2、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3、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或观念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和制度(规范)文化。
四、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他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如家长的期待等
狭义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的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的具体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作用
激励作用
评价作用: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质量等的根本标准和依据。
(三)教育目的的理论
1、宗教本位论: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代表人物:奥古斯汀、托马斯·阿奎那
2、社会本位论: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代表人物: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巴格莱等。
3、个人本位论:从个人本位的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奇等
4、教育无目的论:杜威。教育的过程在他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身的目的。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无目的。
(四)教育目的的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教师的教学目标
(五)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主要依据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六)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3、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1)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扥方面全面发展
(3)实现的根本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五、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概述
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相互衔接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二)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的教育: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为制度化的教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发展基础。也是一种实体化的教育,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具有以下特点:
教育主体的确定
教育对象相对稳定
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
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由以上因素结合而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2、制度化的教育: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标志: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
制度化教育的特征:
①对入学资格有严格的要求;
②明确的修业年限:
③规范的教学组织;
④整体一贯的课程设置;
⑤严格的管理制度:
⑥专业化的教育人员:
⑦具有固定的教学场所。
3、非制度化的教育
指出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推崇“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库姆斯等人的非正规教育
伊里奇:非学校化观念
构建学习化社会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三)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四)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1、我国当前的学制是由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规定了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育人为本(根本要求)
改革创新(动力)
促进公平(基本教育政策)
提高质量(核心任务)
“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第四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课程的概念
“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广义的课程: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一门学科
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课程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二、课程的类型
(一)从课程的组织方式来划分: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
综合课程: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二)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划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三)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划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过程。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起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隐性课程是伴随着显性课程而生的,没有显性课程就没有隐性课程。计划性是区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三、课程理论流派
(一)学科中心课程论
是最早出现、影响最广的课程理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和布鲁纳等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要素主义、结构主义是其代表理论。
(二)活动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三)社会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
社会改造主义:布拉梅尔德
批判理论:金蒂斯、布迪厄
四、课程内容(需重点把握)
(一)课程计划
1、概念:
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是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安排整个课程检查、衡量学校工作和质量的基本依据。
2、课程计划的组成
主要包括课程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以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课程设置是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
3、课程计划的作用
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补充: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二)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的含义: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的结构
第一部分是前言,包括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等。
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这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第三部分是课程内容,是具体的知识内容要点。
第四部分是实施建议,包括教材编写的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3、课程标准的作用: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对教师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三)教材
又称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的编排一般采用螺旋式上升和直线式编写两种基本形式。
教材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
教材的作用:
1、教材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教材是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所以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教材,发挥教材的最大作用。
2、教材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四、课程开发
(一)课程开发的概念
是指通过社会和学习者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在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的教育内容和相关的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也就是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学校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
(二)课程开发的模式
1、目标模式:泰勒
2、过程模式:斯腾豪斯
3、情境模式:劳顿的文化分析理论
五、课程评价
1、目标评价模式
首先由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的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泰勒提出,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由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斯克里文提出。他认为,评价者应该注意到的是课程计划的实际效应,而不是其预期的效应。
3、CIPP评价模式
是指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的缩写
4、CSE评价模式
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一)基本理念
1、三维目标观:即教学的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三维目标
2、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视角和综合的能力。
3、内容联系观: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习更有意义。
4、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5、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不是检查验收的作用。
6、校本发展观: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二)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1、关注每一位学生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用“心”施教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甑别和选拨的功能。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
(一)课程结构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二)课程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体现出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教材管理由“国编制”转变“国审制”,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
(三)课程实施
1、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
3、教师观方面: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4、教学行为方面: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在对待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四)课程管理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五)课程评价
在教师评价方面,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打破关注教师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补充: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
1、高度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相统一;
2、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
3、要适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第五节 教师专业发展
补充: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除了我国宪法和法律所赋予公民的一般权利和义务,教师还具有其职业特有的权利和义务。
(一)教师享有的权利
教师的权利是指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教师享有的与其职务相关的权益。依据《教师法》的规定,我国教师享有以下权利:
1.教育教学权。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这是教师的最基本权利。
2.科学研究权。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管理学生权。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薪资休假权。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民主管理权。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进修培训权。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二)教师承担的义务
教师的义务是指法律规定的教师依法承担的与其职业职务相关联的责任。依据《教师法》的规定,我国教师承担以下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
教师由一名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包括两方面:
一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通过自身反省和反思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态度上实现个人成长。
二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即外力促使教师提升的过程。
答案二:所谓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一个人历经职前师资培育阶段,到在职教师阶段,直到离开教职为止,在整个教职生涯过程中,都必须持续学习与研究,不断地发展专业内涵,以逐渐迈向专业成熟的境界。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1、漫长性
2、生长性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一)专业理念
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专业道德
(二)专业知识
包括:
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等。
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等。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灵活完成教学实践活动所具备的知识,如一般教学法知识。
文化知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知识。
(三)专业能力
1、教学设计能力
2、教学语言能力
3、教育教学交往能力
4、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
5、教育研究能力
“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提高即收获”是中小学教师最常用的研究模式。
6、创新能力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时:“学生是否喜欢”“同事如何看我”“领导觉得我干得咋样”等等
2、关注情境阶段
关注如何上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关心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
3、关注学生阶段
考虑学生个别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
能否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路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3、进行专门的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波斯纳的教师成长公示:经验+反思=成长
科顿等人:教师反思框架
布鲁巴奇:四种反思的方法
(1)反思日记。在一天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以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
(2)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教师们对此进行讨论分析。
(3)交流讨论。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方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合作学校所共享。
(4)行动研究。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用以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它不是研究者由外部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
代表人物:库尔勒 ·勒温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1)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2)注重对教师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3)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
(4)鼓励教师身体力行,知行统一;
(5)促进科研,发展教师的批判思维;
(6)加强自我教育,形成反思意识。
第六节 教育科学研究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分类
1、研究的功能可分为: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
2、按研究的目的可分为: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1、确定研究课题—教育科学研究的第一歩
2、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
3、提出研究假设
4、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
5、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6、作出结论
7、撰写成文
三、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一)教育观察法
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二)教育调查法
是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
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三)教育实验法
自然情境中的实验和实验室中的实验等
前实验:是指实验中缺乏清晰的假设,缺乏控制无关因子的措施,一般不设对照组,干扰因素较多,内外效度较差的实验。
准实验:是指在现成的教学班级内进行的假设,没有随机分派被试,不能完全控制误差的来源,只能尽量减少误差的实验。
真实验:指随机分派被试,完全控制无关因子,内外效度都很高的实验。
(四)教育行动研究法
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方法,他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凯米斯提出教育行动研究由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四个基本步骤组成。
(五)教育叙事法
是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类型:教学叙事
生活叙事
自传叙事
(六)个案法
(七)历史法
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八)比较法
第二章 学生指导
第一节 心理学基础知识
1879年威廉·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成为全世界心理学学生的“圣地”,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的正式定义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桑代克:使教育心理学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智商是智力年龄被生理年龄被生理年龄相除而得出的商数。智商的计算公式如下:IQ=MA÷C.A×100,智商表示人的聪明程度.智商越高,表示越聪明。 生理年龄指的是儿童出生后的实际年龄、智力年龄或心理年龄是根据智力测量测出的年龄。
通常人们对智力水平高低进行下列分类:智商140以上者称为天才,智商120-140为最优秀,100、110、120为优秀,90-100为常才,80-90为次正常,70-80为临界正常,60-70为轻度智力落后,50-60为愚鲁,20-25为痴鲁,25以下为白痴。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结构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
情感过程---情感、情绪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小学生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价值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二、认知过程
(一)感觉
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知的起点,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通常,感受性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是指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2)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
在感觉上,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别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3、感觉的特性
(1)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嗅觉:“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温度觉:手放在温水里,开始觉得热,慢慢就不觉得热了。
视觉: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现象。如从光照的室外走入电影院,或夜晚由明亮的室内走到室外等。
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现象。
(2)感觉对比
①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同时对比。
马赫带现象:明暗相邻的边界上,看起来亮处更亮,暗处更暗。
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
②继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继时对比。
如,吃完苦药后再吃糖觉得更甜
从冷水里出来后再到稍热一点的水里觉得热水更热了。
(3)感觉后象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感觉后象,也叫感觉后效。
电灯灭了,你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
声音停止后,你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的余音在
感觉后象分为:正后象和负后象,正负后象可以相互转换,后象的持续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4)感觉的相互补偿
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补偿。如盲人的听觉灵敏。
(5)联觉
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如红色看起来觉得温暖等。
(二)知觉
1、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各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并受人的知识经验和态度的制约。
2、知觉的种类
(1)空间知觉
(2)时间知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3)运动知觉
真动知觉:是指观察者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的实际运动连续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似动知觉:是指实际不动的静止之物,很快地相继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诱动知觉:是指实际不懂的静止之物因周围其他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
自主运动知觉:是指缺乏外在参照物的情况下,把静止的对象视为运动的一种幻觉。
(4)错觉和幻觉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幻觉是在没有外界刺激物的情况下出现的虚幻知觉。
3、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理解性
(2)知觉的选择性
是指人们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①刺激物的绝对强度
②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
③对象的活动性
④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
(3)知觉的整体性
是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4)知觉的恒常性
是指人的直觉映像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
(三)注意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也是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的重要心理条件。
2、注意的分类
(1)无意注意
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无意注意无需意志努力,所以在工作、学习中可以减少脑力的消耗,避免身心过度疲劳。但这种注意是自发产生的,人们不可能通过它获得系统的知识和完成艰巨的任务。
(2)有意注意
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这种注意显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常常交替发生,一些简单的不重要的活动只需要无意注意,而对于复杂的重要的活动则必须要有意注意的参与。
(3)有意后注意
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这种注意兼有两种注意的部分特点,是一种高级状态的注意,它是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必要条件。
3、注意的转移与分散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注意的分散:分散则离开了当前的任务。
4、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
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
①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
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
(四)记忆
1、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也可以说是人脑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2、记忆的分类
记忆按保持时间可分为:
(1)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是极为短暂的记忆。
特点:时间极短,一般是0.25-1秒,最长不超过4-5秒。
容量较大:9-20个比特
形象鲜明
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
编码:主要依赖于信息的物理特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编码方式是图像和声像。
影响因素:模式识别;注意
(2)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贮存时间不超过1分钟
特点:时间很短:不会超过1分钟,一般是30秒左右
容量有限:一般7±2个组块
意识清晰
操作性强
易受干扰
编码: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
影响因素:觉醒状态;组块;加工深度
(3)长时记忆
又叫永久性记忆,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超过1分钟以上,直至几天、几周或数年,甚至终身不忘。
特点:容量无限;保存时间长久
编码:以意义编码为主,有两种方式,被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即语义编码和表象编码。
影响因素:编码时的意识状态;加工深度
根据信息加工和存贮内容的不同:
①陈述性记忆
②程序性记忆
3、记忆的过程
在记忆过程中,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1)识记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即对信息的识记具有选择性。识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类:
①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可以把它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依靠有意识记。
②根据识记的方法来分,可以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2)保持与遗忘
①遗忘
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②遗忘的曲线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绘制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开始之后立即开始,最初的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遗忘了。由此看出,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③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④遗忘的原因
A:消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桑代克
B:干扰说: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它刺激的干扰所致。代表人物:詹金斯、达伦巴希
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材料对保持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C: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D:提取失败说:代表人物图尔文。
4、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第一,及时复习,在学习的当天进行复习
第二,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第三,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第四,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第五,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第六,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五)言语
言语的种类:
1、对话言语—最基本的言语形式
2、独白言语
3、书面言语
4、内部言语
(六)思维
1、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况的反映。
2、思维的特征
间接性、概况性
3、思维的基本过程
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等。
其中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思维的基本环节。
4、思维的基本形式
(1)概念—思维的最基本形式,是构成人类知识的最基本成分。
(2)判断
(3)推理
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
5、思维的种类
(1)根据发展水平不同划分
①直观动作思维
是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直观问题时的思维过程。离开了感知活动或动作,思维就不能进行。如儿童边数手指边算术,感知和动作中断,思维也就停止。
②具体形象思维
是人脑对表象进行的思维,具有形象性、整体性、可操作性
③抽象逻辑思维
是用语言符号进行的思维
(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划分
①直觉思维: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
②分析思维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划分
①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
②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如教学中的“一题多解”。
(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划分
①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如用音标规律读单词等。
②创造性思维
三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5)根据思维过程的依据来划分
①经验思维
②理论思维
(七)观察
又叫“思维的知觉”
观察的品质:目的性、客观性、精细性、敏锐性
(八)想象的分类
1、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3、幻想、理想和空想
三、情绪情感过程
(一)情绪分类
1、情绪的基本分类
(1)快乐
(2)愤怒
(3)恐惧
(4)悲哀
悲哀时带来的紧张的释放,会导致哭泣。当然,悲哀并不总是消极的,它有时能够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2、情绪状态分类(选择题)
(1)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
(2)激情
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激情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
(3)应激
是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机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
(二)情感分类
1、道德感
2、理智感
3、美感
四、意志过程的基本阶段
1、采取决定阶段(准备阶段)
(1)动机冲突
①双趋冲突
②双避冲突
③趋避冲突
④多重趋避冲突
(2)确定行动目的
(3)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
2、执行决定阶段
五、个性心理
(一)需要
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
(二)动机
需要---引起动机的内部条件
诱因---引起动机的外部条件
(三)兴趣
兴趣的品质
广度、中心、稳定性、效能
(四)能力
1、能力的概念
是指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
知识是认识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要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3、能力的分类
(1)按能力的构造
一般能力:是在不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抽象概括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创造力是高级表现。
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
(2)根据从事的活动时创造性程度的高低
模范能力
创造能力
(3)根据能力在人一生中不同发展趋势
流体能力: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
晶体能力: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和经验。
4、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1)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
(2)早期的经验
(3)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影响
(4)个人勤奋的影响
(五)性格
1、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2.、性格的结构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
(六)气质
1、概念: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表现。孩子刚出生时,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气质差异。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
2、气质类型
胆汁质
多血质
黏液质
抑郁质
(七)人格
1、人格的概念
人格是个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的独特的反应方式,主要是指人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
2、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
(2)稳定性
“江山易改,秉性难易”,这里的秉性就是人格的稳定性。
(3)整体性
(4)功能性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发奋拼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能的表现。
3、自我调控系统
(1)自我认知
(2)自我体验
(3)自我控制
4、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及程度
(2)社会文化因素
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3)家庭因素
①权威型:被动、依赖等
②放纵型:任性、自私等
③民主型:活泼、自立、富于合作等
4、学校教育因素
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
5、个人主观因素
社会上各种影响因素,道德要为个人接受和理解,才能转化为个体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才能推动他去思考与行动。
第二节 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一般规律
一、儿童身心发展概述
(一)身心发展的概念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大方面。
(二)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理论
1、内发论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决定的。
代表人物:
孟子:人之初性本善
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因
威尔逊:强调基因复制
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及其成熟势力说
霍尔:遗传决定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高尔登:优生学的代表人
2、外铄论
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等
代表人物:
荀子:性本恶
洛克:白板说
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
斯金纳:人的行为乃至人格都可以通过外在的强化或惩罚手段来加以塑造、改变、控制和矫正。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
强调内外因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
人是能动的实践主体,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个体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三)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
孟母三迁、墨子提出的“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作用:把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3、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深度和广度,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高低。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4、学校教育
(1)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原因如下:
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第二,有经过专门训练的老师,相对而言效果要好;
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对个体的发展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补充:(3)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必要条件:
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是自发、自然而然出现的,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努力完成的。
1、教育目标的设计和教育活动的开展应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
2、学校教育活动必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能满足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3、学校教育应与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影响协调一致,共同开展对儿童的教育工作;
4、学校教育必须适应或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一)小学生身体发展的特点
1、骨骼
小学生的骨骼骨化尚未形成。因此,家长和教师要特别注意孩子坐、立、行、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的培养训练,养成良好的习惯,防止驼背。
2、肌肉
呈现“两早”特点:大肌肉群的发育早于小肌肉群、肌肉长度的增加早于肌肉横断面的增加。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比较用力和动作幅度较大的动作应该避免,小肌肉运动的精确性不高。
3、神经系统
4、心脏和呼吸系统
注意不要让孩子开展过分剧烈的运动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以防损害心脏。
(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认知发展的特点
注意的发展特点:
(1)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作用
(2)注意的范围依然有限
(3)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
(4)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
记忆的发展特点:
(1)有意记忆逐渐增强
(2)意义记忆迅速发展
思维发展的特点:
(1)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小学三、四年级是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时期。
(2)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
2、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情绪情感的丰富性、稳定性、深刻性不断增强
3、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1)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
自我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
生理自我:3岁左右基本成熟
社会自我:小学阶段
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
(2)社会性认知的发展
三、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及其教育启示。
表现:如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
心理的发展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复杂情感。
启示: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教育实践中概况的“跳一跳,摘个桃”等都是个体发展顺序性的体现。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及其教育启示
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在教育要求上不能“一刀切”。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一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
二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
教育启示:重视关键期和最佳期的教育
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关键期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往往事倍功半。(奥地利著名生物学家昆拉多。洛伦兹首次提出)
新生儿与青春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两个高速发展期。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的补偿。
教育启示:教育要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此外要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等品质。
5、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教育启示:在教育工作中发现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
第三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
一、小学生学习的特点与规律
(一)学习的概念
学习是个体在特别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能力或倾向上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及其过程。
变化;变化是相对持久的,这种变化是因经验的获得而产生的,学习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现象。
狭义的学习指的是学生的学习。
补充:学生学习的特殊性
(1)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3)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二、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桑代克的经典实验-饿猫
桑代克迷笼
基本观点:
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而形成的。因此,他的观点称为试误说。这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尝试-错误学习的规律:
(1)准备律
(2)练习律
(3)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
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1)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巴甫洛夫最早用精确的实验对条件反射做了研究。
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先天遗传的本能
第一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2)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①获得与消退
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呈现,间隔太久则难于建立联系;
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出现的信号,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而呈现,否则也将难以建立联系。
②刺激泛化与分化
刺激的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刺激的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泛化能使我们的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而分化则能使我们对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恰当反应,从而避免盲目行动。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基本观点
学习的实质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如果一个操作出现以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增加;已经通过条件作用强化了的操作,如果出现后不再有强化刺激物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减弱,甚至消失。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1)强化
正强化(实施奖励)
负强化(撤销惩罚):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
(2)惩罚
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3)消退
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刺激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
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他认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强化的三种形式:
(1)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2)替代性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
(3)自我强化: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二)认知学习理论
认为有机体获得经验的过程,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联结,而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内部信息加工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1、苛勒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格式塔学习理论)
完形-顿悟说的基本内容
(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蓝图)
2、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基本内容:
(1)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获得
学习的目的性是人类学习区别于动物学习的主要标志。
(2)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
3、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论
布鲁纳是发现学习的创始者,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1)学习观
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②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
①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②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A:动机原则:学生具有三种基本的内在动机—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互惠内驱力
B:结构原则: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C:程序原则
D:强化原则
③提倡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假设,进行验证,自己发现要学习的概念、规则等知识。
4、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1)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
从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
机械学习:就是学习者并没有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死记硬背。
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从学习进行的方式
接受学习:教师把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发现学习:是指学习的内容不是以定论的形式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先从事某些心理活动,发现学习内容,然后再把这些内容与已有知识相联系。
不能错误地认为接受学习就必然是机械的,发现学习就是有意义的。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都有可能是机械的,也都有可能是有意义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知识进行了联系。
在学校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应以接受学习为主。
(2)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实质: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条件:①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3)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思潮,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强调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追求的目标。
1、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1)有意义学习包含四个要素:
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参与的过程,包括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
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学习中起主要作用;
学习是渗透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以及个人等发生变化;
学习的结果由学习者自我评价。
(2)主要特征
全神贯注
自动自发
全面发展
自我评估
2、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主张废除教师角色,代之以“学习的促进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
- 济南将碎片化经验总结提升,创新推出五项地方标准 让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标准”可
- 拓斯达:三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39%,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亚运薪火”与“宸星星火”同频共振 中学运动会迎来亚运冠军
- 多地清退编外人员,他们的“编外困局”:有人没资格报考所在岗位,有人因编外经历失去
- 民航局发布《活体动物航空运输工作指南》
- 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映月校区:借数字应用于课堂 创智慧引领于教学
- 促进家校共育 巴蜀蓝湖郡小学开展家校共话成长系列活动
- 云南电网公司充分发挥公司律师四个作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 汇聚邻里 共筑幸福丨合肥万科物业2023“朴里节”圆满落幕!
- 中拉跨越大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广东报名自考有什么条件?
- 山东东营:文明宣讲进乡村 勤俭节约树新风
- 初中女生体测时突然心脏骤停……心肺复苏+AED“救了命”!
- 李刚,进京任职
- 1-9月海口港海关共受理“加工增值”试点扩区企业内销报关单404票 合计货值1.
- 重逢雁栖湖畔,国科大校友回家啦!
- 好水才能养好蟹
- 这种“鱼骨线”能变道吗?答案是……
- 今年上半年全球手机CIS传感器出货量20亿:同比下降14%
- 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 自考相对容易专业都有哪些?
- 远程“扶智”让优质教育资源“动”起来
- 黄喜灿:能被瓜迪奥拉称赞非常荣幸,新绰号可以向大家多宣传韩国
- AI赋能教育智变
- 同题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