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读书与写作的思考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2-12-29
手机版

  

  我很少看写作理论这方面的书,鼎鼎大名的《金字塔原理》平克的《写作风格》都没读过,对各种写作训练营,嗤之以鼻。写作不是速成的事,接过一些命题文案,读后感,他们的要求完全是迎合市场的,脱离了写作本身。日更的自媒体往往是流水线式的运作,每个人的阅历和喜好不可能支撑每天高质量的输出。借鉴,我更愿意称之为洗稿就产生了。速成理论可以很快把人训练成成熟的写手,知道如何挑拨情绪,起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获取流量点击,代价往往是泯灭了自己的独特。

  独创性是很珍贵的,无论多么渺小,同一个题材有无数作者,都能找到很多惊为天人,文采,思想都上佳的作品。望巍巍高山而止步,几乎是必经之路。那种差距简直能摧毁前行探索的动力。但是阅历和思考又像风中的小火苗,时不时撩拨着你,涌动出一种表达的欲望和诉求。有一部分作家迫于生计也能写出绝伦文章,如果追溯源头,表达本身是没有追求的。甚至可以说是为自己而写,为写而写。文字是情绪,认知,思考的载体,当强行抒发,就变成了一件痛苦的事。

  读而优则写,更趋向自然法则。当输入,理解,酝酿达到某种程度的充盈,释放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技巧在此间其不是很尴尬?并非如此。挟技入艺,技巧会更顺畅更丰富表述,质表皆靓。要警惕的是技巧永远不能让其成为主角。无论哪种艺术形式,都有基础的章法范围,纯技巧的叠加,反而会偏离艺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能复制的只能是基础性的,中阶,高阶还是要依赖创造性。对事物概念想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是常规思考惯性,对于比较空的,艺术,哲学,思想这种,定义方式往往是说明 它不是什么。很朦胧,很不确切,每个人都能给出自己的定义和阐释,这恰恰促进其繁荣。

  读书,经历,内省可以提升思想丰富性,不同的书是不同灵魂,经历的呈现。见识,首先有见,见未曾见,才会增未曾识。脱离现实的藩篱,站到不同高度角度看风景,还有别样的世界,别样的人生,兼容性自然提升。我做菜有很长时间不加糖,因为身边人加糖的很少,后来看专业厨师普遍都加糖,才明白糖不仅仅是增加甜味,还能提鲜。现实很难见到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人,经历另一个群体的事,读书就成为性价比极好的方式,不同于碎片化的文章,视频,相对逻辑完整,需要投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不是即时的满足感和情绪上的共鸣。你看做知识付费和爆款公众号的人,他们本身却是严肃阅读,系统训练的受益者。当你能啃动烧脑复杂的知识,随便抖一些边角料,都能被称为干货。

  适时的输出会促进输入,输出是一种检测,自己究竟理解了多少,理解了多深一清二白显现。漏洞该填补的填补,模糊的进一步探究。这个时候比较痛苦,有一点想法,不成熟,有想表达的,不丰富,会把激情拖延到不想动笔。更不能完全依赖灵感,那玩意儿不可琢磨。写着写着通畅了,更贴合实际。还是可以推荐一本书的,《一只鸟接着一只鸟》。

  作者的哥哥十岁时,学校要求交一份鸟类报告。他有三个月的时间来写这份作业,直到交作业的前夜,他才坐在餐桌前准备动手写。然而,面对着眼前一本本打开的鸟类书籍和空白的作业本,他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急得要哭出来了。

  这时,身为作家的父亲坐到哥哥身旁,把手放在他的肩上说:“只要一只鸟接着一只鸟,按部就班地写。”

  这已经突破了写作技巧,对很多事都适用。一辈子怎么也要刷1万个碗碟吧,每天刷也就刷完了。打开空白文档时,满脑子想要写出3000字,压力焦虑之下还怎么开始。不想那么多,开始打出第一个字,第一句,思路在敲打间打开,很可能完成时已经5000字了。完美主义是拖延症的外衣,也是自我安慰的迷魂药。先完成再完善,先开始再规划。想想全是问题,做做都是办法。完美的规划常常脱离实际而无法执行,大脑分不清已经完成和假想顺利完成,都会出现一种满足感,反而降低了面对困难和意外的韧性。总觉得没问题,有的是时间,实际一操作不是哪个节奏,大脑主动说服你,放弃吧,爷们,搞杂了。

  作者说,完美主义会毁了你的写作过程,阻断发明能力、嬉游情绪,以及生命能量。很少有作家真的清楚他们在写什么,直到写完才恍然大悟。坚持是无价的,而完美主义会把你逼疯。写作就像在夜间开车,虽然你的视线只能达到车头灯光线所达得到的范围,但是你还是能这样走完整段路程。

  并不是你没有选择,你有--你可以选择打字,或者自杀;你只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将你想到的写下来,灵感便会来敲门。

  一些想培养的好习惯,往往在开始时放弃,比如锻炼,放弃从你不想换鞋开门开始。不想打扫卫生,从不拿扫把开始,不想背单词,从不翻开那本书开始。其实换上鞋子,拿起扫把开始做三分钟,极有可能就接着持续下去了。我不喜欢社交,但不得不去应付时,还是能体验到和独处不同的乐趣。看似中途放弃的事,很多是压根就没有开始,没有实质性的开始。前一段时间爬山,我像个傻x一样负重过多,看着陡峭的路,十分想把背包扔下去,也想过算了坐索道回去吧。回去也要很长时间,思量再三反正就一条山路,也不看陡峭度,就专注于脚下的台阶,一步一步也爬到了山顶。

  低估困难,过早放弃算是一个通病。这种过度压迫的时间线和任务,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制定完美的计划,实质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我组建过一个疯狂词汇群,在80-90天的时候,崩溃了。因为每天任务差不多每个人要背200词汇,坚持一百天这个群就会升级,一天中断完不成,就会重新计算。很多坚持60-80天的人,因为某一天的中断,不能升级,完全丧失了动力,此后也不再背诵了。这件事让我反思,打卡,究竟是促进还是焦虑,还是一种心理安慰?最后得出结论,为知识本身而学习的人,比如我,不为考证,思想压力包袱很小,就算因为别的事情中断几天,我还是会很开心继续学习。没把中途的困难和挫折,定义成失败。

  读书和写字,对我而言,本身就是一件很愉快的事物,不需要用它去换取什么,也没有迫切要得到认可的动机,很简单也很纯粹,不需要自律和意志力控制,相反要控制的是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在这上面,变成很怪异的年轻人。阿德勒曾说:“自由—就是不再寻求他人的认可。

  写作和阅读减轻我们的孤独感。它们能为我们的人生增添深度和广度,扩大视野,滋养心灵。对此,深表认同。

  举报/反馈

上一篇:京城50余所中小学动人瞬间 | 第二波开学典礼精彩来袭
下一篇:中秋节手抄报4个通用排版模板,像玩游戏一样简单,赶紧用起来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