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年前,几个年轻人恶作剧让汽车“飞”上屋顶,学校的反应绝了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1-12
手机版

  1958年6月,英国某大学发生了一起神秘事件,轰动了全球。

  一夜之间,学校评议厅的屋顶上竟然多了一辆汽车!

  没有人知道是谁用什么方法,在一夜之间将这辆沉重的汽车吊上了21米高的屋顶,没有损坏评议厅分毫,并且还没有被人发觉。

  当地警察、消防员和市政工人整整花了近一周的时间,才将这辆“空中汽车”重新吊回地面!

  

  全世界的人都猜测,向来以严谨著称的校方,肯定会严惩始作俑者。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学校平静如常,学院院长表示对这些人的身份毫无所知。

  只是几天后,在学校某个宿舍的楼梯上,出现了一箱神秘的香槟。据说是为了表扬他们“惊人的能力”。

  直到2008年,“屋顶汽车”事件发生后50周年,几位当年的学生受到了学校的盛情款待,只不过此时的他们,都已是杰出的企业家。

  这所大学的名字叫:剑桥。

  

  诺奖得主的至高荣誉

  很多人都曾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好的教育?

  带着一颗探索的心,《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的作者,新东方教育集团CEO周成刚,开始了跨越7年时间的世界探寻之旅。

  

  美国西海岸的第一站,是著名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到了学校才发现,停车位太难找!眼看约定采访的时间就要到了,一行人无意中看到一排整整齐齐的车位上,只停了一辆旧车!

  正当大家喜出望外的忙着搬卸器材时,突然感觉有点不对劲。整个校园里都停满了车,怎么会唯独这里有一排空位呢?

  果不其然,四下寻找后发现,旁边一块牌子上赫然写着:诺贝尔奖得主专用车位。

  

  就是这样一块警示牌,不是缴费,不是罚款,也不扣车拖车,只是告诉你,诺奖得主才可以把车停在这里。

  在加州大学,这就是诺奖得主的至高荣誉。

  据说,有位教授在得知自己斩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时,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和喜悦,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是:

  “我终于也有自己的停车位了!”

  除了这个免费的停车位,诺奖得主再没有任何额外的特权和奖励。这里的每个人都踏踏实实的上课,做实验,努力打拼,一切按部就班。

  什么是好的教育?

  也许就是这种有温度的、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举动。

  它于一点一滴中教给我们,在世界的纷扰中坚守自我,在眼花缭乱的诱惑中坚定内心。

  

  胸怀世界的志愿者

  如果说加州大学的教育,是探寻学术追求和精神之美,那么接下来的这所学校,给我们的则是另一种体验。

  在《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一书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2018年,周成刚的寻访之旅来到杜克大学。

  采访完毕后,跟学生们聊天。一位工程学院大三女生的志愿者经历,引起了他的注意。

  她在一篇新闻报道上了解到,洪都拉斯70%的人口无法获得清洁水资源,导致肾脏疾病发病率高居不下,已经危害到很多人的生命。

  她觉得,可以用自己的工程学知识去做点事情。于是联系了另外几位同学,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值得投入精力去做的事。

  通过调研,计划,最终他们获得了学院的资金支持,来到洪都拉斯,帮当地村民搭建了家庭用水过滤系统。

  这个项目历时四个月,成果初显。被当地政府认定为,可以广泛推广的轻量型水资源净化系统。

  

  (杜克大学)

  在这所学校里,学生志愿者们有的去了南美洲,支援当地的乡村小学;

  有人去到非洲,致力于协助非政府组织做水资源净化;

  有人来到柬埔寨、印度、日本调研当地现状……

  当你尝试换一个角度看世界,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开阔眼界的同时,才会更加懂得世界的复杂和多元。

  你才能关注到不同群体的真实生活状态,从而更加理性平和、开放和包容。

  什么是好的教育?

  也许就是这种济世的情怀和历史的担当,这种跨越国界的社会责任感。

  把知识用于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世界。

  

  事物不应该是“该有的样子”

  如果你走在麻省理工的校园里,你会发现,教育不止于学术的探究,以及点燃激情并赋予使命。

  在这里,你会看到教育的另一种呈现。

  在麻省理工校园里,有一个特立独行的建筑——著名的“32号楼”。

  它的设计者形容,这是“一堆喝醉的机器人一起庆祝狂欢的派对”。

  在很多人看来,这栋楼的建筑外形简直太“随心所欲”。可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建筑作品。

  在它独特审美外型的背后,是物理受力的极限。

  墙上每面镜子的角度和材质,都是经过精密计算和精心设计的,在创新中糅合了严谨和自律。

  它像一个隐喻:不要被事物“该有的样子”所束缚。

  

  

  (麻省理工学院32号楼)

  麻省理工虽然以理工科见长,但从不盛产书呆子。

  学校鼓励学生们搞一些“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这些创新包罗万象,大至对宇宙的探索,比如深度参与“阿波罗登月计划”;

  小到一个日常生活小道具,比如制作一个带轮子“落跑闹钟”。闹钟响的时候满地乱跑,要费很大力气才能关掉它,从此你再不需要担心早晨会起不来床。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如果一个人能够通过这样小小的生活用品安排好每一个清晨,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或许便能够成为一个自控自律身心健康的人。

  而这不也正是教育意义之所在吗?

  什么是好的教育?

  也许它应该是有理想的,是尊重不同的个体的,让每个人都能自由思想的。

  因为只有当我们拥有了独立的思想,才会有独立的人格,教育也就发挥了无限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好的教育?

  7年时间,20个国家,40万里行程,200所世界名校,500多次访谈,只为1个答案:

  什么是好的教育?

  一路上,记录了太多有趣又让人深思的故事:

  古老的伊顿公学,和它悠久的黑袍精英教育;

  普林斯顿的数学茶会,以及神秘的纳什“幽灵”;

  还有那些世界名校间,绝不输“宫斗剧”的“相爱相杀”。

  

  一座座或古老或朝气的学校,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好像拥有了生命一样,跳进书页里,汇成了这本《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

  俞敏洪在序言中这样写道:

  “能让所有阅读这本书的年轻人,对进入这些神圣的大学殿堂深造,产生不可遏制的向往,让中国家长在给孩子设计学业的时候有所参照。

  更为重要的是,让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和引领者对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前进路径,产生不一样的思考甚至反省。”

  

  什么是好的教育?

  也许我们很难找到最标准的答案。但每一位读者在读完这本书后,有一点会深信不疑:

  尽管世界各地的教育实践各有形态,但真正的教育,都是有温度的,是能够影响人、改变人的。

  它让我们拥有济世的情怀和历史的担当;它让我们成为思想自由、视野高远、人格独立和身心健康的人。

  

  Ted演讲史上点击率最高的视频,就是关于教育。

  这足以说明人们对教育的热情。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接受过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也会接受教育。不言而喻,其重要性远超其他。

  好的教育不仅激发人的想象力,还启发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敦促你不断完善自己。

  而这些是决定人一生荣枯的重要因素。

  正如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好的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传递,还有生命、意志、自由的生活。

  也许我们大多数人无法像作者一样,用7年的时间,亲身到世界各地去考察、体会和思考,那不妨跟随书中的文字,来一场《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感受教育的奥义。

  【文| 糖耳朵 】

  【排版 | 毛毛雨】

  宋朝公主赵福金:被亲爹灌醉,靖康之变沦为金人玩物,死时仅22岁

  晚清帝王师翁同龢五世孙,百岁生日捐珍宝数件,受赠方却是美国

上一篇:2022年重庆理工大学会计硕士MPAcc招生简章
下一篇:2022校友会大庆市高职院校排名,大庆职业学院高居首位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