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央广教育盛典专访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陈思坤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1-20
手机版

      2017“中国教育+”央广教育盛典是央广网通过著名教育界专家学者、行业领袖、优秀机构齐聚一堂,共同讨论加速变革的时代下教育的内容品质和发展变革的盛典。盛典现场设置访谈直播间,通过主持人与嘉宾面对面交流,帮助大众全面了解“变革中的中国教育”。12月14日,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院长陈思坤教授做客央广教育盛典访谈直播间,接受央广网记者岳沛的专访,专访原文如下。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央广2017教育盛典的访谈间,我是主持人岳沛。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是: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的院长陈思坤教授,陈院长您好!

  嘉宾:主持人好!各位网友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首先恭喜贵校在本届央广网教育盛典中斩获了2017年度的品牌影响力中外合作院校和2017年度知名创新创业示范高校两大奖项。能否请陈院长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贵校的基本情况?

  嘉宾:好的,谢谢主持人!很荣幸今天能够作为央广网教育盛典“品牌影响力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代表在央广网接受访谈。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作为国家首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2000年经过国务院批准可以实施境外学士学位教育的本科院校,也是当时教育部认证的仅有的四所中外合作办学院校之一。经过近19年的建设,我们从最初的253名在校生规模,发展到今天在校生27150人,占地面积2400余亩,教职员工1911人,其中专任教师1527人,成为一所涵盖八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国际化本科院校。我们始终秉承“兼容中西、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思想,充分利用和吸纳中外优质教育资源,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博雅教育、能力培养以及实践育人、文化育人 “五位一体”的全方位育人模式,同时,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训练和培养。

  很荣幸能够荣获“2017年度的品牌影响力中外合作院校”和“知名创新创业示范高校”两项大奖,这对我们既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鞭策。激励我校在迎接二十年校庆之后,在接下来新的五年乃至十年的发展规划实施中,继续围绕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和平台、扩大办学影响力、提升层次和核心竞争力这一目标,创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国际化大学。

  目前,我校与世界上36个国家和地区的150所院校和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在校外籍教师人数始终保持在130-150之间(现有外籍教师136名),外籍教师人数和学生的生师比在国内高校中名列前茅。从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和练习原汁原味的纯正英语口味的教学环境和教育氛围,使得我校在人才培养特色上,彰显出英语精、知识新、技能强、视野广、行为雅的优势,毕业生深得用人单位的好评和欢迎。人才培养特色既是高校提升办学声誉和信誉的中心环节,也是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落脚点。

  主持人:在现在中外交流越来越频繁的今天,您认为中外合作院校在教育体系中能起到怎样特殊的作用?

  嘉宾:是的,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外合作办学的迅猛发展成为社会普遍认可和教育界广泛热议的一个话题。正如我刚才所讲到的,自2000年以来我校的快速发展是与中外合作办学的热潮相伴而成长起来的,近18年来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和机构从最初的只有四所本科院校和不到20个项目,发展到今天,全国经批准设立的本科教育机构和项目已达1200个,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在校生达45万人,为社会培养输送的毕业生超过150万接近160万人。也就是说,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已经和公办院校、民办院校并驾齐驱,并称为“三驾马车”,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支撑作用。

  中外合作办学之所以能够受到学生、社会和家长的广泛欢迎,很快被社会认可和接受这样一种教育模式,主要源于这样三种因素:

  一是中外合作办学满足了学生、社会和家长多样化、优质化的教育需求。伴随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各国之间跨文化交际、交流的氛围日益浓厚,合作与交流越来越频繁,这就使得教育资源的交流和国际化成为一种势不可当的态势、趋势。各高等学校都希望在这样一种国际间人才流动和竞争的新形势下,能够提升自身的声誉,吸纳更多的优质生源,来增强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优势。这就使得教育无国界,或者说优质教育资源的跨国跨地区交流与共享成为一种必然,成为各高校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弯道超车、提高知名度和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显示度。

  二是中外合作办学有利于实现教育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的有机统一。引进国外的教育机构也好、项目也好,或者合作办学也好,必须以优质教育资源为前提,所谓“优质”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一是先进的教育理念;二是先进的教育模式和经验;三是能够为我所用,实现高等教育的交流与互补。中外合作办学,不仅仅是简单地优质教育资源移植和嫁接,也不是照搬,而是要实现本土化,能够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能够体现本土化的教育模式和国家发展战略,随之而来的,就必然带来教育观念的更新与变革,带来教育方式、培养模式的与时俱进和变革。当然,无论怎么变化和变革,人才培养始终是教育的核心,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最中心任务,也是最本质的职能所在。基于此,要利用和发挥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就必须在吸纳更多的合理的、先进的教育资源的同时,占领主动权,为我所用,以培养更多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

  三是中外合作办学有利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为张扬大学精神、完善现代大学治理机制提供了难得的交流合作机会。现代大学制度包括其精神文化制度,需要靠长期积淀才能形成,只有在交流、合作和共享中,才能够发现自身所存在的一些不足,才有问题导向,进而提升自己内在的核心竞争力。大学制度化建设,也应立足于如何彰显自身的特色,坚守特色发展。目前,高等教育界普遍有这样一种共识,那就是包括原来的985院校也好、211院校也好,现在新入围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也好,还有新升本的院校以及民办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院校也好,如果把自身特色丢掉了,呈现学科专业设置“雷同化”或者“多校一面”发展趋势的话,既不利于高等教育的个性化、特色化充分发展,也很难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难以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教育的需要和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只有有效利用中外合作与交流的有利契机,注重提升办学质量、效益,推进内涵式发展,把坚持教育均衡发展、充分发展作为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一个重要抓手,激发高等教育自身的动力与活力。

  主持人:每年一到毕业季咱们不可避免就会谈论到一个话题,那就是就业难。请陈校长为我们介绍一下,咱们这个学院的就业率怎么?或者说咱们学院在为了学生的就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嘉宾:谢谢主持人对我校就业、创业教育的关注和关切!正如你所说,近几年来随着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发展进程,就业难的问题日益成为学校、家长以及党和政府关注的一个热点和焦点问题。每年到毕业季,我们党和政府一直关心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就业数量以及就业的趋向,关注着毕业生的就业率,这也是地方高校能否有针对性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接起来,能否更好地提升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体现。同时,瞄准市场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方式、结构和定位,着力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率,是关乎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焦点、难点问题。

  社会和家长在衡量一所大学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时,往往把毕业生是否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和欢迎,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和指标体系。近五年来,我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名列河南省高等学校的前三甲。我们输送的毕业生由于基础知识牢固、英语技能显著、交际能力强、社会适应能力强,而受到国有企业、外企的青睐和好评。

  一是我们通过四年一贯制的就业创业教育,为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从大一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学生如何认识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到大二大三对职业发展的认知和实践实训环节教育,到最后能够顺利实现就业,按照这种人才培养的衔接规律,开设四年不间断的就业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实践育人模式,构建家长委员会参与、企业和学校联合培养,以及教师与学生一对一交流共享的职业规划体系。

  二是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体验,为愿意创业的学生搭建一个平台,播下一颗创业的火花和种子。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们可以关注一下,近年来在校学生的创业呈现“一低两高”。“一低”就是指大学生真正从事创业的比例还很低,我们国家是1%到2%,而世界发达国家的知名高校和一流大学,自主创业的比例达10%,所以相比较而言还是比较低的。“两高”则是指,一是学生愿意从事创业实践的愿望逐步提高,在传统的理念下,原来计划经济下国家包分配,学生不需要担心就业问题,既没有自主创业的勇气和机会,也没有创业动机或欲望;但现在,随着就业难的问题凸显和多样性择业的需求,学生的自主性、个性化发展明显增强,自主创业意识和能力显著提升,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通过在校期间的创业实践,去参与和尝试自主创业,实现自身价值,这方面的人数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二是指在从事创业的学生群体中,不成功的人数较多、比例较高,也就是说,真正从事自主创业的成功者是少数,失败的比例非常高,这既有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因素,也由经验、机遇、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三是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对大多数学生实施普及创新创业知识教育,重在培育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提升实践能力;而对一部分既有创业动机、又愿意从事创业实践锻炼的学生,则采取线上集中培训、孵化项目和线下创业实体店相结合的方式,为他们提供很好的实践平台和政策扶持。我校建设了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构建一支包括理事长在内的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指导教师队伍,通过项目培育、导师指导、提供创业基金、项目孵化、创业园区项目落地等,给愿意从事创业实践的学生搭建一个共享的平台和空间,激励他们在校期间,尝试一下看是否具备自主创业的能力素质,将来能否成为创业成功的人才。实践证明,这些举措效果显著,在校学生从事创业实践的人数达到3.5%,超过国内1%的平均数。同时,也促成了一部分毕业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许多知名校友成为物流业、跨界电商、贸易、餐饮行业等的业界年轻大咖、创业成功人士。

  当然,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坚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培育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输送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可以说这项工作永远在路上。这不仅是彰显我们的办学特色,体现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我校发挥好“品牌影响力中外合作院校”和“知名创新创业先进高校”示范作用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主持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线上教育为代表的新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地发展。陈院长您认为在不远的将来中国教育还会出现怎样的变革?

  嘉宾:的确,中国教育正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与变革。这种变革既是由于时代驱使着教育在发展、在变化,而教育的变革也在服务与推动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开放式办学,摈弃以往的关起门来自主办学的模式,这越来越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尤其是2014年国务院常委会释放了教育要开放办学的信号,2016年4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专门颁布实施《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旨在提高教育对外开放规范化、法治化水平,进一步地扩大教育的开放程度,实施国际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需求。这一系列政策的导向,激励我们作为高校管理工作者,如何去破解教育发展难题,改变从传统应试教育向能力培养提升为主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转型。新时代面临新任务,新机遇赋予新动力,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时不我待,不进则退。

  其一,课堂教学“以教为主”正在向“以学为主”的变革和转型。正如你所说,远程的教育或网上在线教育,已经成为各个大学乃至各高等教育联盟之间资源共享的平台。使得原来在一所大学就读,只能享受这一所学校的教育条件和资源,包括师资力量、课程体系、学生相互之间交流等,而现在和将来,变成国内乃至跨国几个高校之间通过学分的互认互通、网络在线选课、教育资源的共享、学历非学历教育的互通,以及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等,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习的动力大大加强。例如你可能是北京大学的学生,但你享受的教育资源可能包括哈佛、牛津等远远超越北大本身的内容和体系,这种强强联合、超出校园围墙的优质教育交流、汇聚、共享,使得人才培养的理念发生根本的变化,使得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共赢成为一种新的可能。

  其二,线上线下教育的有机融合,为我国教育的开放办学,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能力培养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更为满足学生更加主动性的、多样化的、以需求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变革,提供现实的保障。原来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老师讲授学生听为主,将变为学生随时随地自主学习,利用网络快捷化的教育资源实现网上、网下学习的结合,实现在线学习和课堂学习的有效互补,教育的信息化大大加强。

  其三,教育观念的变革为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供了支撑和行为动力。在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与变革中,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思辨能力、主动性学习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导向。我们说教育现代化,不仅是一种开放办学、合作办学的催化剂,更是充分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提升高校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的孵化器。

  传统意义上的大学也会发生变革。未来的大学可能是无边界的、开放的大学,大学的社区和社区的大学融为一体,甚至一所大学可能它的名称还在,但是你很难能够找到一种带有校园围墙建筑的有形实体,因为将来某所大学可能是以远程教育、网络在线学习为主的跨国界优质资源的联盟、互补和共享,使得所有愿意受教育的公民,共享终身教育的机制,实现大众化、精英化培养,在校学习、在职学习的有机结合,满足人们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多样化需求。

  主持人:陈校长结合你多年的教学经验,您认为在现在这种,在双创新时代您认为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创新精神?

  嘉宾:如何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确实既是一个难点,也是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热点。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新时代,对教育带来一种新要求,那就是如何提升人的创新思维能力、创业技能,这是高等教育不得不去思考和破解的重要难点问题。传统的应试教育不利于人的个性化发展和成长的最关键因素,在于知识的“灌入”和“产出”之间不统一,没有激发人的自我创新思维能力的全面拓展,这恰恰是破解钱学森之问的症结问题所在。

  在双创新时代,学生有了创新的意识或者想法,但能否达到创业成功,这的确有机遇的成分和社会环境因素,但更多是内因在起作用,即知、情、意、行的开发和培养,“知”就是一种对于创业知识、对于职业的了解程度,这是将来能否创业实践和创业成功的支撑环节。从学生身份到后来成为一个社会化的人,然后再到一个职业化的人才,这一过程和规律要求每一个现实的人、具体的人必须对于职业的需求、自己的兴趣爱好、事业的发展等,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自我的认知,包括是否具备创业的基本素质、有没有创业失败后受挫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没有跌倒后站起来的勇气等,同时,还要有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的技能,知识的更新日益加快,大学生在毕业后可能利用所学知识的利用率仅有10%或者20%,而其它80%以上都被淘汰了,所以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情”既是对于创业的情有独钟,也是创业的激情、热情和情感,即自己有信心、有决心想去创业,情还源于抢抓机遇、敢闯敢干的一种精神劲头,这是激励学生从事创业的内在动机,当然这种情感的培育,需要老师、导师的培养和激发。那么“意”就是指创业的意识、意向、意志,创业者必须勇于面对失败,有敢于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够在跌倒后爬起来继续跑,甚至跑得更快,才能不忘初心,失败了重来,成为真正的强者,这种意志力也恰恰是创业成功的大咖们,最可宝贵的毅力和素质所在,这一毅力和意志,也是我们学校对于从事创业实践的大学生所要锤炼的核心素质。所谓“行”就是行动,付诸实践、实施,除了内因之外,从整个社会层面、家长层面、学校层面,都要给予创业的大学生以鼓励和支持,给以精神的力量,打造允许创业失败的社会环境,给他们更多的宽容、包容和激励。事实上,从社会大环境来看,如果成功了往往掌声四起,如果失败了则好多人另眼相看,这不利于创新创业人才的成长成才,也彰显出社会的功利化取向,所以要通过良好氛围的营造,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真正成为人人参与、共同扶持、积极支持的新常态,从而为更多的创业人才脱颖而出建机制、搭平台。

  高校既要积极参与到双创工作中,提升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除了履行好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职能外,担负起培育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的历史重任,同时,我们也期望社会各界能够给予高校的创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给予更多支持,共同构建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订单式培养、知识链与产业链对接的长效机制。

  主持人:好,谢谢陈院长今天来到我们访谈间接受采访。

  嘉宾:谢谢您!也感谢各位网友一直以来对郑州大学西亚斯学院的关注与支持!祝央广网教育盛典取得成功,祝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新时代明天更美好!

上一篇:@所有人:节后防骗指南请查收!
下一篇:NBA战报:火箭133-118胜公牛,小波特36+7+9,德罗赞31分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