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博士毕业,26岁成为浙大“博导”,这才是真正的天才!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1-20
手机版

  我国的高校为了提升科研实力,为了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学者。许多顶尖的高校都开始放低招聘的年龄,只要学者的能力足够强,30岁就能够成为正教授。

  这段时间,大家都非常关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特别是现在有一批清华北大的博士到基层做公务员或者是中小学老师,让很多人都觉得博士就业都变得很“内卷”。

  现实的情况是,我国有一批优秀的博士,获得985高校的认可,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为博士生导师。

  

  比如前段时间,重庆大学引进一名博士冯磊,只有25岁就已经能够独立带博士生,这也是再次刷新我国博士生导师的最低年龄记录。再比如这段时间爆红的北大数学家韦东奕,同样都是20多岁的研究员。

  这群出类拔萃的学者,并没有选择成为中小学教师,也并没有选择进入到体制内寻求安稳的工作。而是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继续研究,希望在科研方面有所成就,这批年轻的学者才是国家学术界的未来。

  

  以前大家都觉得能够成为博士的导师,应该拥有着丰富的经验,在科研方面有所成就,年纪应该都会比较大。但随着近些年来的高校改革,许多高校都大胆的使用年轻人,使得学术研究注入新的血液。

  一批具有极高科研天赋的年轻学者,即使刚毕业不久,离科研成果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能够达到正教授的标准,这批年轻的学者自然就会成为博导。

  浙江大学有一位非常年轻的学者冯建东,26岁就已经成为博士生导师,今年团队研究成果作为封面论文刊登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成为世界瞩目的科学家。

  

  冯建东17岁考上浙江大学工科试验班,后来根据俊生的发展方向,浙江,浙江大学的化学系。在读本科期间,冯建东就展露出较高的科研天赋,大三时就曾在美国化学会年会分会场作报告。

  在浙江大学完成本科学业以后,冯建东前往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在此期间,曾发表四篇顶级论文,最终仅用三年的时间就完成学业,24岁就顺利拿到博士学位。

  

  此后的两年里面,冯建东继续留在当地从事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完成自己的科研项目。26岁的冯建东回到自己的祖国,并且顺利加入自己的母校浙江大学,牵头组建物理生物学与精准测量实验室。

  作为一名还没有到30岁的年轻学者,竟然能够独立拥有自己的科研团队,还建设有国家级的实验室,显然已经成为一个领域的顶尖人才。能够在自然杂志发表文章,并且还作为封面,说明该项科研成果足够引起起重视,也说明浙江大学当初并没有看错人。

  自然杂志封面

  许多网友都觉得像冯建东这样的学者,才可以称之为真正的天才,也可以说是值得尊重的爱国学者。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能够放弃国外的工作,回到自己祖国,并回到自己母校做研究,这就非常难得。

  其实,如果我们的高校或者是科研机构能够给年轻的博士或者是研究人员提供舞台,破除各种资历论或者是项目经费限制等,年轻的学者同样会有很大的成就,同样能够逐渐挑起科研的“大梁”。

  我国高校的人才评价机制正在进行改革,让真正有能力、有贡献度的年轻学者发挥作用,我国的科研事业才能够看到未来。

  

  当我们只关注学者的科研成果,而对年龄已经不敏感的时候,或许我们的人才选拔机制才算是改革完成。

  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俊才不论年龄。浙江大学敢于引进年轻的学者,愿意为年轻人提供科研的经费,这也很值得其它高校学习。

  举报/反馈

上一篇:3月27日前,高中学校完成开学核验!山东又一市明确了
下一篇:「世华馆」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大陆出版华侨华人研究专著选介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