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纳教育治理》:为所有学生提供适宜且高质量的教育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1-21
手机版

  全纳教育治理

  

  1994年,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大会正式提出了全纳教育,并将其作为主要原则写进《萨拉曼卡宣言》中。自此,世界各国纷纷出台政策,发展全纳教育。

  在全纳教育思潮的影响下,如何进行教育改革,进而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宜且高质量的教育,成为国际全纳教育学界讨论的焦点话题。

  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智库建设成果书系最新出版《全纳教育治理》,本书为认识和理解何为全纳教育、如何理解全纳教育与随班就读的关系、国际全纳教育改革动向等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就如何切实发展全纳教育,本书尝试从三个视角进行探究:一是理论的视角,即从理论视角出发探究全纳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的残疾模式及其影响,进而聚焦全纳教育;二是国家的视角,即从国家视角出发探究各国是如何推动全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三是教师的视角,即从教师视角来解构和建构国家全纳教育政策,探究全纳教育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

  新书推荐

  《全纳教育治理》

  贾利帅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978-7-5760-3021-1

  68.00元

  作者简介

  贾利帅,河北邯郸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政策。在《教育研究》《教育史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先后申请到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等。2020 年入选上海市“超级博士后” 激励计划。

  目录

  序 全纳教育: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宜且高质量的教育

  前言

  上篇 理论的视角

  第一章 探究全纳教育

  第一节 理解残疾的两种模式

  第二节 从一体化到全纳:一种新的表述形式还是一个转变?

  第三节 一体化运动

  第四节 全纳教育议程:一种历史的视角

  第五节 全纳教育的定义

  第二章 全纳教育与随班就读

  第一节 全纳教育与随班就读关系的再审视

  第二节 “三级两跳”:欧美全纳教育发展的一般进程

  第三节 “中和位育”:发展中的全纳教育与转型中的随班就读

  第四节 “文化自觉”:全纳教育思潮下随班就读的位育策略

  第五节 “和而不同”:随班就读与全纳教育的和谐共生

  中篇 国家的视角

  第三章 意大利全纳教育治理

  第一节 意大利全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程

  第二节 意大利全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全纳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

  第四节 讨论与思考

  第四章 葡萄牙全纳教育治理

  第一节 葡萄牙全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程

  第二节 葡萄牙全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葡萄牙全纳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举措

  第四节 讨论与思考

  第五章 西班牙全纳教育治理

  第一节 西班牙全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程

  第二节 西班牙全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讨论与思考

  第六章 德国全纳教育治理

  第一节 德国全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程

  第二节 德国全纳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

  第三节 德国全纳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经验

  第四节 讨论与思考

  第七章 中国随班就读治理

  第一节 中国随班就读改革与发展的历程

  第二节 第二节 中国随班就读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 113

  第三节 第三节 讨论与思考 117

  下篇 教师的视角 121

  第八章 意大利教师眼中的学校全纳教育治理 123

  第一节 全纳教育是什么 123

  第二节 如何在教学中践行全纳教育 136

  第三节 阻碍全纳教育发展的因素 149

  第四节 促进全纳教育发展的因素 162

  第五节 残疾学生在学校/班级里境况如何 175

  第六节 如何安置残疾学生 182

  第七节 全纳教育历史发展情况如何 191

  第九章 中国教师眼中的学校全纳教育治理

  第一节 全纳教育是什么

  第二节 如何在教学中践行全纳教育

  第三节 阻碍全纳教育发展的因素

  第四节 促进全纳教育发展的因素

  第五节 残疾学生在学校/班级里境况如何

  第六节 如何安置残疾学生

  第七节 全纳教育历史发展情况如何

  结语 和而不同———对全纳教育治理方式的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访谈对象和访谈提纲的说明

  后记

  全纳教育:

  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宜且高质量的教育

  文 | 邓猛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聘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融合教育研究院院长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纳教育,又被译成“融合教育”,二者在含义上略有不同,有相关文献就此进行了一些探讨,我自己也曾就二者的异同做过分析。总体来说,既然中文的文字表述有所差异,那么其内涵及价值倾向总有些许的不同。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二者又可以相互混淆使用。

  近些年来,与全纳教育相关的政策宣示、学术研究、社会倡导及教育实践呈加速发展的趋势。然而,总体来看,国内全纳教育相关研究与实践的专业人员数量并不多,且多局限于特殊教育这个狭小的领域里。从大教育乃至于更多、更广泛的学科视野探讨和倡导全纳的研究与关注还是太少。贾博士是近年来少有的从多学科角度尤其是政策与管理层面审视全纳教育理论的青年学者,其学术观点与视野弥足珍贵,也使我看到了全纳教育更美好的未来。中国残障群体人数接近一亿,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人群数量更加庞大。全纳教育的舞台足够广阔,足以展示更多的学者和实践者的进展风采。因此,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关注并研究全纳教育这一话题。

  1994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这次大会正式提出了全纳教育,并将其作为一种重要教育理念写进了《萨拉曼卡宣言》中。自全纳教育提出之日起,其所倡导的所有学生都应在普通学校接受适宜且高质量教育的理念逐渐成为影响全球教育改革的主要思潮。于此背景下,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改革本国特殊教育和一体化教育,发展全纳教育。

  在全纳教育发展过程中,有三个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如何定义全纳教育。自全纳教育提出之日起,摆在研究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便是:如何定义全纳教育?《萨拉曼卡宣言》中对全纳教育的定义是:全纳学校的基本原则是,所有孩子都应该尽可能地在一起学习,无论他们可能有什么困难或差异。全纳学校必须认识到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并予以满足,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速度,并通过适当的课程、组织安排、教学策略、学习资源以及与社区的合作,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接受有质量保障的教育。全纳学校应该有一系列的支持和服务,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随着全纳教育的持续发展和相关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学者从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出发,就如何定义全纳教育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讨论。面对各种各样关于全纳教育的定义,国际著名全纳教育专家艾斯克指出,在定义全纳教育时有四点需要考虑:第一,全纳教育是一个永无终止的过程;第二,全纳教育涉及障碍的识别和移除;第三,全纳教育旨在保障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并且获得属于他们自己的成功;第四,全纳教育重点关注那些易于被边缘化、被排斥或者学业失败的学生。

  二是,如何理解全纳教育与一体化教育的关系。从学者的研究和各国全纳教育改革实践来看,正确理解全纳教育与一体化教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发展全纳教育的关键。从时间维度来看,一体化教育先于全纳教育出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在欧美国家的旨在改革隔离式特殊教育,将残疾学生和普通学生安置在一起进行学习的运动,在美国被称为回归主流运动,在欧洲则被称为一体化教育。二者称谓不同,但实质内容相同。而20世纪90年代所提出的全纳教育,则旨在将残疾学生安置在普通学校学习,并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宜且高质量的教育。两者虽然都主张将残疾学生安置在普通学校,但存在着两个明显的区别:第一,两者基于不同的残疾模式。一体化教育更多采用的是一种医学模式,而全纳教育更多采用的是一种社会模式。第二,两者对待残疾学生的不同方式。一体化教育强调将残疾学生安置到普通学校,但并未对普通学校应该如何做提出具体要求,更多的是一种物理安置。在这种安置下,残疾学生需要去适应普通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而普通学校则很少为了残疾学生做出相应调整。而全纳教育不但强调将残疾学生安置在普通学校学习,更强调普通学校为残疾学生做了什么,进而来保障残疾学生可以接受到适宜且高质量的教育。对待残疾学生的不同方式,使全纳教育明显区别于一体化教欧美动漫育。

  三是,如何理解全纳教育与我国随班就读的关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班就读在我国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随班就读和特殊教育班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发展格局,随班就读已成为我国残疾儿童教育安置的主要形式。随着全纳教育理念被引入到我国,如何看待全纳教育与我国随班就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成为摆在我国教育研究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题。目前学者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主张将我国的随班就读等同于西方的全纳教育;一种是认为我国随班就读不是全纳教育,而是基于我国教育实际发展出来的一种残疾学生教育方式。毋容置疑,随班就读作为我国自主探究的一种残疾学生教育方式,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但是,生于此长于此的随班就读并不是自我封闭的,而始终处在一种开放、包容的状态中的。关于随班就读与全纳教育的关系,在此不再做深入讨论,但有一点很明确:随班就读与全纳教育需要在交流与对话中,增进对彼此的了解。

  尽管学界关于全纳教育还存在一些争论,但对于为所有学生提供适宜且高质量的教育这一点已基本达成共识。因此,各国政府纷纷将全纳教育作为指导本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教育理念。围绕着如何改革特殊教育,发展全纳教育,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教育政策:意大利率先于1971年颁布了首个全纳教育法案《残疾人新条例》,1977年颁布了《关于学生评估、取消复考以及调整学校教育标准的规定》,1992年通过了《关于社会援助、全纳和残疾人权利的框架》,至此意大利完成了完全全纳教育改革;英国于1978年颁布了《沃诺克报告》,2001年颁布了《特殊教育需要与残疾法案》,2004年颁布了《对特殊教育需要者的教育》;葡萄牙政府于1977年出台了174号法案,1991年出台了319号法案,2018年出台了以“第二代全纳学校”为指向的全纳教育改革法案,即第54号法案;美国于2001年颁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2004年重新修订了《残疾人教育改善法案》。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在改革和发展随班就读与全纳教育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政策:《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等。

  在全纳教育思潮的影响下,如何进行教育改革,进而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宜且高质量的教育,成为国际全纳教育学界讨论的焦点话题。在此背景下,贾利帅博士的专著《全纳教育治理》正是对这一问题思考的结果。贾利帅在博士期间就将全纳教育作为了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利用留学意大利的便利,全面系统地考察了意大利全纳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状况。博士毕业后,贾利帅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继续全纳教育的相关研究,从国家宏观政策角度对全纳教育治理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这本《全纳教育治理》,是贾利帅博士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同时也加入了他博士后期间关于全纳教育治理相关问题的一些思考。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从理论的视角、国家的视角与教师的视角出发对全纳教育治理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为认识和理解何为全纳教育、如何理解全纳教育与随班就读的关系、国际全纳教育改革动向等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本文节选自《全纳教育治理》序言

  

  “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智库建设成果书系”

  “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智库建设成果书系”基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内涵建设,集纳、收录了一批高质量、前瞻性的教育政策研究成果,致力于打造并传播国家教育智库的拳头产品。丛书紧紧扣住当前教育改革实践的重大问题,通过科学的实证依据,集中展示近年来我国教育政策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新趋向,对于加快推进我国教育指正研究与实践探索具有广泛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已出书目

  《追问大学逻辑:对大学“企业化”倾向的省思》

  《追求美好的城市生活:流动儿童的教育融入》

  《教师教育者与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教育精准扶贫与代际流动》

  《基于系统支持的教育决策研究》

  《城镇化与农村中心学校出路》

  《区域教育竞争力评价》

  《基础教育治理体系构建》

  《教育政策执行保障体系研究》

  《职业教育教师政策决策与趋势》

  《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设计》

  《高校办学质量监测制度研究》

  《大学学科竞争力》

  编辑:白锋宇

  制作:陈文霞

  

  

  

上一篇:《数码宝贝》第一部中理应最强大的两大究极体是谁?
下一篇:一文读懂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限项新旧政策对比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