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央美院毕业季丨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1-22
手机版

  来源:人文学院

  

  前 言

  补天的事业

  从现代哲学角度言,历史上任何事实一旦发生,随着时间鸿沟的产生和原初语境(物质的和非物质的)的消失,即使围绕着事实的原物依然存在,原物依然只能作为事实之一部分而存在;它们穿越时间的鸿沟,犹如天外的陨石穿越大气层而降临,它们的天外信息需要破译。

  中国古代人的观念比哲学更诗意,也更有情感。《红楼梦》故事的主人公啣玉而生,这块玉来自大荒山、青埂峰下,原是女娲补天所剩的五色石;石头置身于人间,生活于旖旎富贵的大观园,却始终未曾忘却遥远的记忆。

  艺术史和文化遗产的事业,是名副其实的补天事业。本次展览共展出人文学院硕博士研究生的五十六件“作品”,来自五十六个“女娲”历时多年所炼就的“五色石”;它们色彩斑斓,构成一个新的“大观园”。

  残破的历史之天,在他们手上补全。

  请听他们讲,过去的事情。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 李军

  2021年5月5日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致力于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的研究,其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涉及古今中外的艺术问题,涵盖了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文化遗产和艺术理论四个方向。为了进一步展示2021届人文学院研究生的研究成果,这里将他们的毕业论文概要向大家简介呈现出来。

  中国美术史

  古代

  01

  《清碧溪山入画中——<武夷九曲图>的传播与形塑》

  作者:蔡力杰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黄小峰

  论文简介:作为一座四海皆知的文化名山,福建武夷山自汉时起即为文人、方士所赞颂吟咏,并在两宋之后成为画家热衷于描绘的山水母题。而在十七世纪,一种以武夷山全景为表现且强调写实风格的新图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明清山水画史通常称之为《武夷九曲图》。这一图像曾广泛出现在各类媒介载体中,数量庞大,颇具影响。与此同时,《武夷九曲图》还有着惊人的传播度,其流行范围一度远及朝鲜、日本、英国等域外国家,成为山水画史中的一道独特景观。本文即以《武夷九曲图》为研究对象,一方面针对其图式形成与传播过程进行分析,重点对图像历时性的演替与流播过程进行了细致梳理。另一方面则围绕景观、群体及社会历史语境展开叙述,着力对不同语境与背景下的图像意涵及其形塑历程加以讨论。论文力图从多维视角挖掘并分析《武夷九曲图》所蕴藏的丰富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并希望通过这一经典个案为传统的名山图与实境山水研究提供新的启发与借鉴。

  02

  《宝宁寺水陆画年代、作者考》

  作者:程芊卉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邵彦

  

  论文简介:水陆画又叫做水陆法会图,即水陆法会上悬挂的三界诸神水陆画像,是水陆法会中使用的重要媒介。而本文的研究对象宝宁寺水陆画更传世水陆卷轴画中的佼佼者。文章研究重点落在这堂水陆画的制作年代、以及作者身份的考证上。长期以 来,学者们根据清代的两则重裱题签的记述内容,认为这堂水陆画和“土木之变” 有直接的联系,是明廷以“敕赐镇边”之名赐给宝宁寺的。关于这堂作品,争议 最大的即为它的制作年代,而对于其作者究竟是谁的问题往往一带而过。绪论部分梳理了水陆画、以及宝宁寺水陆画的研究现状,并提出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对宝宁寺的历史沿革以及这堂水陆画的概况做以系统的梳理。

  ◎第二章:通过对画中人物的冠帽、服饰等特点的分析,否认了此堂水陆画为“元人作”的可能性。紧接着将宝宁寺水陆画与明代宫廷绘画(法海寺壁画、景泰五 年水陆画以及宫廷人物绘画)对比,在找到相同之处的同时,也看到了这堂水陆画与宫廷绘画的明显差异,并对“此堂水陆画作者为宫廷画师”一说产生怀疑。

  ◎第三章:为了解决宝宁寺水陆画作者身份的问题,笔者详细考证了明代宫廷宗 教绘画作者的身份及来源,进一步否认了其为宫廷画师创作的可能性。又将此堂水陆画与山西地区寺观壁画以及壁画粉本对比,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并进一步考察了这些寺观壁画的作者、及其工作方式,为第四章落实宝宁寺水陆画作者的身份打下基础。

  ◎第四章:通过对宝宁寺水陆画中反映社会现实的内容,以及对其绘画技法中 “民间倾向”的分析,并结合前文的研究,得出“宝宁寺水陆画应为山西当地民间画工所为”的结论,还进一步推测了这堂水陆画被敕赐给宝宁寺的“可能方式”。

  ◎第五章:作为余论,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以此堂水陆画中的八幅“罗汉图” 为讨论中心,探究明代宫廷绘画和地方绘画的互动关系,以及宫廷绘画在画风传播过程中的“纽带”作用。

  03

  《<消夏图>研究》

  作者:兰萌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杜娟

  

  论文简介:《消夏图》,现藏于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传为元代画家刘贯道所作。画面作“重屏”构图,表现一躺卧于园中榻上的老者,其身后屏风中又绘一人坐于榻上,此人身后再绘一扇山水屏风。本文通过对《消夏图》的图像细读以及对相关史料的分析,明确了《消夏图》的主题应为“白居易重屏图”。并分别讨论了白居易的维摩诘信仰与《消夏图》中主要人物所使用的“维摩诘像”图示的关系、白诗中对于“坐”“卧”两种姿态的反复吟咏与《消夏图》中的主要人物姿势表现的关系、白居易关于自我的服饰书写与《消夏图》中的人物服饰的关系、白居易的“中隐”处世思想与《消夏图》重屏构图的关系,从而论证了白居易与《消夏图》主题之间的密切关联。接着分析了白居易诗文中有意识形塑的“自画像”以及白居易的自题写真诗与照镜诗所体现出的“自我观照”意识。在讨论此类诗文对宋代文人影响的基础上,指出白居易的“自我形塑”对于后代文人肖像画具有的重要作用。

  从《消夏图》如何运用图像转译文学母题这一问题出发,笔者又借助语言学和文学理论的方法,分别从“图像词汇-意象”、“图像修辞-对偶”、“图像韵律-复沓”三个角度讨论了《消夏图》在图像构成上的特殊性,将对于诗画关系的讨论从意境的层面落实到了语言的层面。最后,本文从图像叙事和观看的角度分析了《消夏图》《重屏会棋图》《人物图》《靓妆仕女图》等作品之间的关联,阐明了《消夏图》所传达出的自我观照与生命真幻的思考。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消夏图》突破了以往“图以载文-文以载道”的以文本为中间过渡的图像叙事模式,而使图像直接达到了“图以载道”的功能。

  04

  《三希萃法珍:乾隆的个人艺术空间》

  作者:李子筠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黄小峰

  

  论文简介:论文把清乾隆朝三希堂内所藏的三希帖、《三希堂图》、《掣笔图》和《平安春信贴落》等书画作品作为主题性作品群来研究,以乾隆与各类书画家之交往为背景,把握三希堂之形成这一条时间线索,解析三希堂内书画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图式来源和内容等因素,从而对乾隆的艺术趣味与当时的宫廷艺术做出新探索。

  乾隆自1746年收齐《快雪时晴帖》、《伯远帖》及《中秋帖》后,便把养心殿西暖阁改名作“三希堂”用以存放这三件书法作品,不仅如此,乾隆还陆续创作多幅书法作品张贴于三希堂内,并且让宫廷画家以及善画的词臣为三希堂作画。因此,“三希堂”这一空间集合了许多彼此相关联的艺术珍品。然而目前已有的学术成果之中,对三希堂的研究多来自建筑领域,也尚未有把三希堂与其内的作品群统一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的研究,三希堂内的一些作品甚至无人问津。

  本文从美术史的角度出发,在原始文献的基础之上,对三希堂作品群进行分析与阐释,希望填补有关三希堂研究的空白之处,丰富对乾隆朝清宫艺术的理解。

  05

  《绵阳双包山汉墓经脉漆人研究》

  作者:路崇薪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郑岩

  

  论文简介:本文以绵阳双包山二号汉墓出土的经脉漆人为研究对象,试图讨论这件溢出古代雕塑常识之外的特例带来的关于“身体”的艺术表现和认知。

  文章以“身体”为切入角度和理论支点,拟在医学史研究之外找到针对经脉漆人能够形成有效研究的另一条路径。首先将其从出土环境中提取出来,放入比较视野中对其进行美术史的本体分析。参照对象的选择并不限于材质或者用途的框定,“身体的艺术表现”是他们的最大公约数。最后再回到墓葬的礼仪原境。透过漆人“断臂”切入口,讨论破坏性的行为与死亡之间的关系。再针对此墓中几种“身体”的表现——玉人、经脉漆人、陶俑、木俑——探讨名与实,功能和意义的问题。进而扩展视角,讨论一位汉代贵族对知识的占有及身份塑造。

  06

  《宋代纡竹图像研究》

  作者:阮新梾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黄小峰

  

  论文简介:本文主要关注宋代竹图像中的特殊形式:纡竹。所谓纡竹,指的是那些竹竿极度弯曲的竹之异常形态,它相当广泛地存在于宋代的视觉表现中。与明清时期大量画谱规定的“画竹忌太弯病”、“只应弯节不弯竿”等绘画准则相反,宋代为何会出现相当数量的纡竹图像?这是我的硕士论文关心的一个基本问题。

  论文主要分为三块内容:前两部分聚焦于宋代。文章试图重构北宋时期的社会与文化语境,探讨这一阶段遭受贬谪之苦的失意文人“发现”纡竹,使其成为抒发沉郁心境、互相倾诉情感的图像媒介的过程。之后将讨论这一原本作为私人化遣兴的题材,为何会成为一种时尚、甚至被没有贬谪经历的贵族群体接受:一方面,它与失意文人有意识的推动有关,另一方面,这或许和当时普遍存在的自然趣味密不可分——追求万物生长的多样状态,拒绝过多的人为修饰。纡竹不同寻常的形式,恰巧能体现造化之妙,同时给人以新鲜感,因此具备了流行的可能。

  最后,文章尝试将宋代纡竹图像置于长时段的脉络中进行考察,分析宋以前及之后纡竹图像的创作、接受群体、艺术品评标准、视觉认知体系等方面的异同,以此更为全面地反观、理解宋代纡竹图像。

  07

  《<秋鸿>图谱册研究》

  作者:吴芷璇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黄小峰

  

  论文简介:论文以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明代《秋鸿》图谱册(“平”、“沙”、“落”、“雁”四册)为研究对象。《秋鸿》图谱册为绘画与《秋鸿曲》琴谱的合装本,全册38开琴谱,36张图,共74开,装裱形式为一开绘画,一开曲谱,先图后谱,图谱可以对照观看。

  本文对《秋鸿》图谱册讨论,就图像、琴谱、古琴曲关系提出一系列内在关联的问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秋鸿》图谱册编纂于何时?《秋鸿》曲如何转译成图像?这种图谱结合的琴谱,如何使用?文章分为“图、谱、曲:编纂年代的三个基准坐标”、“图曲关系与故事的情绪”、“观看还是阅读?”三部分,试图对以上问题进行回答。

  08

  《李公麟的画史知识研究》

  作者:李子儒

  (2021届人文学院博士)

  指导老师:尹吉男

  

  论文简介: “知识生成”的研究方法的影响并不局限于艺术史研究,对其基本思路的阐发亦可从文艺理论、历史学与哲学等多维度进行延展。本文则选取了“史学”范畴下的“知识史”的角度对“知识生成”理论进行剖析,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李公麟鞍马画谱系与后续画史的再考量。

  李公麟衔接了唐、元两个中国鞍马画高峰,是中国鞍马画谱系的重要诠释对象。但同大多数北宋画家类似,同期文本的记录与知识验证并不充分。在画史发展过程中,其逐渐成为了五则画史概念的知识堆积。李公麟作为一个历史知识也经历了不断的生成、传播与变异过程。其中,作为“道释人物”画家的李公麟与作为“鞍马画家”的李公麟成为了贯穿李公麟知识生成历史中的两条对立主线,此消彼长的过程反映了李公麟知识的历史变化。而后者亦代表了元代及其以前的李公麟知识的传播主线。

  本文并不致力于还原一个个李公麟的历史碎片,而是将李公麟知识作为画史脉络中不同节点的知识背景出发,讨论其在画史进程中的不同认识状况。在知识背景的讨论中,观看史、阅读史成为了本文关注的核心部分,并希望由此对“知识生成”理论作进一步的探讨。

  09

  《猛禽图像研究——以15世纪明代宫廷为中心》

  作者:王瑀

  (2021届人文学院博士)

  指导老师:尹吉男

  

  论文简介:本研究始自一件没有描绘任何猛禽形象的作品——传为明宣宗朱瞻基所绘并赐予杨士奇的《壶中富贵图》轴。通过深度还原其创作历史情境,我们得以了解此作背后的故事,即君臣之间围绕“猛禽”所产生的微妙互动。事实上,在15世纪的明代宫廷中,围绕着猛禽,皇帝、藩王以及宦官都身陷其中,并在图像作品中展现着他们对猛禽强烈的喜爱。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幅更为立体而多元的宫廷美术画卷徐徐展开。

  中国美术史

  近现代

  01

  《敦煌经验与民族志之眼——论孙宗慰的西北“心源”》

  作者:孙丹妮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曹庆晖

  

  论文简介:本文通过整理并选取上世纪40年代孙宗慰在甘肃、青海期间临摹写生以及归来后创作的数件“西北风”作品,再结合家属所提供的记录手稿,明确这些作品的基本样貌,梳理其风格的来源及影响,并尝试之并入民国其他西行艺术家的个案之间进行对比考察。一个基本的写作目的为:讨论西行之旅为孙宗慰留下的艺术遗产以及体现在其创作中的,画家本人对“西北”视觉经验的吸收、复制与纠正。

  02

  《甲午战争时期中日战时宣传图像研究——以平壤战争为例》

  作者:王常浩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吴雪杉

  

  论文简介:平壤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的重要节点,对中日双方乃至东亚政治格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平壤战争是中日双方正式宣战后的第一场大规模战争,亦是朝鲜境内发生的最大战役。清政府在平壤战争中的失败不仅导致清军在朝鲜地区的全面撤退,使得日军长驱直入,侵占中国东北地区,甲午战争走向全盘失利,而且平壤战争直接促使朝鲜脱离了清政府的附属地位,在日本的控制下宣告独立,华夷秩序彻底分崩离析。

  平壤战争爆发后,中日双方都公开出版了一批战争宣传图像,中国以新闻画报和石印年画为主,日本则以战争锦绘和新闻插画的方式出现。描绘图像的画师们虽未曾亲眼目睹战争,但他们精心描绘的战争图像却令观者兴奋不已,这批描绘战争的宣传图像可以说是了解当时国民对战争认知的最好资料,作为了解战争表象的重要部分,这批图像不容忽视。现阶段,我国对甲午战争史料的梳理已经十分细致,但此类战争题材宣传图像却并未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中有所提及。本文将以中日双方针对甲午平壤战争所创作的宣传图像为研究对象,运用图像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研究方法,重点考察中日双方如何运用大量的图像资源对战争事件进行话语建构,探究其图像差异产生的深层原因及战争宣传图像背后所暗藏的文化博弈、权力话语与国家意识形态。

  世界美术史研究

  01

  《德国资本主义现实主义运动研究(1963-1971)》

  作者:常胜男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邵亦杨

  

  论文简介:1963年,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西格玛?波尔克(Sigmar Polke)、曼弗雷德·库特纳(Manfred Kuttner)和康拉德?鲁格(Konrad Lueg)在西德开创了资本主义现实主义(Capitalist Realism),借助波普艺术形式表现西德社555电影网会现实,既针对美国波普艺术,又与东德及苏联官方推行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Socialist Realism)相对峙。1960年代正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反资本主义浪潮高涨的时候。虽然“资本主义现实主义”一词对于杜塞尔多夫艺术家们来说更像是一个玩笑,但画廊主和策展人雷尼·布洛克(René Block)却强化了这个术语的政治意味。在布洛克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现实主义发展成为了一个积极介入社会政治、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先锋派,成为了西德1960年代中期新左派学生运动潮流中一场特别的“艺术起义”。“艺术潮流从来都与历史和社会政治紧密相关”,德国资本主义现实主义是冷战高峰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对抗的产物,它反映了资本主义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阶段所面对的危机,也反映出西德二战后独特的政治处境与历史进程。资本主义现实主义对德国艺术战后重建并且逐渐摆脱美国影响、走上民族独立的发展道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以里希特、波尔克为主的艺术家更是直接推动了德国当代艺术在世界上的崛起。但国内学界对德国资本主义现实主义运动的整体研究至今仍几近空白。本文力图运用新艺术史和视觉文化研究等方法展现德国资本主义现实主义运动发展史。

  02

  《十八世纪欧洲漆器装饰研究:以维也纳美泉宫的东亚漆阁为例》

  作者:刘夏凌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李军

  

  论文简介:在1716年匿名出版的《帕尔纳索斯的旅程》(Voyage du Parnasse)中,利莫戎·德·圣-蒂斯迪埃(Limojon de Saint-Disdier)曾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间收藏家的书房:“那是个椭圆形的房间,从上到下都装饰着大而令人惊奇的中国漆器,非常漂亮。” 这位收藏家的书房具体在何处已不可考,但可通过维也纳美泉宫中的漆器装饰房间回溯类似的惊喜。本研究是从室内装饰空间的角度,以维也纳美泉宫的“圆形东亚阁”为例进行的十八世纪欧洲漆器装饰研究。

  首先,对漆阁中漆屏风的主题、年代及产地进行了初步的断代及鉴定;其次,对从漆屏风到漆阁的转换逻辑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讨论18世纪哈布斯堡帝国对以漆器为代表的东方奢侈品进行了怎样的接纳、消化吸收和转化;第三,探讨东方漆器在西方空间和日常生活中的多重角色、不同存在状态以及对“他们”自我构建所起的作用;第四,通过对文献记载中的漆阁和目前欧洲现存漆阁的整理, 梳理出欧洲漆阁时尚的发展脉络及特点;最后,聚焦至漆器热的延续产物——涂漆皮革和仿漆器瓷,讨论在不同文化发生碰撞时发生的突破材料和技术边界的跨媒介现象。

  室内装饰在传统艺术史中一直作为装饰艺术中的边缘位置,通过此研究可以让我们重新认识到室内装饰(特别是中国风室内装饰)作为与十八世纪欧洲人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部分,在塑造时尚和文化中的活力。

  03

  《从反观自身到审视他者——杜米埃中国题材系列漫画研究(1843-1860)》

  作者:罗洁萱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李军

  

  论文简介:长期以来,大量的研究聚焦于杜米埃关于法国的政治与社会讽刺漫画,少有研究者关注他笔下的中国题材系列漫画。杜米埃以他在漫画中对法国社会敏锐的观察与讽刺闻名,但他从未到过中国,那么他是如何创作一个陌生题材的?是否有可利用的图像资源?是否使用了与他在创作法国题材漫画时不同的方式?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运用图像细读和图像比对的方法,主要从中国题材漫画与杜米埃其他作品的联系、杜米埃对中国形象的提炼以及作品中的观看视角这三个角度出发,试图梳理出杜米埃在创作中国题材系列漫画中所采取的讽刺策略与艺术风格,以及两个阶段中国题材漫画的变化过程及其背后的原因。并进一步探索这些特殊的策略与风格在他整个漫画创作历程中的作用。

  04

  《复仇者夏洛特·科黛:女性主义艺术史下的马拉之死》

  作者:罗逸飞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邵亦杨

  

  论文简介:雅克-路易·大卫的《马拉之死》是艺术史上的杰作,人们几乎在所有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读本上看到这幅图像。但是谁杀了马拉?为什么这起谋杀的行动者缺席了?但当我们搜索史料,却会发现这个名叫夏洛特·科黛的女人留下了丰富的记录,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女刺客被广为传诵的是她的沉着、勇气、智慧、优雅、美貌,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如同纯洁无瑕的悲剧女主角。这名女主角以自我牺牲的英雄主义完成了一出古典复仇剧。

  在古典文化中,复仇只有在正义的框架内才能受人认可,而正义只有在共同体的框架内才能得到言说。可当一个女人试图执行正义的复仇时,却发现她在共同体中找不到行动的位置。在艺术史中,艺术家们围绕着马拉之死构建自己的叙事,而科黛则作为客体陷入各种欲望的的建构中——大卫通过抹去她保证马拉的神圣,鲍德里通过再现她保证帝国的权威,蒙克把她投射为爱人与母亲……科黛的意义不在于她的政治主张,而恰恰在于他与马拉和大卫共享了革命话语,从而证明了性别规范的历史偶然性,这种规范被伪装成主体形成的基础。

  05

  《英国索特莱姆乡村庄园中国壁纸的图像来源与再使用》

  作者:宁芯儿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李军

  

  论文简介:中国壁纸是中国外销艺术品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类别。在18世纪中叶开始,中国壁纸作为墙面装饰物广泛流行于欧洲。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英国发现了169处中国壁纸的留存,基本属于欧洲保存中国壁纸较多的国家,而且这些中国壁纸大部分都相对完整地保留在房屋的原境中。

  笔者选取了位于英格兰西南部城市普利茅斯的索特莱姆乡村别墅中书房的中国壁纸图像作为案例,对其图像来源进行了讨论,继而对这些中国的图像在英国乡村别墅的再使用进行讨论。

  06

  《整合“东”与“西”——18世纪英国斯托园研究》

  作者:唐培豪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李军

  

  论文简介:英国白金汉郡的斯托园是英式园林的代表,它经过数代园林设计师与赞助人的经营,发展为如今的面貌。关于这座园林的研究不可谓不丰富,但在国别史式的艺术史、园林史写作及民族主义的叙述模式之影响下,斯托园背负了多个“神话”,这些“神话”不仅将它以及英式园林奉为英国人在艺术领域最具独创性和影响力的成就,而且把数位参与建设斯托园的设计师捧上了至高的地位。至于各种臆想的结论和错误的知识,也伴随着斯托园名誉的传播而扩散。18世纪是斯托园变化、发展和定型的重要历史时段,本论文将在该时间范围之内,考察斯托园如何从最初力求规整的初期形态,通过吸收不同地域的艺术文化资源和其他领域的既有成果,逐渐调整布局、营造景观以及改变游览欣赏的方式,最终在18世纪70年代末成为了影响至今的自然风景园林。

  本论文依据时间顺序将斯托园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对应于四个章节的写作。论文第一章讨论斯托园的初期形态(1675—1710年代前期),通过挖掘相关文字与图像材料、比较同时期的园林审美活动与造园实践,探讨从男爵理查德·坦普尔如何在历史与自然环境的局限中,坚持以法式园林为理想营造园林空间。第二章讨论斯托园的“西进”阶段(1710年代前期—1730年代前期),重点关注建筑师约翰·范布勒和园林设计师查尔斯·布里奇曼在斯托园西部的建设活动,来源复杂的斯托园哈哈墙、排序混乱的版画作品、被隐匿了几何规则的园林设计图,都将在第二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第三章讨论斯托园的“东扩”阶段(1730年代中期—1749年),涉及斯托园东部的“极乐世界”、霍克维尔原野和希腊山谷,这三个区域在威廉·肯特、兰斯洛特·布朗等人的手中(或影响下),成为了主题鲜明、个性相异的园林空间,原属于极乐世界的中国屋也是第三章的研究重点。第四章(终章)讨论斯托园的改造与定型(1750—1779年),坦普尔伯爵在这一阶段对斯托园东西两侧进行了整合,并借助大尺度的营造活动形成了宏大的园内外景观,同时在中国园林审美的影响下,斯托园的游览路径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本文尝试在推进当前斯托园研究的同时,为跨文化、跨媒介的园林艺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视角。

  07

  《在古典传统和现代主义之间——阿诺德·勃克林的神话题材作品及其接受问题》

  作者:徐子俊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邵亦杨

  

  论文简介:阿诺德·勃克林(Arnold Bo?cklin, 1827-1901)在如今的艺术史中少有提及,然而在19世纪末的德国,勃克林却是最受关注的画家之一。勃克林以再现古希腊神话为主要题材,却被当时的德国公众视作现代艺术的代表,并试图以勃克林抗衡印象派的影响,发展德国艺术独特的现代性。

  20世纪上半叶,在以形式自律为准则的现代主义批评、德国现代艺术发展过程中的话语塑造,以及二战后德国的欧洲认同融合对艺术史书写的影响等因素的作用下,勃克林以及19和20世纪之交围绕他的热烈争论被遗忘在现代主义主流叙事之外。

  论文从上述现象出发,试图解决“为何勃克林在十九世纪末被视作具有现代性的画家”,以及“勃克林为何被历史遗忘”两个问题,并希望提供一种思考多元现代性的路径。

  08

  《十九世纪法国东方主义热潮中的艺术景观——以画家、雕塑家热罗姆的艺术为例》

  作者:陈东维

  (2021届人文学院博士)

  指导老师:李建群

  

  论文简介:本论文以19世纪的法国学院主义画家、法国东方主义协会名誉主席、雕塑家热罗姆(Jean-Léon Gér?me)的艺术为例,通过对热罗姆绘画中的东方图像的来源历史、形成、接受、影响和程式化的过程进行的挖掘与分析,发现热罗姆的艺术不仅仅将学院主义的学术传统推向了19世纪的艺术高潮,而且展现出更加复杂的社会、文化、艺术的景观与思想的热潮。

  在传统的后殖民主义理论研究中,热罗姆基本被赛义德和琳达·诺克林定义为法国学院派反现代主义的典型,同时还是传播和展示以欧洲为中心的古老伊斯兰世界色情幻想图像的代表。但在新的研究与发现中,我们却看到了热罗姆独特而具有创新性的艺术处理手法以及他在19世纪的商业成功,这些内容都实质上地促成了东方主义风格类的艺术家们将自己的创作意识和方式明确下来,并清晰地将此视为一项独特艺术运动。热罗姆的艺术所受到的热烈欢迎,成功凸显出十九世纪欧洲的流行文化与集体情感。他的绘画与摄影的关系,展现出十九世纪新老表现手法之间的共生关系,或者说,绘画和摄影是如何相互模仿的,以及如何使用一种方法来创造另一种方法的;他的东方主义模式建构了文化、空间和视觉上的神话与刻板印象,这些神话已经影响了知识的形成和知识生产的过程,在现代艺术以及后来的流行文化甚或电影中广泛传播。

  随着时间的推移,热罗姆在艺术史上的意义也越来越重要,当我们观看艺术家热罗姆东方图像的生成,观看这些观众的欲望和意识形态的载体时,看到的正是整个丰富而生动的19世纪法国东方主义的艺术景观、社会和历史的整体面貌。或许,从另一个面来说,热罗姆的艺术便是那个时代最显耀且清晰的镜子。

上一篇:2022年度交通运输工程中级职称评审及初次职称考核认定工作的通知
下一篇:「重磅」西电杭州研究院建设项目公示,设计方案出炉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