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生活化案例地理教学案例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0-12-24
手机版

大自然工作坊

自然即社会

??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教育也是传播活动的一种,是人类社会重要的传播制度。随着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嵌入,教师传播信息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其中必然少不了对教育技术的应用。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思源实验学校的李旺军老师提供了一个基于教育传播学视角设计的地理生活化教学案例设计,为我们展示如何将传播应用到教学当中。

01

教育传播学的视角

地理教学中知识、技能等信息的传播过程包括确定传递什么信息、选择什么媒体和方式、预设学生应该接受什么信息等环节(见图1)。

一般而言,传递什么样的教学信息由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确定。由于教育传播媒体通过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而起作用,且同一种教育传播媒体对学习者刺激的感官对象是固定的。

因此教学中需要多种传播媒体的结合,既包括线性、单项的语言与印刷媒体,如教师的语言、教材等,又包括全方位、立体、多角度的现代媒体,如幻灯片、投影、广播、电视、计算机以及各种相应的记录声音、图像、学习程序信息的现代教学软件等,以削弱学生在单一媒体传播下造成的审美疲劳等问题。

借助于媒体的信息传递过程需要教师有条不紊地按照既定的逻辑顺序依次进行,确保学生接收信息的逻辑连贯性和有效性,以利于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02

教材内容简介

“中国的水资源”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中的第三节。教材中首先以图文资料呈现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和时间分布不均的总体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重在达成课程标准要求的“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接着提出了兴建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的措施以解决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重在达成“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的课标要求。

在本节课的最后,为学生呈现了水资源的基本国情及节约用水的基本途径,并以活动的形式介绍了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办法。总体而言,本节课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在达成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即节约用水(见图2)。

结合以上分析,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①结合我国降水的分布特征说出水资源分布特征;②结合图文资料或实例简述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对社会经济(工业、农业)发展的影响;③知道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措施;④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⑤知道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并从自身做起践行节约用水。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有三个方面:①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②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③节约用水的有效措施。教学难点为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

03

教学设计准备

基于教育传播学理论,并结合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别从媒体准备、学情与设计思路、反馈与评价进行设计准备。

1. 媒体准备

地理教学中,依据学生感知器官的不同,将媒体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和视听媒体(见表1)。有研究指出,人类通过视觉和听觉接收的信息量分别占82%和11%。

本节课重视学生“节约用水”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需要学生能够将“节约用水”从口头与文字表达转化为实际行动,因此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并进行多种媒体的组合使用(见图3)。

视觉媒体中地理教科书和黑板是教学中的常态化媒体,地理图片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切实贴近学生在乡村或城市生活中经历过的“缺水”经验。听觉媒体是大自然中水的音频。视听媒体是来源于网络的《我国水资源形势依然严峻》及《西部缺水地区》的视频。所有获取的媒体都通过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传递给学生。

2. 学情与设计思路

八年级的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的气候,已经能够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分析我国降水的分布特征。同时通过学习自然资源概况,能够说出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类型,并能够以书面及口语的方式表达出“水资源作为一种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可再生资源,加之在时空分布上存在不均匀的特点,人类需要有计划、有限制地开发利用”的观点。

根据教育传播学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可利用地理教科书、地图、黑板等听觉媒体与视觉媒体进行,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重在视听媒体和生活化案例的应用(见图4)。

3. 反馈与评价

纸笔测验能够完成基础知识的反馈与评价,而表现性评价更强调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过程,是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真实反馈与评价的有效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关于“节约用水”的学习水平应该依次达到口语表达、文字表达、实际行动的层次。因此教师可以从课堂内、外两种不同的场域选择性地开展针对“节约用水”的口语表达、文字表达及实际行动三个维度的表现性评价(见表2)。

本课程不仅为“停课不停学”期间在线教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同时也为以后师生的日常教学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对教师而言,录播不仅可以更好地协助、补充直播课程,还可以减少教师对学困生不断辅导带来的重复劳动。

对学生而言,录播课程不仅可以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提前学习或补弱学习。同时录播也可以让直播课堂针对性更强,师生互动更高效。

当然,由于这种教学方式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自觉性要求较高,这就需要教师将教学和教育相结合。在应用这种教学方式前向学生讲清形势和利弊,多鼓励学生借此机会去尝试,并多让学生看到这样做的好处,相信学生会逐步配合并越做越好。

此外,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适合于区域地理的学习,其它课程也可以借鉴,但如何引导、如何设置问题等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去探究。

文献来源

[1]李旺军.基于教育传播学视角的地理生活化教学案例设计——以湘教版“中国的水资源”为例[J].地理教学,2020(13):32-35+44.

往期精彩文章回顾

点击下方图片

回顾往期《雄鹰计划》推送

行走在历史的遗迹上|《雄鹰计划》第001期vol.7

飞天遁地我探寻|《雄鹰计划》第001期vol.6

“这是你自己的人生”|《雄鹰计划》第001期vol.5

知道自己是中国人|《雄鹰计划》第001期vol.4

八小时户外活动需要什么?|《雄鹰计划》第001期vol.3

从开门见山到一马平川 |《雄鹰计划》第001期vol.2

观察世界让我们放下手机|《雄鹰计划》第001期vol.1

上一篇:汇智决胜小康 教育点亮未来,光明区以教育帮扶聚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下一篇:李开复:母亲44岁高龄生下他,对他从小的教育,影响了他的一生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